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森青
[摘 要] 良好的居住區園林景觀是生活在城市的居民追求高品質生活質量的前提。通過對居住區園林景觀設計現狀的分析發現,一些居住區景觀設計存在抄襲現象嚴重、人文設計較少、綠化配置不合理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提出可通過用發展的眼光、整體的眼光去看待景觀設計,注重“以人為本”設計、注重現代藝術和后現代藝術的結合、注重立體綠化景觀設計等建議。通過這些措施的實施,以期獲得在自然景觀、整體使用舒適性和空間領域感上均令人滿意的居住區景觀,為后期居住區園林景觀設計提供參考。
[關鍵詞] 居住區;景觀設計;園林景觀
[中圖分類號] TU985.12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7909(2020)24-85-2
居住區園林景觀是城市園林景觀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隨著我國生產總值的穩步增長,人們對于生活的追求從實際的物質轉向了精神方面,尤其是對自身居住環境的質量要求更高。一些綠化品種多樣、景觀設計良好的小區越來越受人們的青睞。那么,如何設計出景觀優美、深受大眾喜愛的生態型園林小區成為當下要解決的問題。
1 居住區園林景觀設計理論
園林景觀,可分為實體景觀和由實體景觀與周圍環境營造的空間景觀,兩者不可分割,融為一體。在進行居住區園林景觀設計時,景觀設計師一般通過各種造園手法,將園林景觀要素山石、水體、植物、建筑與照明設施、水電安裝等巧妙搭配,以人為本,創造出適合城市居民生活的人與自然和諧的生態環境。居住區園林景觀設計在設計風格、使用材質上都有相應的功能理論,具體體現在以下4個方面。
1.1 設計風格統一
根據居住區本身的建筑風格,其小區內的景觀設計應與居住區建筑風格相一致,不可現代與古典混淆、歐式與中式混淆,避免產生零碎感和錯亂感。
1.2 體現地域特色
居住區園林景觀設計必須考慮當地的人文歷史、風土人情、地理位置的特殊性等,結合這些信息,創造出具有自身地域特色的居住區園林景觀。
1.3 使用特色材料
進行居住區園林景觀設計時,要充分考慮地域特點和使用人群的需求,使用相應的材料材質,如硬質鋪裝和軟質鋪裝。
1.4 點線面有機融合
進行居住區園林景觀設計時,要充分考慮各個空間之間的功能作用和其相互聯系,做到在功能、空間上點線面有機結合。
2 居住區園林景觀設計存在的問題
雖然我國園林景觀設計已取得一定成績,但是其發展還是存在一些問題。例如,于立寶等對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某居住區綠化建設的調查[1],葛觀華對居住區園林綠化景觀的調查[2],李文等對黑龍江省大慶市某居住區的調查[3]等,共同發現居住區園林景觀設計現存很多問題,具體如下。
2.1 抄襲現象嚴重
在整個園林景觀設計行業,設計師水平參差不齊,在居住區景觀設計方面存在嚴重的城市與城市之間、地方與地方之間的抄襲現象,沒有充分展現地域文化特色。
2.2 缺少“以人為本”設計理念
許多居住區內的路面材料為磨光花崗巖或無防滑的地磚,下雨、下雪天往往會出現居民摔倒現象;一些地勢高的地方設有臺階卻沒有坡道,對于小區內使用輪椅或推車的人群不是特別友好;一些小區缺少健身設施或缺少專門的兒童活動場所,對于人們的具體需求考慮不到位,缺少“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
2.3 綠化配置不合理
部分居住區種植了顏色艷麗但有毒的植物如夾竹桃,或者有刺的灌木如有刺構骨,或者在兩幢樓之間種植高大的喬木,降低了低層住戶的采光率,這些都是不合理的綠化配置。
3 居住區園林景觀設計問題解決建議
3.1 注重“以人為本”設計理念
中國人對于歸屬感的渴求和人居環境的舒適性追求遠大于其他國家。居住區活動人群以老人和兒童為主,應充分考慮這兩類人群的使用需求,同時要兼顧其他層次的人群,滿足各類居民對景觀的使用需求。故設計師進行居住區園林景觀設計時,應從“以人為本”的角度出發,選擇有利的條件,避開不利因素,使園林景觀不僅能滿足人們的需求,而且不失為一種文化藝術。
3.2 用發展的眼光看待景觀設計
在居住區園林景觀設計中,往往要考慮多種綜合因素,而且每個時期景觀設計都是在不斷變化的,因此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設計,將園林景觀的各個要素緊密協調組合在一起,努力創造出自然和諧、健康的生活環境。
3.3 用整體的眼光看待景觀設計
俞孔堅曾感嘆:“在當今快速的城市化進程中,我們得到了房子,卻失去了土地。我們得到了裝點著奇花異卉、亭臺樓閣的虛假的‘造景,卻失去了我們本當以之為歸屬的、籍之以定位的一片天地,因而使我們的棲居失去了詩意。”[4]
進行居住區園林景觀設計時,設計師要將景觀當作一個包括地域文化、地理位置、植物、水土人文、野生動植物和氣象氣候等決定性因素相互聯系的整體來看待[5]。在對這個整體進行設計時,設計師要尊重生態環境的演變規律,遵循物種多樣性原則,減少對環境的破壞,保護周邊動植物賴以生存的棲息地。并充分結合地形的運用,融入人文地理,展現人文精神,改善居住區環境。例如,杭州西溪國家濕地公園,不僅有效開拓了濕地景觀,而且對改善城西乃至杭城居民的生活環境起到了巨大作用。
3.4 注重現代藝術和后現代藝術的結合
雖然現代藝術和后現代藝術以對立的態度先后出現,但是并不影響景觀設計作為一個獨立的系統對這兩者的吸收和容納[6]。進行居住區園林景觀設計時,通過對現代藝術和后現代藝術的結合,使得園林景觀不僅體現了各種文化傳統,而且表現了不同的藝術表達形式,更是將其真正應用到了功能上,體現了實用性和社會性,為當代居住區園林景觀設計開辟了一個新天地。
3.5 注重立體綠化景觀
當今社會城市建筑用地緊張,尤其是在居住區內部,小區內稀缺的停車位與數量龐大的私家車數明顯不匹配,這就導致居住區內一些道路綠化、草坪被占用。如果將平面的綠化景觀向立體綠化空間發展,設計墻壁綠化、屋頂綠化、陽臺綠化,將小區停車泊位的配建與周邊立體綠化景觀改造、營造結合起來,不但不會降低小區綠化容積率,反而會使平、立面空間得到充分利用,是一次提質提檔的極好契機[7]。
4 居住區園林景觀設計展望
雖然當前我國在居住區園林景觀設計上還存在很多實質性問題,但是景觀設計師已經認識到問題存在的原因,也意識到解決問題的必要性,并為此在不斷努力。展望未來居住區園林景觀設計,將會給人們帶來眾多的效益。
在自然景觀上,建筑、鋪裝、山石等硬質景觀與植物營造的軟質景觀相結合。利用植物本身的色彩美、造型美、姿態美、季相美等自然特點,營造植物景觀多樣性,并且通過擬人化手段賦予植物人格美和生命藝術美。同時,通過常綠植物與落葉植物的搭配、變色植物和常綠植物的搭配、木本植物與草本植物和水生植物的配置,使靜態的空間構圖中呈現出四季的動態變化,使居民不僅能學習植物知識,而且能從中切實感受到四季的更替,感受到大自然神奇的力量。
在使用舒適程度上,居住區園林景觀設計不再單獨強調景觀布局的合理性,而是通過創造性和合理性使居住環境達到美觀效果,更加符合人性化設計,符合人們對于美的追求和生活質量提高的要求。同時,良好的居住環境不僅可使居民感到舒適,而且有利于宣傳當地文化。
在空間領域感上,不同于一般公共環境,居住區環境的領域性要求強烈,層次多樣,設計時要特別強調各類功能和空間的劃分。例如,在設計兒童娛樂空間的同時,應考慮老年人安靜休閑的空間;在公共性比較強的空間,還應適當增加私密性空間等。
5 結語
居住區園林景觀設計效果不僅能反映出不同時期不同地區的社會水平、經濟水平、文化特點外,而且能反映出當時人們的生活水平。其設計不同于一般的城市公共性景觀設計,除了設計時要考慮發展因素、人文因素、地理因素,設計完成后大家要熱愛自己所居住的環境,愛護環境設施和自然綠地,創造具有特色的居住區園林景觀,真正做到以人為本、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參考文獻
[1]于立寶,李丹雪,劉洋.哈爾濱新開發居住區園林綠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黑龍江農業科學,2008(3):99-101.
[2]葛觀華.居住區園林綠化景觀的誤區[J].廣東建材,2006(7):150-151.
[3]李文,何曉蕾.某新區居住區景觀設計的問題及解決策略[J].低溫建筑技術,2011(2):123-124.
[4]俞孔堅.回到土地.[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9.
[5]楊雪梅.景觀設計.[M].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5.
[6]李朗然.現代藝術和后現代藝術對景觀設計的影響[J].藝海,2009(10):101-102.
[7]謝贊勇. 城市綠地規劃要適應建設節約型社會的新要求:以上虞市城市綠地規劃為例[J]. 小城鎮建設,2005(9):7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