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信息可視化是數字媒體設計的重要內容之一,二者具有相輔相成的關系。本人閱讀大量信息可視化、數字媒體設計文獻,在前人研究及實踐經驗基礎上,探索信息可視化對數字媒體設計的方法論意義,旨在提高其理論高度,強化其對于實踐的重要支持作用,對信息可視化對于數字媒體設計的方法論體系進一步完善。
關鍵詞:數字媒體 ?設計 ?信息可視化 ?方法論 ?實踐
人們認識并改造世界的方法叫做方法論,方法論以世界觀為入手角度進行解釋,不同的世界觀其方法論也存在一定差異。方法論對解釋科學領域知識有重要指導意義,通過方法論,可解釋學科、領域的理論和原則。在數字媒體設計方面,其設計分析中,方法論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因此,分析信息可視化對于數字媒體設計的方法論意義,需積極整合數字媒體設計理論及學習體系,為真正開展數字媒體設計實踐奠定堅實基礎。
1 信息可視化的課程價值和作用
信息可視化其實是對信息的一種設計,屬于數字媒體設計技術范疇的內容,通過數字媒體設計技術,對信息分析并整合,通過信息可視化的圖文整合設計,表達出更多的藝術性內容。信息可視化的關鍵在于以下兩方面內容:(1)一方面,要求設計人員需具備圖形、色彩、文字、版式等設計方面專業知識。信息可視化是將上述相關理論知識融合到一起,并融匯貫通,以此為可視化的信息設計、視覺設計提供支持,實現“以理論指導實踐”作用。(2)另一方面,為實現數字媒體信息傳播,信息可視化為圖形、色彩、文字、版式等專業設計課程奠定信息設計、表達的理論及技能基礎。
也就是說,信息可視化教學課程主要是在課程培養目標基礎上,立足于長久發展,以“前瞻性”目光的,剖析信息可視化及數字媒體設計之間的必要聯系,考慮到信息可視化及前后課程承上啟下關系而提出的設計課程。對信息可視化的課程的作用深入分析,可為發揮數字媒體設計最大化價值作用提供有力參考。
2 信息可視化對于數字媒體設計應用的價值
信息化時代對數字媒體設計帶來新的挑戰,當下“互聯網+”及 大數據技術的發展,都對傳統教學模式造成巨大影響。此外,傳統教育方式已然不能適應數字媒體設計發展的需求。故在教學目標設立、內容編排、教學設計方案等都需和信息化課程保持一致,以開放化的教育理念,注重數字媒體設計的“因材施教”,確保數字媒體設計的與時俱進。此外,數字媒體設計課程跨越多個學科,對學生專業素養要求較高。此外,數字媒體藝術專業的前沿課程較多,其不僅包含數字媒體內容,還包含互聯網媒介技術,需結合信息可視化教育,注重數字媒體設計的專業人才培養,提高課程藝術性,課程和媒體藝術結合,有效提高學生應用能力。
3 數字媒體設計中信息可視化應用的關鍵節點
分析信息可視化對于數字媒體設計的方法論意義,不僅要明確信息可視化課程價值和作用,還需理清信息可視化融入到數字媒體設計中的關鍵節點。數字媒體設計是以信息傳播為目標,結合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及數字通信技術,利用信息可視化技術技巧(如視覺設計原理、表現技能),做好關于數字傳播媒介的相關設計。
數字媒體的設計應堅持人性化設計,落實“以人為本”的基本設計理念。在此基礎上,應將科學和藝術緊緊結合起來的,推動信息傳播向藝術性、多元化方向不斷發展。將信息可視化融入到數字媒體設計中,主要在以下兩方面分析:
3.1從技能出發,實現方法融通
信息可視化可看作一種技能的培養的,其主要培養人員專業設計及鞥,以信息可視化技術滿足不同專業、領域的設計要求。從專業化技能培訓開始,發展到方法融通是將信息可視化融入到數字媒體設計的關鍵節點之一。對人員的專業技能、實踐運用等,最終發展到理論提升,實現信息可視化的“方法融通”。方法融通需要將信息可視化理論和實踐充分結合起來,將其技術技巧融會貫通,應用到數字媒體設計當中,以信息可視化指導數字媒體設計落實到實際中去,可有效強化數字媒體信息傳播,方法融通對數字媒體設計的發展有不可忽視的作用。
3.2從課程優化出發,實現體系整合
在數字媒體設計中應用信息可視化技術,需從課程優化方面出發,實現體系整合。也就是說,應在信息可視化的技術培訓基礎上,進一步對數字媒體設計的理論體系進行整合,有效提高培訓質量和效果。首先,信息可視化的課程優化,需在專業化的培訓教學中不斷完善并優化,明確具體的教學目標,以有效的教學方法、評價手段,強化教學效果,為數字媒體設計提高實際效果奠定理論指導基礎。此外,信息可視化對數字媒體設計有推動作用,以信息可視化可實現承上啟下的作用,將知識串聯起來,構建科學的數字媒體設計體系,以此推動數字媒體設計結構優化,真正實現“信息傳播”。數字媒體設計中信息可視化的應用,其以媒介設計為對象,對數字媒體設計理論進一步完善,發揮理論知識最大作用,促進數字媒體設計專業進一步發展。
4 信息可視化對數字媒體設計方法論的重要意義
以下對信息可視化對數字媒體設計方法論的重要意義分析,以此對數字媒體設計理論深化,整合發現,信息可視化最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4.1信息可視化屬數字媒體信息傳播的重要指導理論
信息可視化通過對信息可視化處理、設計并表達,其反饋出來的理論知識和技能可用于指導數字媒體設計信息傳播,數字媒體設計傳播以信息傳播為最終目的,符合信息媒介設計專業性質。故應分析數字媒體設計的專業性及其設計特點,將信息可視化的相關理論知識融入到研究和實踐中去,實現融通升華,以此貫通數學媒體設計理論原則,對數字媒體設計的信息傳播進行指導。此外,信息可視化對信息的處理和設計,其理論針對不同形式的數字媒介設計表現出明顯的規劃性和統籌性,其可結合各種不同的數字媒介及技術,開展有針對性的理論方法,對數字媒體信息傳播進行指導,通過強化理論知識,結合時代變化,因勢利導,開展科學性的實踐指導。
4.2信息可視化是串聯數字媒體設計課程的重要方式
信息可視化不單單是數字媒體的一種專業課程,其在數字媒體設計中有重要指導性作用。通過信息可視化技術,可將數字媒體設計課程串聯起來。數字媒體的媒介形式較多,不同媒體的媒介設計也各有千秋。此外,制作技術、設計基礎等課程內容較多,各項制作技術和設計基礎構成全面的數字媒體設計體系。而圍繞信息傳播為最終目的,以信息可視化理論為支撐的數字媒介設計,可以將課程前后充分串聯起來,彼此構成緊密的聯系,承上啟下,有序的開展數字媒介設計課程,也實現數字媒介設計的前后融通,提高教學有效性,這就反饋出信息可視化是串聯數字媒體設計課程的重要方式這一關鍵節點。
4.3信息可視化是數字媒體設計體系優化的重要舉措
信息可視化可對數字媒體設計進行充分優化,其主要體現在對理論體系及教學行為的優化方面。首先,信息可視化近年來發展迅速,屬于新興學科,未來發展前景廣闊,且其相對應的理論知識體系較先進,可實現對數字媒體設計的引領和指導的作用。由此可見,對應信息可視化理論體系的優化,可以看做信心可視化知識理論,其在設計實踐及數學媒體設計理論體系的交融、深化。通過信息可視化,可促進數字媒體設計的理論體系不斷完善并發展。此外,信息可視化和數字媒體設計的目標相同,二者都是以信息傳播為最終目的,二者存在相同利益目標,故可以將二者充分結合起來,以信息可視化對數字媒體設計優化,將新型的信息設計理論技術和數字媒介技術互相結合起來,對傳統的數字媒體設計的方法、評價手段等進一步優化。同時,對數字媒體設計進行優化,要和信息可視化理論體系銜接起來,彼此相互促進,互相進步。此外,通過應用信息可視化技術,可進一步體現出數字媒體設計的人文、科技及藝術性特征,也大大推動專業不斷發展,提高教學培訓質量。
5 結束語
綜上所述,理論性的研究深化及發展是實踐開展的必然基礎,筆者在大量設計實踐及其他學者闡述基礎上,了解到必須明確理論和實踐的交融,注重二者互動。以理論指導實踐,而大量的實踐則也會推動理論內容不斷深化,完善理論體系。此外,更加完善化的理論體系又可以對實踐落實更高層次的指導,為實踐行為奠定基礎,二者相輔相成,促進理論和實踐向更好一層不斷發展。文章通過對信息可視化對于數字媒體設計的方法論意義分析,為后續的數字媒體設計研究提供更多參考,也以文章所述為相關有識之士研究“添磚添瓦”,提高數字媒體設計的研究高度。
參考文獻
[1]張毅,王立峰.論信息可視化對于數字媒體設計的方法論意義[J].藝術與設計(理論),2018,v.2;No.376(08):147-148.
[2]張毅,王立峰.論信息可視化對于數字媒體設計的方法論意義[J].視界觀,2018(4X):168-168.
[3]雷剛,王夢珂,陳為龍.實時數據新聞的生成邏輯:知識挖掘與可視化設計[J].裝飾,2019, 000(003):88-90.
[4]李野.信息可視化設計在數字媒體藝術中的教學研究[J].才智,2019,000(011):99.
[5]邊婧.數字媒體對視覺傳達設計的影響分析[J].現代職業教育,2018,000(026):117.
[6]梁巖,徐強.數據可視化藝術類專業網絡學習平臺設計研究——以吉林藝術學院數字媒體藝術專業聚合教育平臺為例[J].美術大觀,2019,000(005):148-149.
作者簡介
劉楊(1986年11月),女,漢族,籍貫:湖南益陽,設計藝術學碩士,講師,研究方向:數字媒體藝術設計、信息可視化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