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山 賈海凡
“老百姓反映的問題,隔天就能得到解決,效率很高!”廣元市劍閣縣公興鎮龍座社區五組的蒲新夢稱贊道。
蒲新夢今年69歲,是社區的貧困戶。8月6日,蒲新夢趕到社區公示欄想查看新的醫保政策。然而,“找來找去,沒看到”,蒲新夢只得失望而歸。
“社區不是設立了義務監督員嘛!問問去。”在社區居民的提醒下,蒲新夢找到了社區義務監督員鄭學富反映情況。鄭學富在了解清楚相關情況后,立即和時任社區黨支部書記蒲茂清取得了聯系并提出整改建議。
“公示欄的問題是我們工作疏忽了,馬上整改。”蒲茂清很快便召集到社區干部商量解決辦法,第二天,問題就解決了。
為整合運用基層監督力量,提升基層紀檢監察機關監督能力和治理效能,劍閣縣紀委監委從村(社區)一線破題。“今年7月,劍閣縣在全縣范圍內選拔聘用了1092名村(社區)義務監督員,平均每個村(社區)有3名義務監督員。”縣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主任仲勇說,通過村(社區)推薦、群眾代表評議、鄉鎮紀委考察、鄉鎮黨委任命、縣紀委監委備案五道關卡后,義務監督員才能正式上任。
縣紀委監委組織部部長李翔說,這批義務監督員從老黨員、老干部、老教師、老退伍軍人、老模范中產生,既發揮了老同志們的余熱,又保證了這支隊伍的整體素質。
義務監督員隊伍建立后,縣紀委監委還對他們進行了專門的業務培訓:指導他們對村(社區)、組干部的廉潔情況,村(社區)“兩委”決策,黨務、村(社區)務、財務公開情況等進行監督。
今年7月,元山鎮白壩村敬老院維修加固工程破土動工。8月10日,村里召開會議專題研究該項目占地青苗補助款事宜。會上,有村干部提出:“占地補助款由全村老百姓平分。”
針對該名村干部平均分配青苗補助款的提議,村義務監督員白光和當場提出了反對意見:“占地補助款不能平均分,必須按照實際占地情況補助相應的款項,不要怕麻煩,讓群眾安心放心才是第一位。”
沒過幾天,村民們就按實際占地情況領到了自己應得的那份補助款,工程項目也如期推進了。
推行義務監督員制度,是劍閣縣紀委監委在扎實調查研究基礎上,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的有益嘗試,其根本目的在于“靶向”施治基層監督軟弱乏力、基層干部作風不實等頑疾,有效整合運用了基層監督力量,提升基層紀檢監察機關監督能力和治理效能。(作者單位/賈海凡 劍閣縣紀委監委) (責編/周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