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潔
教育要回到以“學”為原點,遵循常識的道路上,這是當前教學改革的強烈訴求,因此,“以‘學為敬”是“敬學課堂”的基本理念。其意義在于喚醒教師的生本意識、規律意識,使教師以“為學而教”為起點,以學生的“學”為中心,尊重教學規律,并根據學生的成長規律,進行有效的教學實踐與探索,構建適合學生自主發展的教學模式,形成具有個性特質的有效教學的課堂新樣態。
一、以“學”為敬的課堂,力爭達成兒童有效發展的四個目標,即:學有習慣、學有方法、學有樂趣、學有素養
學有習慣,指學生能通過學習正確認識到學習的意義和價值,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良好的學習習慣;學有方法,指學生能通過體驗學習方法,注重知識習得的過程,提高實踐能力;學有樂趣,指學生能善于從學習中體會到獨特的快樂,從而能夠激發他們的學習欲望與進取心;學有素養,指學生能積極主動參與到學習中去,自主追求全面發展,形成良好的學科素養。
二、以“學”為敬的課堂,以預習、問學、導學、練學這“四學”為推進教學目標達成的基本策略
預學,即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在課前或課中科學有效地開展自主學習;問學,即教師引導學生學會質疑提問,并嘗試展開以問題探究為導向的項目式研學;導學,即教師通過有效引導,幫助學生解決問題或推進項目研究進程,最終學有所獲;練學,即學生基于學習內容開展實踐練習,檢驗學習目標達成的有效度?!八膶W”策略既相對獨立,又彼此融合。其中,導學方式是達成課堂效率的核心環節,它既可以采用板塊式導學法,即把教學內容合理分成若干板塊,整個過程以學生的學為中心,教師采用智慧導學法,也可以采用問題導學法或項目導學法,即整合學生提出的問題作為教學線索,引導學生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或形成研究項目,進行自主探究或合作學習,有效地達成教學目標。
三、以“學”為敬的課堂具有有效性,體現“敬自主、敬習慣、敬思辨、敬對話”的基本特征。
(一)敬自主。即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其自主性能否得到最大化的激勵與發揮,決定著學生的學業水平發展以及自主成長的方式。因此,以“學”為敬的課堂,是以學生的“學”為中心。教師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的課堂,把課堂的空間讓給學生,使教學更適合不同層面學生的發展需要,呈現出愿學、樂學、善學的課堂氛圍。
(二)敬習慣。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促進學生學會學習的重要手段,也是核心素養形成的重要基礎。因此,以“學”為敬的課堂,會把學習習慣培養納入教學目標,使學生在聽說讀寫、質疑問難、實踐操作、作業練習、課外閱讀等方面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規范中培養良好的學習品質。
(三)敬思辨。要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培養其良好的思維能力是關鍵?!皢枌W”則是一條重要的路徑,
“問學”的目的在于引導學生學會思考、學會求異、學會辨析,增強思辨意識與對話能力,不斷提高思維與心智的發展水平。
(四)敬對話。課堂上多元化對話的展開需要情境創設、語言表達、尊重賞識、智慧點化、人文關照,教師要能引導學生投入對話學習,讓學生學會享受學習。這里的“對話”具有情智相長的特征,讓“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和諧發展成為課堂的主旋律,為學生學科素養的有效形成建立堅實的基礎。
以“學”為敬,是基于“學生的學,是教的出發點,也是歸宿點”的哲學思考,是基于學生主體的教學本質規律。我們相信,只要堅守這一教學的本真,“教”會生長智慧,會滋養生命成長,而“有效”必將如約而至,催生出自動、自由、自然、自成的課堂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