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元
(湖北省武穴市實驗高級中學 435400)
在三角形ABC中,角A、B、C的對邊分別為a、b、c,則a=bcosC+ccosB,b=ccosA+acosC,c=acosB+bcosA.這是人教社課標A版實驗教科書必修5《解三角形》的一道練習題,教材本意是要求學生利用余弦定理來證明這組公式,但實際上,它的證明方法可以更簡單,作三角形一邊上的高,將邊長分割成兩段,利用直角三角形中銳角的三角函數定義(相當于斜邊的射影),直接得到結論.由于證明方法相當于對兩邊作一邊上的射影,故名射影定理,也稱第一余弦定理,公式適用于所有三角形.
解三角形一般直接應用正余弦兩大定理和三角恒等變換公式,但有些試題轉化起來略顯麻煩.而教材例習題及其結論是可以作為高考試題的直接運用,這為一般三角形射影定理的應用帶來便利.下面結合高考試題和教材習題,舉例說明應用射影定理帶來的好處,供大家學習參考.
1.射影定理在求角中的應用
例1 △ABC的內角A,B,C的對邊分別為a,b,c,已知a=bcosC+csinB.
(1)求B; (2)若b=2,求△ABC面積的最小值.
說明一般地,對于象a=bcosC+csinB這樣的邊角關系式,我們總是應用正余弦定理及三角恒等變換公式進行化簡,最終得到問題的解.題目幾乎沒有難度,但有時感覺還是有點繁、費時,畢竟高考是需要搶時間的,一般問題快速求解才能給復雜問題預留時間.合理利用射影定理就能實現搶時目標.所列試題,如果有兩問,我們只關注第1問的解法,第2問略過,下同.



例2 設△ABC的內角A,B,C的對邊分別為a,b,c,若bcosC+ccosB=asinA,則△ABC的形狀為( ).
A.銳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鈍角三角形 D.不確定
解 方法1對bcosC+ccosB=asinA應用正弦定理,可以得到sinBcosC+sinCcosB=sin(B+C)=sinA=sin2A,從而sinA=1,故三角形△ABC為直角三角形.



方法2提取公因式sinB后,由射影定理,得

射影定理在化簡與求值中的應用



解 方法1基于正弦定理和三角恒等變換公式,

去分母,得sinBcosA-2sinBcosC=2sinCcosB-sinAcosB.

方法2基于射影定理,

整理,得bcosA+acosB=2ccosB+2bcosC,即c=2a.



(2)求tan(A-B)的最大值.




3.射影定理在證明中的應用
例7 在△ABC中,求證:c(acosB-bcosA)=a2-b2.
解 方法1 由余弦定理可得

說明前者套用余弦定理的公式,后者進行了整體代換.
方法2由射影定理,得
c(acosB-bcosA)=(acosB+bcosA)(acosB-bcosA)
=a2cos2B-b2cos2A
=a2(1-sin2B)-b2(1-sin2A)=(a2-b2)+(b2sin2A-a2sin2B)
根據正弦定理,上式后者為0,故c(acosB-bcosA)=a2-b2.

證明 方法1 應用余弦定理化角為邊

方法2應用正弦定理化邊為角
方法3應用射影定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