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揚杰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中學習時指出,要堅持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抓緊補齊基層黨組織領導基層治理的各種短板,把各領域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實現黨的領導的堅強戰斗堡壘。基層是服務群眾的最前沿,基層治理是國家治理的基礎,必須始終強化黨建引領,確保正確的政治方向。組織部門應主動扛起政治責任,將黨建引領基層治理作為重要抓手,健全組織體系、完善體制機制、強化示范帶動、落實基本保障,提升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力,切實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和群眾工作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
健全組織體系疏“經絡”。嚴密的組織體系是實現黨中央決策部署從“最初一公里”到“最后一公里”的有力保障,要著眼基層治理推進黨的組織和黨的工作全覆蓋,通過上下貫通、執行有力的嚴密組織體系,將黨的主張傳遞到基層最末端。全力擴大黨組織的有形覆蓋面,推動黨的組織“鋪天蓋地”建起來。在農村,結合抓好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改革和村級建制調整改革“后半篇文章”,進一步健全鄉鎮、村黨組織體系架構,推行村黨組織書記兼任村民委員會主任和村級集體經濟組織負責人,基本實現“一肩挑”;在城市,著力健全物業企業、住宅小區、園區商圈、商務樓宇、行業協會等區域性、行業性黨組織,推動黨的組織有效嵌入各類社會組織,確保覆蓋到基層社會各類群體。注重黨組織的有效覆蓋,推動黨的組織“頂天立地”強起來,以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為抓手,加強基本組織、基本隊伍、基本活動、基本制度、基本保障“五個基本”建設,切實提高基層黨組織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和社會號召力。
完善制度機制健“體魄”。加強城鄉基層治理要以頂層設計為切入點,以制度機制建設為抓手,創新探索領導體制、工作機制和方法載體,推動城鄉基層治理重點工作落地見效,提升整體水平。建立健全“橫向到邊、縱向到底、齊抓共管”的領導機制,構建市縣鄉村四級聯動工作體系,整合黨建、政務和公共服務各類資源,推行一網通辦、最多跑一次、村級干部代辦、上門服務等制度,促進基層治理資源集中、管理集中、服務集中。建立健全“一核引領、多元共治”的城鄉社區治理機制,深入推進“紅色物業”建設,加強黨對小區業主委員會、物業服務企業等的引領,持續深化“雙報到”機制,常態化建立機關黨員青年突擊隊赴社區開展志愿服務制度,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孵化培育一批社會組織參與公共事務。建立健全“自治、法治、德治”聯動融合機制,完善村(居)民議事會運行規則和群眾自治章程,創新民情議事廳、社區民情壩壩會等民主協商形式,依托黨的組織優勢化解矛盾糾紛,引領發動轄區黨員干部、社區工作者、居民群眾等參與治理工作,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區治理新格局。
開展示范帶動強“筋骨”。推動基層治理,既要抓住關鍵,實現“點”上突破,也要整體發力,實現“面”上推進,著力以“點上出彩”帶動“面上開花”。強化示范建設,緊盯鄉村治理、社區治理等重點,扎實開展農村基層黨建“整鄉推進、整縣提升”示范縣鄉創建行動和城市基層黨建示范引領行動。結合實際推進村級集體經濟整鎮推進和“十村八鎮”、街道“5+3”、社區“6+6”等示范建設,著力打造一批成效好帶動強的示范點位,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治理案例,促進基層治理示范“連點成線、連線成片、連片成面”,實現整體提升。強化品牌建設,以基層治理品牌力提升基層黨建組織力,大力推廣“道德銀行”工作法,通過積分管理、服務共享等方式,調動群眾參與基層治理的積極性、主動性;建立“王大爺說事工作室”,為社區群眾提供糾紛調解、政策咨詢、為民幫困和心理疏導等服務。強化干部引領,加強村(社區)干部隊伍建設,通過舉辦專題培訓班、現場參觀學習、成都自貢社區干部“雙向掛職”等方式,提升基層治理隊伍專業素質和能力水平。
落實基本保障活“細胞”。加強基層治理,必須把更多的社會資源、管理權限和職能職責下放到基層,將更多的人力、財力、物力投放到基層,切實讓城鄉基層黨組織功能強起來。持續推進街道管理體制改革,以“下沉、賦權、增效”為抓手,建立街道權責清單,優化街道管理職能,推動街道黨委聚焦主責主業,集中精力抓黨建、抓治理、抓服務。高標準打造“線上+線下”黨建服務平臺,建好用好“互聯網+黨建”智慧云平臺,推動黨群服務中心親民化改造,以黨組織信息化、集約化推動城鄉基層治理精細化、科學化。激勵引導人才流向基層、扎根基層,常態化選派選調生和優秀年輕干部到基層任職鍛煉,持續推進“紅色引擎”計劃,把具有較強治理能力的優秀農民工、退役軍人、致富能手、社工人才等回引選拔到村(社區)干部隊伍中,不斷凝聚城鄉基層治理合力。加大基層投入保障力度,落實基層黨組織活動和公共服務運行經費,統籌整合部門黨建項目資金,建立基層治理專項基金,推動各類資源向基層傾斜、在基層見效。實施村(社區)干部“基薪+績效”管理考核辦法,推動基層干部待遇穩步增長,激發干事創業熱情。(作者系中共自貢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責編/劉艷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