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洲博茨瓦納境內生活著約13萬頭大象。今年3月以來,該國西北部地區突然發生了不明原因的大象死亡事件,目前確認的死亡大象數量已達數百頭。9月21日,博茨瓦納野生動物和國家公園管理局宣布,經調查,大象死亡事件是由水中有毒的藍藻細菌引發。報道稱,總部設在英國的慈善機構“國家公園救助組織”的負責人尼亞爾·麥卡恩博士稱,人們發現大象尸體數量出現異常是在5月初。英國廣播公司的報道詳細記錄了這一過程。當時,一些環保人士乘飛機飛越這一區域,他們在3小時的飛行中一共發現了169具大象尸體。隨后,他們將這一情況上報給了政府。一個月后,人們在進一步調查中發現了更多的大象尸體,“總數超過350具。”
當地目擊者稱,一些大象在死前繞圈走,可能是“神經系統受損的表現”。專家表示,當地并未有干旱現象發生,在不干旱、不缺水的情況下,大象大規模死亡,是史無前例的。由于該地區地貌原因,大象尸體難以被發現,因此,估計此次非洲大象的實際死亡數量會更高。
對于象群離奇死亡這一現象,麥卡恩稱:“這太可怕了,我們需要知道到底發生了什么。”專家表示,導致大象死亡的原因可能有很多,比如大象身上特有的寄生蟲等。還有專家猜測,死亡事件來源于某種病毒或毒素。9月21日,博茨瓦納野生動物和國家公園管理局宣布,今年3月以來在該國西北部發生的數百頭大象死亡事件,是由水中有毒的藍藻細菌引發。這種細菌主要分布在含有機質較多的淡水中,部分生于海水中、潮濕和干旱的土壤或巖石上、樹干和樹葉上,溫泉中、冰雪上,甚至在鹽鹵池、巖石縫中都可以發現。目前國際上確認能產生毒素的藍藻有46種。不同種類藍藻含有不同類型的毒素,當中包括神經毒素、肝毒素、細胞毒素及內毒素等,使它們對人及動物構成生命危險。其中,藍藻神經毒素具有極高的致死性。并非所有的藍藻都會產生毒素,但隨著氣候變化推動全球氣溫上升,有毒藍藻的存在愈發普遍,從而釋放神經毒素導致水體污染,造成大象群體性死亡。
(據央視新聞客戶端 9.23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