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玲
黨風廉政建設是加強共產黨形象建設的重要途徑,也是推動黨的現代化建設的有效策略。從唯物辯證法看,堵與疏、剛與柔是黨風廉政建設中兩種截然不同的思路,這兩種思路之間并無優劣、對錯之分,剛性管理理念以管理、強制、約束為主,能夠規范黨員干部的工作作風、工作方式、行為習慣等;柔性管理理念以疏導、溝通、引導為主,能夠將外在的道德要求、組織紀律、價值信仰等內化為黨員干部的思想意識。在黨風廉政建設中,不僅要重視強制、約束、灌輸等剛性管理手段,還應以柔性管理理念推動黨風廉政建設,提高黨風廉政建設與反腐倡廉、全面從嚴治黨的契合度。
一、從人的需要出發創新黨風廉政建設思路
黨風廉政建設是增強黨組織的純潔性和戰斗力的重要途徑,也是實現“四個全面”戰略的重要保障。在黨風廉政建設中不僅要重視制度建設、獎懲及問責機制建設等,還應充分考慮黨員干部的思想及心理需要等,提高黨風廉政教育的思想效果。所以,在黨風廉政建設中應樹立柔性管理理念,以人的需要為出發點開展黨風廉政教育實踐,提高黨員干部的思想認識和政治信仰。
1.人的需要:柔性管理理念的理論依據。人的需要是人的一切活動的根本目的,人都是圍繞自己的需要展開行動的。同時,人的需求是多元化、多層次的,只有充分滿足和不斷發展人的需要,才能更好地調動人的主體性和創造性。柔性管理是一種以人為中心、以激發人的主體性為手段的管理理念。從柔性管理理念看,只有很好地關注人的思想、需要、信仰等,才能更好地實現特定的管理目標。顯然,柔性管理是一種以人的動機、需要、價值和發展等為出發點,以道德教育、文化熏陶、榜樣示范等為手段的管理理念及模式。從總體上看,柔性管理具有隱性化、個性化、動態化等特征,往往能夠創造潤物細無聲、四兩撥千斤的管理效果,被廣泛用于企業管理和教育管理等現代管理活動,成為推動管理改革和提高管理質量的重要方式,也為黨風廉政建設提供了許多新啟示。
2.從人的需要出發創新黨風廉政建設思路。從價值功能上看,剛性管理理念以外在的法律強制、制度約束、獎勵懲罰等開展管理活動,能夠收到立竿見影的管理效果。在黨風廉政建設中有關部門以完善問責機制、堵住制度漏洞、加強監督檢查等剛性管理手段整治黨風廉政建設中的不良作風,如針對實際工作中的作風浮夸、脫離群眾等現象,黨中央制定了“八項規定”、“六條禁令”的制度要求,有效遏制了黨政機關內的不良風氣和貪腐行為,使黨內風氣和政府作風煥然一新,收到立竿見影的黨風廉政建設效果。在黨風廉政建設中要將政策法規、組織紀律、政治要求等內化為黨員干部的價值認同,還需要思想疏導、說服誘導、政策宣教等柔性管理手段。黨風廉政建設實踐也表明,從黨員干部的情感體驗、心理需要、思想觀念等出發,以柔性管理方式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可以有效提高黨員干部對反腐倡廉、作風整治的情感接受度。
所以,在黨風廉政建設中應以黨員干部的心理需要、情感體驗、利益訴求等為重要前提,以情感熏陶、思想交流、觀念引導等方式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實踐,建構以人的需要為中心的黨風廉政建設機制。
二、以道德教育優化黨風廉政建設效果
黨風廉政建設的重要目標就是提升黨員干部的政治覺悟和人格理想,改變少數黨員干部的道德失范、懶政惰政等問題,提高黨組織的行動力、向心力等。其中,道德教育是開展黨風廉政教育的重要方式,也是一種重要的柔性管理手段,它能夠將行政倫理、政治原則、黨的宗旨等融入黨員干部的思想和靈魂。所以在黨風廉政建設中應樹立柔性管理理念,以“潤物細無聲”的道德教育提升黨員干部的思想觀念、廉政意識等。
1.道德教育:黨風廉政建設的柔性管理方式。道德是規范和約束人的行為、協調社會及利益關系的重要手段,同時也兼具培養個體理想人格、提升個體生命境界等精神和信仰功能。從管理理念上看,法律規制是一種依靠外在強制力的剛性管理手段;道德教育是一種與法律規制相對應的、以道德良心、道德評價等為手段的柔性管理方式。法律規制和道德教育之間是相互對應的,管理效果也不盡相同,并無孰優孰劣之分,其中,道德教育體現了柔性化、隱性化的柔性管理思維,能夠協調社會關系、規范社會行為、培養人格理想等能夠收到潤物細無聲的管理效果。所以道德教育被廣泛用于企業管理、組織建設、家庭生活等社會實踐之中,成為增進價值共識、維護內部秩序的重要手段。
2.以道德教育優化黨風廉政建設效果。馬克思說過,理論可以轉化改造世界的“物質力量”,但這種轉化是有前提條件的,即理論不僅要是科學的、徹底的,還應當為人民群眾所理解和認同,轉化為人民群眾的精神信仰和價值理想。這些說明在黨風廉政建設中僅靠法律規制、紀律約束是不夠的,只有將清正廉潔的為官準則、為民服務的政治信仰、克己奉公的行政倫理等內化為黨員干部的信念、信仰和追求,才能從思想根源上解決作風不正、與民爭利、欺上瞞下、作風慵懶等問題。道德教育是一種以改變個體的道德認識、觀念、情感及信仰為目的的教育實踐活動,它能夠由內而外地塑造人的道德人格和精神世界,為黨風廉政建設提供充分的倫理基礎和道德支持。
所以應將道德教育作為創新黨風廉政建設的重要方式,提升黨員干部的道德人格、廉政意識、自律意識等。比如應當將基層黨員、黨員干部等作為道德教育重點,開展形式靈活、內容豐富的行政倫理教育,將道德及紀律要求轉化為生動真實的廉政案例和道德故事。再如應當在各行業、各領域開展黨風廉政建設,通過黨報黨刊、新聞網站、自媒體平臺等宣傳反貪治腐思想,通過學校教育、黨員培訓、群眾路線學習等開展行政倫理教育,通過黨風建設評選、廉政文化創建等方式為黨風廉政建設營造良好的道德氛圍。要以貼近基層干部的日常生活、工作實踐的內容開展黨風廉政教育,提高誡勉談話、黨課學習、廉政述職的教育效果。
三、以廉政文化優化黨風廉政建設的文化生態
文化熏陶是一種柔性化的、循序漸進的教育方法,也是開展柔性管理的重要手段。在黨風廉政建設中廉政文化營造能以潛移默化的方式影響黨員干部的內心世界,提高黨員干部的服務意識、廉政自律能力等。所以在黨風廉政建設中應當加強廉政文化建設,以廉政文化營造清正廉潔的文化環境。
1.以文化人:黨風廉政建設的柔性管理手段。文化是人類在長期實踐中形成的精神和思想財富,它能潛移默化地影響人們的思想和行為。在組織管理中組織文化建設、組織價值觀培育等都是開展柔性管理的重要方式,也是提升組織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要手段。廉政文化是人們在長期的廉政實踐和政治建設中形成的、與廉政建設密切相關的精神、思想和心理文化,也是黨風廉政建設的重要內容。中國在幾千年發展中形成了以正身自律、慎獨自省、廉潔從政、克己奉公等為重要內容的廉潔文化,這些廉潔文化是開展黨風廉政教育的重要資源,比如戒奢以儉、寧靜致遠、清正養廉、慎獨慎行的修身思想,先公后私、鞠躬盡瘁、執事以敬、以身作則的從政思想等,這些都深刻影響了國人的社會心理和民族性格,成為開展黨風廉政建設的重要文化資源。廉政文化建設就是以思想滲透、文化熏陶等柔性化方式影響黨員干部的思想觀念和價值信仰等,進而實現以文化人的黨風廉政建設目標。顯然,廉政文化建設是開展黨風廉政建設的柔性管理手段,能夠為黨風廉政建設營造良好的文化生態。
2.以廉政文化建設培育清正廉潔的文化生態。在多元文化并存的轉型期,各種非主流文化有所抬頭,這些消極文化影響著是非善惡的判斷標準,弱化了黨風廉政建設的有效性。所以應當將廉政文化建設作為黨風廉政建設的重要方式,充分發揮廉政文化的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等功能。首先,完善廉政文化體系。應當建立以馬克思主義為思想內核、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重要內容的廉政文化體系,不斷提高廉政文化的先進性和科學性,提升廉政文化的價值引導力、情感滲透力。比如應當將克己奉公、知足常樂、清正廉明等傳統政治觀念融入廉政文化體系,實現廉政文化與傳統文化的有效銜接;應當將公正執法、公開透明、依法執政等法治文化融入廉政文化體系,實現廉政文化與法治文化的無縫對接。此外,應當發揮廉政文化的文化滲透、文化熏陶、文化育人等功能,推動廉政文化宣教進學校、進企業、進社區,實現廉政文化的全方位滲透,在全社會營造知廉政、信廉政、踐廉政的廉政文化環境。可以開展形式多樣的黨風廉政建設實踐活動,如廉政建設標兵評選、廉政教育模范評選、廉政單位評選等活動,在黨風廉政實踐中營造一種積極向上、清正廉潔的文化氛圍,消解利己主義、功利主義、享樂主義等負面文化的不良影響,培育清正廉潔的廉政文化生態。最后,應以廉政文化批判貪腐文化、享樂文化、慵懶思想、形式主義等,提高廉政文化在政治文化生態中的話語權。比如應當推動廉政網絡文化建設,以克己奉公、清正廉潔、慎獨修身的廉政文化占領主流網絡媒體,提高廉政文化在網絡空間中的影響力和輻射力,使全體社會成員能夠自覺認同廉政文化、自覺同各種貪腐行為和不良作風做斗爭。再如應當有目的地設置黨風廉政議題,以黨風廉政建設新成就引領網絡輿論的發展走向,提高廉政文化在網絡輿論中的話語權。
在黨風廉政建設中懲治腐敗、制度約束、從嚴治黨等剛性管理手段能夠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道德教育、文化建設、人文關懷等柔性管理手段能夠收到久久之功。所以,在黨風廉政建設中應堅持統籌兼顧的基本原則,不僅要整治不良作風、嚴懲腐敗行為,還應當以人的需要、道德教育、文化建設等為重要出發點,以柔性管理方法創新黨風廉政建設。
(作者單位:長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