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丹
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戰略高度,對馬克思主義新聞觀進行了新發展新論述,明確提出: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必須做好黨的新聞輿論工作;要牢牢堅持黨性原則、堅持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堅持正確輿論導向、堅持正面宣傳為主,進一步明確新時代新聞輿論工作的出發點、著力點和落腳點,始終把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作為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必須遵循的基本方針,不斷提高新聞輿論的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作為黨的理論工作創新的重要組成部分,新聞輿論工作在黨的工作全局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越來越具實踐指導意義。
一、國企新聞輿論職能定位和宣傳著力點
對于國有企業來說,要注重新聞輿論工作,假如企業的日常勞動生產實際價值,那么新聞輿論就是一筆無形的資產,其關乎企業自身的形象。國有企業的內部因素會影響新聞輿論工作的開展,因此企業內部機構在對重大事件進行決策與下達指導意見時,要確保企業基層員工的知情權,增強員工對企業的認同感,有利于維護企業的自身形象。每一個企業都可以成為良好的信息傳播組織,這關系到企業的長遠發展。內容營銷是當前媒體主要的營銷方式,企業要想提高宣傳效果,就要借鑒媒體的宣傳經驗,把被動的新聞輿論工作化為主動,積極將企業的正面形象展示給社會公眾。國有企業開展好新聞輿論工作,有利于企業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因此,新聞輿論要放在國企工作的首要位置,并根據國企的自身情況,結合新媒體的信息傳播形式,將上級部門的文件精神迅速地向員工傳達,同時將員工的訴求向上級反映,做到上傳下達有效傳輸。國企在日常經營中,要承擔起社會責任,提升國企的知名度與美譽度,塑造良好的企業形象,為企業的長遠發展奠定基礎。
二、融媒體時代國有企業新聞輿論面臨的問題
1.管理體系不完善。對企業而言,新聞輿論工作是其思想政治建設、文化宣傳、員工管理的重要方式,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新聞輿論工作的開展需要完善的管理體系做基礎保障,一方面指導宣傳工作有序、高效開展,另一方面針對不同情況適當調整工作戰略與方案。在新時代背景下,新聞輿論工作面臨著更加復雜而多變的環境,工作開展難度更大,更需要科學合理的管理體系加以有效指導。然而當前企業新聞輿論工作管理結構較為混亂,管理制度也不夠完善,嚴重影響工作的順利高效開展。
2.信息資源數量較多。目前微博、微信和QQ等平臺的應用比較廣,所呈現出的各種信息資源也體現出海量化的特征,這些給新聞工作者在判斷和使用各類信息資源時造成一定的挑戰。在大眾運用社交軟件之后不再是單方面的接收信息,其也能夠發布信息,或者是傳播信息等。但是,由于社會大眾的媒體素養良莠不齊,無法準確斷定信息的真假,也沒有辦法通過專業的手段對信息處理。以上的問題要求有關工作人員要仔細篩選過濾信息,將假信息提前刪除,通過工作人員本身的能力判斷出信息的真假,同時應用專業化的手段處理并且編寫信息資源,以此提高新聞信息的質量。
3.員工思想意識發生變化。在新時代,互聯網普及以及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為員工提供了更加方便快捷的信息獲取渠道,同時經濟的飛速發展以及西方文化的沖擊,讓員工的價值觀念呈現出明顯的多元化發展趨勢。員工通過互聯網獲取信息,對新聞輿論工作的依賴性逐漸減少,再加上員工思想價值觀念多元化發展,對宣傳工作的認可與接受度有所降低。員工思想意識的變化給企業新聞輿論工作帶來了不小挑戰,宣傳效果也受到了不小的影響。
三、國企新聞輿論創新的方法策略
1.把握新聞傳播規律的方法。提高新聞輿論的引導力,必須遵守新聞傳播規律。習近平總書記在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講話中明確強調,無論是在構建傳播體系上,還是打造一批新型主流媒體的工作中,無論是改革當前的新聞輿論工作,還是在加強意識形態的陣地建設上,必須嚴格遵循新聞傳播規律和新興媒體發展規律。要根據事實來描述事實,既準確報道個別事實,又從宏觀上把握和反映事件或事物的全貌。新聞輿論要直面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直面社會丑惡現象,激濁揚清、針砭時弊。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尊重新聞傳播規律,隨著形勢的變化和發展,要不斷適應分眾化、差異化傳播趨勢,不斷創新新聞輿論工作的理念、內容、體裁、形式、方法、手段、業態、體制、機制,加快構建輿論引導新格局。
2.優化采編過程,整改國有企業當中人員的結構。隨著融媒體的不斷發展,其從本質上突破了傳統、單一的介質傳播方式,于新媒體的技術背景下,任何一家媒體機構都能完成多種介質同時運作的模式,使文字、音頻、視頻、動畫等各種各樣的新聞產品同步生產,從多角度報道新聞事件的整個過程,這也對編輯記者的專業能力與綜合素質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融媒體的發展之下,通過重新調整人員的構成,增強采編人員的專業技能和職業素養,將合理的采編平臺確定為規章制度,在這之中包涵采集、編輯和發布信息等。在我國,國有企業和國民經濟的發展十分密切,作為國家經濟產業的支撐,應多正視新聞輿論管理模式,注重增強其競爭力和綜合實力的意義。
3.登高遠眺,砥礪奮進。追趕超越、高質量發展、二次騰飛,如何攻堅克難?關鍵在于落實。落實,既是把上級決策部署落實于黃陵礦業實踐,也是聚合實文化力量,把“任務書”變成“施工圖”。工作“實”字當頭,落實“干”字為先。分組討論熱烈而充實,鑫橋公司總經理張建軍在筆記本上寫道:依托傳統產業、開拓新興產業、做實做活多元產業,助力黃陵礦業二次騰飛。狠抓落實,是此次會議的應有之義。討論現場,與會人員紛紛道出未來“怎么辦”“怎么干”。煤矸石發電公司總經理張代表示,2020年,我們將以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為依托,加快智慧電廠建設,實現安全、高效、綠色、低碳發電。
4.提高記者的新聞敏感度。能夠準確記錄目標世界的變化并衡量其新聞興趣的大小,這是記者的本能反應,他們將新聞界專業意識轉變到長期新聞的實踐工作中,記者新聞敏感性是衡量新聞工作者能力的關鍵因素。在公司里,只要把事件背后的隱藏新聞主題挖掘出來,就可以寫出好的新聞。提高記者的新聞的敏感度的有效途徑就是通過常年的新聞輿論工作積累經驗,只有見識廣泛了,新聞敏感度自然會越來越強。只要善于發現,善于積累,新聞敏感度自然就會得到提升。為了提高新聞工作者的新聞敏感度,我們必須多思考,多想,成為一名善于分析和堅持思考的記者。國企中,新聞素材較多,要找到好的新聞素材,在于留心觀察,用心體會,通過表面現象了解其中的本質,由表及里深入思考、探索,只要愿意努力,新聞輿論的能力就會增強。
綜上所述,新形勢下,國企的新聞輿論工作面臨嚴峻的挑戰,國企必須根據形勢的需要,積極利用新媒體推動和引導企業新聞輿論工作。同時,國有企業必須通過創造新聞信息平臺,宣傳和引導員工結合理念和實踐,利用新媒體,擴寬企業新聞輿論的引導作用,促進企業的健康發展。
(作者單位:黃陵礦業集團生產服務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