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麗旦·玉蘇音
(新疆巴州庫爾勒市畜牧獸醫站,新疆 庫爾勒 841000)
家庭牧場信息管理系統主要針對小型家庭牧場中的草場和牲畜相關農事活動,記錄生產過程,建立生產履歷制度,為牧場經營提供基礎數據。
基礎信息管理。牧場基礎信息有人員信息、草場信息、牲畜信息、圈舍信息、飼料信息、藥品信息、防疫信息等。
業務管理。圍繞牧場生產進行的飼草供需管理、家畜生產記錄管理、防疫管理、畜牧產品管理等。飼草供需管理通過對牧草和飼料進行精細化管理,按照不同階段飼喂要求控制家畜每天的采食量和采食飼草的種類,實現飼草料的最佳利用。家畜生產記錄管理圍繞家畜生長階段涉及的飼料、防疫、繁殖、出欄等信息進行詳細記錄。防疫管理對藥品使用、防疫產品使用及防疫過程進行信息記錄。畜牧產品管理包括對牧場銷售的所有產品的信息記錄過程,如羊肉、牛肉、羊絨等的重量、金額、銷售日期等的記錄。
通過對家庭牧場生產管理的需求分析,家庭牧場信息管理系統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有:實現系統管理員和員工管理;實現家庭牧場生產過程的計算機信息化管理,包括基礎信息管理、飼草供需管理、家畜生產記錄管理、防疫管理、畜牧產品管理等。實現牧戶相關生產數據統計、用戶(訪客)在線畜牧產品查看等。
家庭牧場管理信息系統前臺界面主要由系統登錄和網站首頁構成,分為登錄管理和資源管理。
登錄管理。登錄界面提供不同權限用戶的登錄,超級管理員、管理員、員工通過輸入用戶名和密碼進入系統后臺,對擁有操作權限的功能模塊進行操作。用戶和訪客可以在瀏覽器端直接輸入網址瀏覽系統網站首頁。
資源管理。包括牧場簡介、畜牧產品、產品溯源查詢、顧客留言等子模塊。用戶可以通過牧場簡介了解牧場信息;畜牧產品可以通過表格形式了解牧場最新產品及報價;產品溯源查詢可以通過輸入溯源碼,查詢到產品的生產履歷。
家庭牧場管理信息系統分為基礎信息管理、飼草供需管理、家畜生產記錄管理、防疫管理、畜牧產品管理、統計管理等幾個子系統。
基礎信息管理子系統由管理員管理、員工管理、牲畜品類管理、草場管理、圈舍管理、藥品管理、畜牧產品基本信息等幾個模塊。對員工權限進行功能授權、員工信息增加修改刪除;草場、圈舍等基本資料的添加、修改、刪除等。草場信息包括地塊編號、地塊面積、地塊位置、產草量等;牲畜信息有牲畜品種、名稱、性別、年齡、標記、購進日期、金額、體重等;圈舍信息有圈舍編號、面積、結構、類型等;藥品信息有名稱、功效、購進日期、庫存量、供應商名稱、聯系電話等。
飼草供需管理。根據放牧場、打草場、人工草地和飼料基地的面積和產草量,確定家庭牧場生產的飼草數量,記錄每年購入的飼草料數量。在非放牧季節進行舍飼時,根據飼草料種類結合不同種類家畜生長繁殖的營養需要,制定相應飼草料飼喂計劃,按照不同飼喂階段,如哺乳期、產羔、防疫、配種、出售等。通過控制家畜每天的采食量和采食飼草的種類,實現飼草料的最佳利用。
家畜生產記錄管理。建立家畜生產管理經營檔案,對養殖管理過程中不同養殖品種的喂養過程、飼草料使用、防疫、出欄、羔羊等進行詳細的生產信息記錄。對每個家畜進行編號,制定生產日歷,記錄其生產過程中的飼喂、防疫、繁殖、生產經營情況。對于母畜來說,需要監測的指標有年齡、牙齒狀況、乳房狀況、體重、體況(膘情)、生長速率、產仔率、雙羔率、母性等。仔畜監測指標有對應母畜的編號、年齡、出生體重、體重變化、生長速率等。

表1 家庭牧場家畜生產日歷
防疫管理。建立防疫過程信息檔案,對牛、羊防疫時間、使用藥品、藥品使用量、圈舍防疫記錄等信息進行增加、修改,具體到每頭牛,在不同生長階段進行了哪些防疫和治療處理。
畜牧產品管理。對牧場可能出售的肉牛、牛奶、綿羊、商鞅、綿羊毛、羊絨、山羊絨、牧草以及其它畜牧產品的交易數量、金額、交易時間、出欄時間、買主信息等進行記錄,建立畜牧產品銷售溯源管理體系。
統計管理。對牧場相關信息按照時間、品種、生長期、出欄時間等進行的各類統計,是牧場管理者對牧場總體經營有一個宏觀地認識和了解,為制定牧場發展規劃提供基礎數據。如根據家庭牧場的經營規模對牧場生產所需的資金進行估算,將全年內的家庭牧場中收入支出做詳細記錄,計算全年家庭牧場經營的報酬,即凈收入,凈收入=總收入-總成本。畜牧業總收入包括出售肉牛、牛奶、綿羊、商鞅、綿羊毛、羊絨、山羊絨、牧草以及其它畜牧產品的總銷售收入;總成本為固定資產折舊加上全年購買各種飼草料、家畜的購入成本加上雇工、防疫等管理成本以及其它生產支出成本總和。
隨著家庭牧場管理水平逐漸提高,信息化管理系統將向智能化和自動化方向發展。通過利用環境、牲畜傳感設備,構建傳感網絡,自動收集牧場環境信息、牲畜身體狀況信息,進一步完善牧場數據信息收集,指導牧場各項標準化流程作業,實現真正地精細化管理。
本文探討了家庭牧場信息管理系統的需求及設計分析,家庭牧場信息管理系統可以幫助牧戶實現牧場生產管理過程中的全面信息收集,為牧場科學和精細化管理打好基礎,幫助管理者實現資源優化配置,增加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