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吳瑕


“快醒醒,有飛石,趕緊轉移……”8月17日晚上,冒著瓢潑大雨,雅安市天全縣喇叭河鎮政法委員李銀安與鎮村干部打著手電筒、穿著雨衣、戴著安全帽,邊走邊喊,緊急疏散李子坪下方滯留車輛,“就在轉移后不久,李子坪發生山體垮塌,塌方量約2萬立方米”。
聞“汛”而動,向“險”而行。排查隱患、疏散安撫群眾、協調物資、展開救援、化解矛盾糾紛……全省鄉鎮(街道)政法委員聚焦主責主業,充分整合基層維穩、綜治、執法司法等基層政法力量,為群眾筑牢安全防線。
? “越是危難時刻越要向前”
因8月11日以來的強降雨,雅安市寶興縣靈關鎮雙壩村的山背崗地質災害監測點涌出幾股泥石流,徹底堵塞監測點排水設備,水順著山坡流進位于監測點下方的村民孫學良家。“來不及了,趕緊將沙袋堆成一條小溝,讓水順著小溝排出去。”眼看孫學良家的洪水已漫過膝蓋,靈關鎮政法委員舒兵當機立斷作出決定,為孫學良家解了圍。
險情快速解決的背后,是政法委員組織帶領的民兵、“兩所一庭”、綜治中心、網格員等力量在發揮作用。在眉山市彭山區江口街道,政法委員曾勇通過整合基層政法力量,統籌各村(社區)150余人組成了防汛搶險突擊隊,“突擊隊由全鎮統一調配,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沖”。
“大爺大娘,快出來,房子要塌了。”看著暴雨中泥灣村六組鄒長禮家搖搖欲墜的房子,曾勇大聲呼喊著,“但老人舍不得自己的家,不愿轉移,不管怎么勸說,老人就是不聽。”情急之下,曾勇喊來防汛搶險突擊隊隊員背上老人立即轉移。“幾個小時后,鄒長禮家的房子在暴雨中垮塌,幸虧轉移及時。”曾勇仍心有余悸。
上任半年多來,基層政法委員們主動作為,勇當基層政法工作前線指揮員、火線戰斗員、一線聯絡員,時刻將人民群眾的安危放在心里。
“8·18”特大洪水災害發生后,雅安市雨城區草壩鎮青衣江河岸的23條采砂船成了鎮政法委員王廣宇的心病,“已有4艘船被沖走了,要是剩下的船再被沖走,將對下游居民和水電站造成極大威脅”。
轉移采砂船迫在眉睫,王廣宇帶著5名武警官兵跳上“沖鋒舟”,前往河岸固定船只。當固定到第四艘船時,“沖鋒舟”螺旋槳被雜物纏繞失去動力,很快被沖跑了七八十米遠。“大家徒手清理螺旋槳,馬達終于恢復動力。”盡管有些后怕,但他說,“作為一名基層政法人,越是危難時刻越要向前,艱難時刻才是真正考驗我們的時候,才是體現我們戰斗力的時候。”
? “恢復生產生活一刻也不能耽擱”
9月8日,因暴雨中斷的國道318線天全縣喇叭河鎮紅靈村路段實現單邊通行。“國道318線是通往甘孜、西藏的重要路線,恢復通行一刻也不能耽擱。”喇叭河鎮政法委員李銀安很清楚這條線的重要性,“道路中斷后,我們安排了2名民兵值守,并聯合公安、交通等部門對滯留車輛臨時管制,同時組織人員對沖毀路段回填加固,盡最大努力盡快恢復道路通行。”
逐步恢復生產生活,雅安市蘆山縣蘆陽街道仁加村村民宋全華也喝上了干凈的水。8月11日,大暴雨導致仁加村水電氣全停,因主水管爆裂,村民吃水成了大問題。蘆陽街道政法委員李馮旋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馬上聯系蘆山縣消防救援大隊送水,組織村民排隊接水,給老弱幼小村民提水……聽到宋全華說“這個水送得太及時了”,李馮旋心里暖暖的,他說:“幫老百姓解決了問題,得到了老百姓肯定,是對我們最大的安慰。”
從組織調配人員到解決問題、恢復生產生活,基層政法委員與群眾的心更近了。在樂山市市中區通江街道政法委員鮑浪看來,鄉鎮(街道)配齊政法委員,不僅打通了政法工作聯系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還增強了群眾的幸福感、安全感和獲得感。
“我家住在一樓,受‘8·18暴雨影響,洪水倒灌進我家,水退后家里留下了大量淤泥,多虧鮑委員組織黨員干部、志愿者幫助我們清理淤泥和垃圾,不到一天就打掃得干干凈凈。”家住樂山市市中區通江街道怡楓盛景小區的居民周旭東忍不住豎起大拇指。
? “在一線化解矛盾糾紛”
“毛委員,趕緊過來,百花灘水電站聚集了許多村民。”9月4日一大早,眉山市洪雅縣中保鎮政法委員毛洪祥接到電話,到現場一看,已聚集了200多名群眾。“我家平房在洪災中被淹了,家電家具都壞了。”“今天不解決這事,我們就不走了。”……中保鎮聯豐村五組村民七嘴八舌地向毛洪祥抱怨著。
聯豐村五組地處青衣江河中小島,在“8·18”暴雨中受災嚴重。毛洪祥說:“當天,青衣江下泄流量達到每秒15000立方米,百花灘水電站上游潰壩導致洪水倒灌進小島,造成島上村民房屋被淹,農作物受損。此前水電站已與村民達成協議,在水電站完成堤壩搶險工作后,就兌付村民補償款,但由于補償流程復雜,水電站難以及時兌付。”
“必須盡快解決矛盾,不然時間久了容易形成群體性事件。”毛洪祥很清楚把矛盾糾紛化解在一線的重要性,“我們一邊安撫疏散村民,一邊積極協調百花灘水電站落實受災群眾的損失補償。”
經過溝通協調,9月4日下午,百花灘水電站作出決定:將按照村民損失的80%進行補償,并承諾在國慶節前將補償款落實到位。
糾紛不出村,矛盾不上交。全省鄉鎮(街道)政法委員始終堅持做“減法”,不做“加法”,充分發揮民兵、網格員、治安聯隊等作用,積極推進基層社會治理,將矛盾糾紛排查在一線、化解在基層,提升了群眾滿意度。
一枝一葉總關情,一點一滴見初心。“有事,找政法委員”不是一句空話,而是老百姓的心里話。(責編/蔣筱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