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書名:《5G新機遇:技術創新、商業應用與產業變革》
作者:呂廷杰
IBSN:978-7-115-54195-6
出版社:人民郵電出版社
5G新基建建設加速,產業應用即將爆發,行業需求急劇增加,如何搶占風口、應對變局、抓住機遇?本書作者北京郵電大學呂廷杰教授是行業規則的制定者,手握5G商業化應用一手資料。他是中國聯通、迪信通、中通服等多家5G生態鏈核心企業的獨立董事,深度參與企業戰略設計,提供咨詢與指導,對5G相關的商業應用有著深刻的洞察。
憑借其多年深耕行業的經驗和廣博的科技商業知識,用生活化的語言,詳述5G新基建帶來的商業機遇風口,剖析應對變局的策略。全書內容包括:移動通信技術的發展歷程;5G對相關產業的影響;5G如何與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興技術相互賦能;5G如何改變生產力和生產關系,推動社會變革。整本書從通信、金融、醫療、內容、泛娛樂等行業切入,細致分析5G應用的商業路徑、創新趨勢和潛在機遇,助力企業與個人搶占風口,獲得競爭優勢。

作者:張烈生
ISBN:978-7-115-54473-5
出版社:人民郵電出版社
在經濟發展的大環境下,市場競爭愈演愈烈,各個企業都面臨著機遇和挑戰。尤其是對于初創企業,業務和產品創新固然重要,但若沒有過硬的銷售能力,存活下來的機會微乎其微。越來越多企業和管理者也意識到銷售是推動企業發展的核心能力之一。
本書從整體出發,不僅全面介紹了專業B2B銷售的工作原理和方法,更融入了作者超過三十年的一線銷售與管理實踐。
全書分為11篇:歷史篇引導讀者了解認識銷售工作的歷史;專業篇澄清了銷售的本質以及長久以來的誤區;供應篇則從了解自家供應商入手,明確銷售人員與供應商的關系;客戶篇通過對企業客戶復雜性和購買行為的剖析,闡釋了以客戶為本的經營理念與方法;領地篇詳細地解讀了如何通過領地工作,磨練銷售人員的業務管理能力;贏單篇分為兩個部分,從“道”與“術”兩個維度展現了銷售人員邁向成功的關鍵;滿意篇突出客戶滿意在B2B銷售中的重要性,同時介紹了客戶滿意管理方法與技巧;競爭篇則幫助讀者真正理解競爭的意義以及掌握競爭的手段;個人篇最為本書的總結,清晰地列出了15個成就銷售人員的個人特質。

主書名:《光刻巨人:ASML崛起之路》
作者:[荷蘭]瑞尼·雷吉梅克(René Raaijmakers)
譯者:金捷幡
ISBN:978-7-115-54518-3/
出版社:人民郵電出版社
作為世界上最大和最賺錢的光刻機制造商,ASML占據了70%?80%的光刻市場份額,并多年來在光刻技術上一騎絕塵,將佳能和尼康遠遠甩在后面。
在本書中,瑞尼·雷吉梅克帶我們重返了晶圓步進光刻機的誕生地,一起探索ASML在全球獲得成功之根源所在。作者通過回顧工程師們全力以赴超越對手的歷史,給讀者打開了一扇窗戶,使我們有機會看到孵化世界上最精密芯片制造技術背后那個獨一無二的企業文化:“贏者通吃”和“只爭金牌”,這些思想至今仍滲透在ASML的血液中。
瑞尼·雷吉梅克是居住在荷蘭的跨界創業者。1999年,他創立了Techwatch(科技觀察)媒體公司,并出版了專注于歐洲高科技的商業雜志《比特和芯片》。同時,他也是荷蘭高科技學院(HTI)的董事總經理兼所有者。

主書名:《數物融合:工業互聯網重構數字企業》
作者:施戰備、秦成、張錦存、劉麗蘭
ISBN:978-7-115-53903-8
出版社:人民郵電出版社
制造業正在經歷根本性、戰略性、全局性的變革。這種變革源自信息或數字這類特殊資源成為制造業發展的內生要素,發軔于信息通信技術的快速進步,加速于業態和模式的轉變,朝向數字化、智能化的愿景邁進。然而,幾年探索,成功與失敗相間,路徑尚未清晰,目標也存在模糊之處。
從概念到概念,將以互聯網為中心的平臺、數字、計算模式直接套用到制造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將此戴上“互聯網思維”的光環,生硬照搬,是國內外許多企業甚至名列前茅的大企業在過去幾年的實踐中紛紛敗北的主要原因。
20年互聯網成功模式成為制造企業數字化轉型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聽起來十分刺耳,但這是無可回避的事實,因為兩者之間遵循不同的規律。網絡是不一樣的網絡,數字是不一樣的數字,計算是不一樣的計算。
制造企業物聯系統的計算基于控制或管理的目的,控制和管理的節點在那兒,計算就在那兒。如果計算離開了控制的地方,計算就要出問題。因為在控制的地方計算的是含義,不是處理符號;離開了控制節點,同樣的“0、1”字符串,含義就可能不一樣了。我們想想任何數控機床和自動化控制系統,如發電機組中感知的東西盡管用模擬或數字的形式傳輸到控制單元,但是,該感知器功能加上所感知內容的時間、地點、過程,這些要素合在一起,控制單元接收到的就是含義,而不是符號,然后系統根據控制邏輯對這個含義進行處理。
互聯網思維不適用于工業互聯網,企業的數字化轉型不應由信息通信技術或數字驅動,而是由工業企業的內在發展需求或要解決的問題驅動。我們不能想當然地認為,貼上工業互聯網、工業大數據、工業App、數字中臺這樣的概念,就能得到解決企業所面臨問題的靈丹妙藥,就能增加企業的利潤、提升企業的勞動生產率;而是應該反過來,從企業利潤如何增長、市場份額如何擴展、勞動生產率如何提升、面臨的關鍵問題如何解決,去尋找適合的技術、適用的數據、恰當的模式。
本書從制造企業的角度詮釋了數字化轉型的方向——構建數字企業;正確地把握了轉型的核心要素——企業的數字中臺、物聯網平臺、數字主線和數字孿生;系統地闡述了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各個環節——研發、制造、營銷、運營和服務。尤為值得重視的是,無論是核心要素,還是主要環節的討論,這本書都能緊緊把握以具體的企業為中心。
*工業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長楊學山代序,2020 年5月13日(有刪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