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艷蓉
摘要:文章從稅務籌劃的意義入手,簡述當前新稅法改革現狀,分析從政策、捐贈、拆分收入等多個方面進行合理節稅的路徑,并以此為根據,結合實例敘述了納稅籌劃的節稅應用。
關鍵詞:新稅法;工資薪金;個人所得稅
納稅籌劃對個人來說是一種減輕繳稅負擔的合理節稅方式,是每一名納稅人都應當關注的事情。個人所得稅是采用在職工基本薪資中直接扣除的方式繳納,所以企業在為員工繳納個人所得稅時就需要思考,如何能夠借由國家新稅務法律和政策在確保依法納稅的前提之下,減少職工個稅繳納量。當然,從納稅籌劃的角度切入,采用合理合法的手段和方式對企業和個人所得稅進行科學的規劃,在減少繳稅金額的同時促進稅收效益的最大化。
一、工資薪金所得稅稅務籌劃的意義
企業是職工工資薪金的提供者,也是職工個人所得稅的稅負人,從人力資源角度來考量企業的發展戰略,工資薪金就是企業人力資源的最根本實力,是保證企業人才儲備的關鍵所在。也就是說職工希望能夠獲得更多的薪金,企業就必須為其繳納更多的個人所得稅,提高用人成本、提高工薪以確保企業在人才市場上的競爭力。所以工資薪金的稅務籌劃對于減少企業運營成本能夠起到最為重要的作用。
二、我國個稅改革現狀
我國現行的個稅法案是五屆人代會所制定,歷經七次修改而使用至今。最新的修改方案對勞務報酬標準及稅率作出了調整。過去我國一直實行的是分類稅制,這種稅制有益于從源泉進行征繳,管理較為方便,缺點在于在納稅人之間容易造成失衡,出現違規征收的現象。新稅法下個稅從分類稅制向分類結合稅制改變,更為符合稅收公平。我國的新個稅減稅措施,能夠體現在三個方面:起征點提高至五千元、專項附加扣除減免、調整累進稅率表等三個方面;其公式化表現為:應納稅所得額=月度收入-5000元-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
三、納稅籌劃思路與方法
(一)優惠政策
在進行個稅征收過程當中,相關法律已經核定了相應的稅收優惠,個人或企業都應該仔細研究政策法律條款,結合相關標準與需求,籌劃個人所得稅的繳納金額與方式,從而緩解自身稅負。
(二)合理捐贈
合理捐贈可以看做是一種將個人所得稅指定具體用途的方式,根據現行相關法律法規,個人將自身所得通過境內的社會組織、機構、事業單位或其它公益企業對嚴重自然災害等領域進行財務捐贈,在沒有超出個稅的30%時,能夠從納稅額中扣除。所以應用稅率臨界點進行精確計算,明確捐贈途徑、數額等,從而能夠抵扣一部分應繳納的個稅。
(三)拆分工資
通過拆分工資結構的方式,既能夠使得工資薪金更具多元化,又能夠避除一部分個稅,因為拆分能夠作為合理降低稅基的主要手段。我國全面貫徹落實超額累進稅率,能夠在降低稅基的基礎上合理安排稅率,實現合理節稅的目標。選擇工資薪金的組成方式時,個人和企業需要結合現實環境和自身情況,實現稅務籌劃。
(四)差異籌劃
居民納稅人能夠負擔的義務是境內境外所有納稅所得,非居民身份的有限納稅義務則實現與境內收入。所以納稅人也可以通過籌劃自身納稅人的身份來使得稅負合理減少。
四、新稅法下工資薪金個稅納稅籌劃
(一)納稅籌劃意識
自2018年10月1日起我國就開始實行新的個稅起征點和稅率,而完整的新個稅法在2019年1月1月就已然正式施行。在新個稅法的規定中,將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三項所得與工資薪金一同計算個稅,并且實行專項附加扣除。在此次稅法改革之中,包含教育資金、醫療資金、住房貸款、住房租金、老人贍養等方面也一同實行專項附加扣除,這些都是個稅新改革所帶來的亮點。企業在代替員工進行個稅繳納時應當按照六項個人專項對繳納方式進行籌劃與對策,以此使員工受益和稅收繳納實現雙贏。例如新稅法中將傳統的分類稅制進行了改革,讓分類綜合稅制結合,大大降低了群眾的負擔。例如一名納稅人月收入為15000元,按照新稅法計算,先減除起征點5000元,在根據累進稅表計算得到個稅繳納額為790元,稅負減輕了60%。如果再考慮到六項專項附加的扣除額度,稅負還會進一步減輕。新稅法能夠將自人人納稅人和企業納稅進行統籌規劃,保證企業的工資薪金競爭力,為經濟建設發展提供有力的助益。
(二)改變納稅人身份
居住在中國大陸境內的外國籍自然人或港澳臺同胞,在一個納稅年度中,一次離境超過30天或者累計離境達到90天,就等同于非全年中國大陸境內居住。如果有條件把握這個離境尺度就能夠避免成為居民納稅義務人,納稅范圍僅限于中國大陸境內取得收入,能夠適當的減少稅負。
(三)工資發放籌劃
1. 同項為一
同項為一指的是,納稅人所取得的勞動報酬是同一事項中的多次收入,將一個月內的收入總和累計為一次確定應納稅所得額,然后再根據稅率和相關扣除得出個稅應當繳納的稅額。勞務報酬的來源多種多樣,翻譯、設計、培訓等。如某公司李四完成公司任務所取得了三項收入:第一,李四給內部人員進行了電子信息技術的培訓,取得了15000元的收入;第二,李四給公司服務器進行了維護,設計了平臺板面和熱區連接,獲得了收入10000元;第三,李四將一份重要的技術文件進行了翻譯,獲得了收入1000元。此三項收入來自于2019年5月,符合新稅法的施用時間,則這一個月內的勞務報酬能夠使用同項為一的計算方法,總收入為26000元,計算其應繳納稅額4240元,稅負率計算得16.31%。
2. 分類計算
分類計算是將納稅人各個部分的勞務報酬的應繳稅額進行疊加,計算出納稅人應交稅的金額。按照例子說明,李四的三項收入分開計算應繳稅額為培訓部分2400元、維護部分1600元、翻譯部分200元,總計4200元,減免40元。選擇不同的稅務繳納籌劃方式能夠達到減稅的目的,實際生活中勞動性質的差距難免較大,對于所得構成較為單一的納稅人兩種繳納方式沒有多大的差別,但是對于所得構成較為復雜的人群來說,分類計算法有時能夠很好的減免一大部分稅款。而納稅金額一般意義上還是與勞務收入成正比的,所得的自然納稅多。為此,合法減少應繳納的稅款,減少繳稅稅率,企業和自然納稅人就應當認真的選擇納稅方式,更多的獲得應有的薪資。
3. 按月分攤
按月分攤適用于當前收入金額較大的情況,為了避免高額所得稅的出現,按照按月分攤的方式合理的減少應當繳納的稅費,從而按照法律法規合理科學的降低稅率。例如:王二向張三提供建筑設計服務,合同規定在年底張三應當支付王二168000元,按照稅法規定倘若這160000元一次性支付完成后,王二應納稅額度為134400元,不做任何納稅規劃的情況下,王二的稅款金額達到了46760元,稅負率能夠達到27.3%,這足以讓任何人心疼不已。當使用了按月分攤的稅額籌劃方式后,王二每月的稅款為2240元,全年稅款26880元,稅率為16%,減負金額達到了近兩萬元,減稅效果顯著。
4. 薪金福利化
以下還是用具體的案例來進行薪金福利化方式說明:假設某公司員工李四月薪12000元,單月需要支付房租、交通費用、午餐費用、電話費用等,不考慮專項減免的情況下應繳納個稅為490元,實際可支配收入為8310元。進行薪金福利化方案之后,公司按照福利宿舍的方式提供住所,電話費用進行報銷,安排班車和免費午餐,同時降低李四的薪酬至8800元,則應納個稅為170元,剩余可支配收入為8630元。將兩個方案進行對比,李四全年的可支配收入增加了3840元,公司也沒有增加用人成本,員工也得到了減稅的回報。這也是現在許多企業面對高收入人群的減稅措施。
企業將工資薪金福利化的具體措施包括:在當地政策許可下將住房公積金和社保增加繳納金額;向員工提供繼續教育經費或向員工子女教育提供教育基金服務;按照勞動合同實行公共設施保障;將人均發放的電話補助費用改為憑票報銷或者網絡報銷,從收入之中剔除;公司提供免費的午餐;公司提供免費的宿舍,或是以報銷的形式減免工資中包含的住房補貼;公司給員工提供交通班車之類的通行服務或報銷服務來減免工資之中的交通補貼;公司向個人提供其他更多的福利設施或服務來減免員工開銷。
(四)全年一次性獎金納稅籌劃
納稅人在領取年終獎時是根據工薪核算提出納稅的,能夠將其年終獎平均至全年,根據平均值算得明確對應的稅率以及扣除數量,然后再進行征稅和繳稅。但是存在平均年終獎之后部分人群的月收入超過了一個稅率臺階,需要進行更高等級的稅率進行核算,使得個人收入的提升低于稅負的提升,讓個人的實際收入減少。因此在籌劃年終獎的發放時,應當緊密的計算發放形式和金額,令其盡量以福利獎金的方式滲透在日常的生活之中,并且嚴防超出當前征稅標準造成繳稅額擴大的情況。
五、結語
做好合理的個稅籌劃是合理降低稅務負擔、增高實際收入的有效方式。通過合理選擇納稅人身份、做好工資薪金的發放形式、加強福利轉換和年終獎的計算發放等方式,減輕自身的稅務負擔,實現稅后收益最大化。在新稅法施行的當下,能夠實現合法節稅,要求我們能夠明確稅務籌劃標準,結合自身的工薪狀況加強個稅的籌劃,從而引導我國的稅務工作健康開展。
參考文獻:
[1]李祥為.淺談新個稅政策下的工資薪金納稅籌劃[J].納稅,2019,13(29):35+37.
[2]魏磊.淺析新稅法政策下工資薪金個稅的納稅籌劃[J].納稅,2019,13(24):33+36.
[3]朱莉.稅法下個人所得稅納稅籌劃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9(15):299.
[4]王慧英.新稅法下工資薪金個人所得稅的納稅籌劃[J].財經界(學術版),2019(11):148-149.
[5]張彩云. 新個稅法下H高校教師薪金所得稅籌劃研究[D].保定:河北大學,2019.
[6]梅文馨.淺析新稅法政策下工資薪金個稅的納稅籌劃[J].中國市場,2019(15):137-138.
[7]劉捷.新稅法政策下工資薪金個稅的納稅籌劃解析[J].財經界(學術版),2019(08):150.
[8]焦艷.新稅法下工資薪金個人所得稅的納稅籌劃[J].納稅,2019,13(08):30-31.
(作者單位:山西西山礦業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