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趙覺珵
中國內地股市9日迎來國慶中秋假期后的首個交易日,正如不少分析預料的,滬深兩市均迎來明顯上漲。路透社稱,中國官方數據顯示經濟出現復蘇跡象,而且假期旅游業反彈,均使投資人受到激勵。
9日收盤,上證指數漲幅為1.68%,深證成指上漲2.96%,創業板指漲3.81%。股市在節后的“開門紅”與強勢復蘇的國內旅游業離不開關系,中國文化和旅游部8日公布的數據顯示,8天長假期間,全國共接待國內游客6.37億人次,按可比口徑同比恢復79.0%。
前海開源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9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國慶節期間各地的旅游景點游客爆滿,釋放出兩個積極信號,一是國內的疫情已經得到有效控制,二是消費服務業快速恢復,甚至出現報復性消費,這也預示著四季度中國經濟將會出現更好的復蘇。這兩個信號也都有利于A股回升。
9日公布的財新中國服務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也凸顯中國服務業復蘇進程加速。數據顯示,中國9月服務業PMI升至54.8,高于上月的54,為3個月來最高;綜合PMI則從上月的55.1降至54.5。相關調查也顯示,9月份服務業企業對于未來12個月的經營活動量保持強勁樂觀,樂觀度較8月份增強,企業預期未來一年經營活動會有所增長。路透社稱,上述數據顯示出新接業務總量的持續增長,支撐經營活動進一步擴張;不過,新冠疫情有可能在全球卷土重來以及美國大選的不確定性,仍然是對企業經營前景構成負面影響的關鍵風險因素。
此外,長假后首個交易日,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收升1.45%至近18個月新高,并創2005年7月以來最大單日漲幅。長假期間,離岸人民幣累計漲幅達0.68%,9日也隨著在岸人民幣漲勢一度升破6.68元關口。有交易員分析稱,短期若風險情緒持續,人民幣仍有走升空間,但美大選前波動率預計會加大。▲
環球時報20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