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 劉博文/攝
9 月22 日,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在北京召開。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黨組書記、局長張務鋒在會上指出,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國糧食和物資儲備系統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認真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根據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和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要求,扎實做好糧油市場保供穩價、企業復工復產、應急物資調運等各項工作,保持了全國糧油市場運行平穩有序,有力服務了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在抗擊疫情大戰大考中取得突出成效。
會議對抗擊新冠疫情表現突出的全國糧食和物資儲備系統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予以通報表揚,對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予以表彰。近百位糧食和物資儲備系統受表彰表揚代表走上主席臺,接過證書與獎牌,在一次次熱烈的掌聲中接受全場的致敬。
全國糧食和物資儲備系統有1 個集體、1 名個人榮獲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表彰,分別是國家局安全倉儲與科技司黨支部應急管理處黨小組和湖北局三三七處胡鋼。這既是相關單位和個人的榮譽,也是全系統的莫大光榮。此次會議上,他們也作為先進典型代表出席并發言。
“現場聆聽總書記重要講話,心潮澎湃、倍感振奮。我深知這份榮譽是局黨組指揮得力、領導有方,全系統共同努力、集體付出的結果?!卑踩珎}儲與科技司應急管理處處長陳林在發言中說。提起疫情防控中的點點滴滴,他仍然記憶猶新,“記得有一次調運是在2 月份的一天晚上11 點,應急管理部來電要求迅速向湖北省調運5 萬床棉被和1 萬張折疊床,全處同志連夜調度周邊五省,凌晨組織完成物資裝運,次日上午物資運達湖北?!笨箵粢咔檫^程中,安全倉儲與科技司應急管理處以行動踐行初心,用擔當詮釋使命,持續做好疫情防控和防汛救災工作,確保關鍵時刻糧油供應充足、價格穩定,中央防汛救災物資拿得出、調得快、用得上。
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胡鋼所在的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湖北局三三七處位于疫情核心區,承擔著繁重的救災物資調運任務。面對生死考驗,他主動承擔起科室防疫防控、內外協調、生產組織、安全生產等工作職責,責無旁貸地肩負著支部思想政治工作重任,廣泛開展交心談心,幫助職工平復情緒。他甘做革命的一塊磚,哪里需要哪里搬,抗疫期間除了干好本職工作,還“客串”過機械操作員、搬運工、連接員、司索工…… 胡鋼說,“我們只是一群普通的武漢人,面對疫情也會害怕和慌張,但作為光榮的糧儲人,我們必須有勇氣和擔當。在抗擊疫情的戰場上,我和大家一起逆行擔當、頑強奮戰,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一份‘糧儲’力量,這也是我們一生的驕傲與榮光!”
中糧集團作為中國糧油行業的龍頭企業,在糧食市場保供穩價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疫情初期,中糧(鄭州)糧油工業有限公司面對著員工尚未返廠、人手短缺、生產困難,上下游停產、周邊供應緊縮、裝米面的口袋都成了緊俏貨,全國道路分區域管制封閉、運輸困難等“堪比西天取經的‘九九八十一難’”。他們堅守著疫情期間“供應不斷、價格不漲、質量不降”的莊嚴承諾,為全國近300 萬家門店提供糧油、乳品、飲料、酒精、口罩等產品保供,保證了湖北省級周邊工廠和周轉倉糧油產品庫存充足。表彰會上,中糧(鄭州)糧油工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闞翠姝說:“下一步,我們將牢記國家重托,擔當責任使命,以更堅定的信心、更頑強的意志、更果斷的措施,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生產經營雙勝利,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作出中糧新貢獻。”
抗疫是一場大戰,更是一場大考,考驗的是勇氣、體現的是擔當、扛起的是責任。湖北省糧食局調控處作為直接承擔全省糧食保供穩價任務的職能處室,為打贏湖北保衛戰、武漢保衛戰作出了積極貢獻。疫情防控以來,處長劉建勝帶領全處同志積極協調,將274 家糧油加工企業納入“停不得”企業名單,落實中央指導組7 天內將全省成品糧庫存由15 天供應量提高到30 天的要求?!胺獬恰逼陂g,全省糧油加工企業復工復產675 家,米面加工量達113.7 萬噸,為應對平息少數地方出現的短時間搶購風波奠定了堅實基礎。劉建勝在發言中說:“作為保供親歷者,我們并沒有什么驚天動地的壯舉,都不是鋼筋鐵骨的勇士,只是一群挺身而出、逆行出征的凡人。但在這些凡人身上,折射出了黨性力量、糧食精神。全處同志將以這次大會精神為動力,發揚偉大抗疫精神,奮力譜寫湖北糧食行業疫后重振、浴火重生的新篇章!”
來自湖北局三三八處的叉車司機田康寧是一位標準的“00 后”,當接到國家局指令,需通過中央救災物資武漢儲備庫向湖北地區緊急調撥帳篷、棉被、棉大衣等抗疫應急救災物資23000 件套,不滿20 歲的他第一個在微信群里回復:“隨時聽從組織安排,絕不后退!”為了按時趕到集結地點,他提前1 個多小時,想盡辦法突破層層“防線”步行5 公里,在大年初五作為第一梯隊逆行到抗疫保供一線的戰斗中。幾乎每天頂風冒雪工作16 個小時,甚至有時工作時長達到22 小時,哪怕徹夜未眠,衣服被雨雪澆透、手腳凍得冰涼、吃不好睡不下,從未有任何抱怨。即使倒班調休回到家中,只要聽到單位本部有應急發運任務,他都會主動出現在作業現場。
在地處疫情中心的武漢庫參加應急保供作業,不僅勞動強度大,而且隨時面臨被感染的風險,一線作業人員必須克服生理和心理上的雙重壓力。尤其是某單位曾到武漢庫現場督導應急物資發運的幾名領導確認被新冠病毒感染,難免令人聞“疫”生畏。與確診人員有過工作接觸,正在參與支援武漢庫應急出庫作業的田康寧主動跟領導聯系,表示“如果我不幸被感染了,那就讓我堅持到最后,盡量減少其他同志被感染的風險”。在這個信念的支撐下,只要武漢庫需要支援,他總是第一個報名參加,逆行往返于武漢與孝昌之間,參加武漢庫應急保供作業達到6 次共21 天,一直堅持到3 月18 日最后一批防疫救災物資發出。此次他獲得“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抗擊新冠肺炎先進個人”殊榮,也展現了青年一代不怕苦、不畏難、不懼犧牲的勇氣與擔當,綻放出耀眼的青春光芒。
世上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糧食保供穩價和應急儲備物資及時調運的背后,是千千萬萬個同樣奮斗著的糧儲人的身影…
來自河南局的金海江,自疫情開始其所在的三七八處家屬院大門設立卡點以來,就拖著左腿高位截肢的殘疾身軀,每天都和門衛人員一起堅守崗位,嚴格落實卡點出入人員詢問、登記、測溫、消毒等各項措施,認真把好人員出入關口。同時做好院內管控,及時教育勸散扎堆人員,不定時在院內巡邏。由于每天需要不停地走動,金海江假肢部位磨出了血泡,每走一步都鉆心地痛,但他也只在傷口部分抹抹藥膏,就又和大家一起回到工作崗位。表彰會上,金海江走上主席臺,步履緩慢而堅定,這是屬于他的榮光。

陳林、胡鋼、張志軍、劉建勝、闞翠姝等5 位代表發言劉博文/攝
作為首都糧食和物資儲備工作者,北京市糧食和物資儲備事務中心物資管理科科長張志軍,堅守崗位、履職盡責,帶領物資事務科全體同志圓滿完成了首都保供穩價和救災物資緊急調運任務。對于此次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表現突出獲得表揚,他說,“大疫當前,舉國奮戰。作為一名入黨27 年的共產黨員,我參加過2003 年北京‘抗擊非典’救災捐贈工作,親歷過2008 年南方雪災、四川汶川、云南魯甸、青海玉樹抗震等救災物資發運任務,深知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在張志軍和同事們的共同努力下,北京市糧食和物資儲備事務中心共完成市級救災物資14 個批次50158 件、中央救災物資1 個批次5000 件的緊急調運任務,分別支援湖北省、北京市各區基層抗擊疫情和安徽省防汛救災使用,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和防汛救災提供了堅實物資保障。
上下同欲者勝,風雨同舟者興。對于這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糧食和儲備人的英勇表現,張務鋒給予充分肯定:“糧食和物資儲備系統在疫情中經受了壓力測試和實戰檢驗,付出了艱苦努力,收獲了寶貴經驗。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職工自覺與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對標看齊,聽從號令、步調一致,迅速把思想和行動高度統一到黨中央的形勢判斷和工作要求上來。在疫情最吃緊的時候,把糧油保供穩價作為最重要、最緊迫的重大政治任務來抓,做到了不負重托、不辱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