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美國舊金山寫作社的職業作家馬克突發奇想,對同事說:“平時我們都是各自創作作品,現在有沒有這種可能,由我們全部人合作,一起撰寫一本書?”
路易斯連連擺手道:“那怎么可能?我們每個人的想法不同,我不聽你的,你肯定也不會聽我的。要真想一起創作,我們恐怕得先打上一架,選出贏家,然后其他人再跟著贏家的思路,配合他的創作。”
馬克說:“正因為我們想法不同,一起創作才會更加有趣味。”在場的其他幾名職業作家紛紛附和,其中一個說:“馬克的話在理。雖說一起創作有局限性,但我們完全可以打破這種局限,甚至可以根據自己的想象,向讀者提出一些有趣的、新穎的、想象力豐富的問題。”
大家問:“提些什么問題好呢?”
馬克大腿一拍:“干脆,我們各自將平時想寫卻因為種種原因寫不成的創作題目以問題的方式寫出來,然后組成一本書籍。”
這個想法很快就得到了大家的認可。馬克數了一下,包括他在內, 在場共有5 6 個人。他當即宣布:“既然決定合作,那我們就各自放下手中的活兒,全身心地投入創作新書。”就這樣,56名職業作家各自埋頭苦干起來。
幾個小時過去了,馬克開始搜集大家的寫作題目。他發現,每個人至少寫了幾十條,有的人甚至寫出了一百多條。接下來的幾個小時,所有人坐在一起進行頭腦風暴,篩選出他們認為比較精致的寫作題目。最終,他們選出了642條。
有人問:“ 書名怎么起呢?”馬克說:“既然是642個寫作題目,我們就給書起名為《642件可寫的事》吧。”大家表示贊成。接著,他們迅速投入校對、排版、內頁設計、印刷等工作。通過56名職業作家24小時的共同努力, 這本《642件可寫的事》成功出版。
與其說它是一本書,還不如說它是一本練習冊。書上的每一頁都只有一兩行題目,其余都是空格。為什么要這樣設計呢?馬克說:“大量留白更能激發讀者的想象力。”
《642件可寫的事》的最大特色,正是書中一個個有趣的寫作題目。這本書就像一座紙上夢工廠,讓閱讀的人只看題目就能沉浸于天馬行空的想象中。比如以下這些:
“你是宇航員,請描述你完美的一天。”
“昨天的幸運餅干,它讓一切都亂了套。”
“你住在云層中,給出三個不往下掉的小貼士。”
“罪犯搶劫銀行時,你是被迫趴在地板上的顧客之一。請從你的角度來描述一下搶劫案。”
“在某個哈薩克斯坦的宴會中,你是貴客。主人特意為你準備了傳統菜肴——羊眼。你婉拒了。之后,對方又送來了羊舌,這次你會以什么借口拒絕呢?”
“選擇一段自己寫得不夠生動的文字, 改寫成一個長句。一定要讓句子向外延伸,別擔心長度。讓文字盡情流淌吧。”
練習冊式的留白設計、腦洞大開的寫作題目雖然簡單,卻富有創意,所以《642件可寫的事》一上市就受到許多讀者的追捧。短短兩個月時間,它就印刷了四次。截至目前,這本書仍長踞美國圖書暢銷排行榜。
我很喜歡《642件可寫的事》中的一個題目:“要是用流行歌曲概括你生命中的每個十年,你會選哪些歌曲?”我熱愛音樂,已年近不惑,卻覺得四首歌曲完全不能夠概括我這四十年的人生。于是,一邊看著這個題目,我的腦子一邊滑過一首又一首熟悉的旋律,往昔那些美好的回憶便也跟著一起,浮現在眼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