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婷 馬桂芬
摘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話語體系建設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工作路徑之一,實現話語體系建設的更好發展要求本溯源,深入闡述核心價值觀話語體系建設的理論淵源。核心價值觀話語體系研究的理論淵源應厘清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話語、話語體系的概念,探究核心價值觀話語體系的主要特征,在此基礎上從馬克思主義哲學著作、中國古代哲學經典論述和中國共產黨的相關重要研究成果三方面,探究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核心話語體系建設的理論淵源。為核心價值觀話語體系建設提供認識基礎和理論保障。
關鍵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話語體系建設 理論淵源
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話語體系的概念闡釋
(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話語
在原始人類生產勞動的過程中,語言作為交流的工具逐漸產生,隨著人類意識不斷覺醒,語言作為意識的載體是傳遞信息、交流情感的工具。久而久之,話語表達逐漸通過口頭、書面等多種形式表達著人們的價值判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過程需要話語的傳播將中國文化、中國精神和中國價值傳播開來,稱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話語。這一話語方式是中國人民對核心價值觀認識和運用,是廣大人民群眾作為話語主體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具體生活實踐中的傳播載體,飽含著人民對核心價值觀的思想、內容、標準的深刻認識,生動體現著最廣大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話語體系
當前我國社會科學領域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核心價值觀話語體系建設就是其中之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話語體系根植于中國大地,承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髓,是與西方價值觀截然不同的話語體系,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和踐行,教育與傳播,實施與踐行及其過程中運用的語言、文字等多種形式構成的嚴謹科學的體系。具體可從國家、社會和公民個人層面進行劃分,既體現人民性和大眾性,又具政治性和理論性,體現鮮明的中國智慧和中國主張。從微觀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話語體系包含的概念、原理、語境、名詞等內容,既蘊含深刻的理論內涵又不失親和力,最終落實到人民群眾的行為選擇和價值取向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話語體系的影響力也是從人民群眾的認可和擁護,信服和踐行中展現出的價值引領力量和精神傳播力量。
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話語體系的主要特征
(一)科學性與邏輯性統一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話語體系間兼具科學性與邏輯性。作為中國人民價值觀最大公約數,核心價值觀傳播的重要載體話語體系的話語主體、話語內容和話語方法是一整套合乎邏輯的科學體系。核心價值觀話語體系的主體是全體人民,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社會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創造者。人民群眾在核心價值觀話語體系的形成過程中起到決定性作用,在生產勞動實踐中凝結的智慧構成了話語體系的主要內容。核心價值觀話語體系的內容可以高度概括為國家、社會、個人三個層面的十二個詞匯,全面系統的反映了新時代中國人民的價值愿景,體現了話語體系的嚴密性和邏輯性。核心價值觀話語方法主要包括口頭、書面和虛擬傳播方法等。與傳統方式相比,虛擬傳播方法廣泛運用于當前話語體系建設工作中,運用互聯網技術,通過手機、電腦等終端極大拓寬了話語體系傳播的領域,形成了多樣化的傳播形式。
(二)指導性與親和力融合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話語體系體現指導性與親和力的融合。核心價值觀話語體系是中國共產黨重大理論成果的轉化和運用,體現著先進性與指導性,是國家、社會與個人發展的根本指引。核心價值觀話語體系建設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的指導地位,具有鮮明的政治立場,要加強人民群眾意識形態和思維方式的引導,這也是“思想政治宣傳工作與教育引導群眾相結合”工作的題中之義。在構建核心既直觀話語體系工作中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踐行馬克思主義理論大眾化與生活化,體現理論的親和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播工作最終要實現在廣大人民群眾中入腦入心,就要想群眾之所想,解決人民群眾關心關切的問題。加強核心價值觀話語體系建設的親和力,就是要增加人民性話語內容,增強人民群眾參與話語體系建設實踐,增強人民群眾在核心價值觀話語體系建設中的成就感與獲得感。
(三)民族性與開放性兼具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話語體系兼具民族性和開放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中華優秀傳統價值觀的集中表達,反映了中華民族幾千年道德修養和價值理想的精髓,無論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仁政思想、民本思想,還是廉政理想、賢孝主張,都在核心價值觀話語體系中得到體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新時代核心價值觀話語體系建設更要體現中國時代理想和價值主張。核心價值觀話語體系建設在新時代有著更強大的理論和實踐意義,集中體現在傳播中國價值主張與話語文化上,這一過程是中國文化軟實力提升的具體表現,也是中國向全世界彰顯價值觀建設的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習近平總書記在聯合國大會及多次外訪中反復強調人類共同價值應以和平、發展、民主、自由等為核心理念,為解決世界性危機提供價值共識,充分說明核心價值觀話語體系兼具民族性和開放性。
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話語體系的理論淵源
(一)馬克思主義哲學關于價值觀話語體系的闡釋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話語體系是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堅持和發揚,尤其是對馬克思主義哲學關于價值與價值觀相關原理的全新闡釋。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在多部著作中對價值觀的主體、內容、載體等內容的科學論述,在當前我國社會主義價值觀話語體系建設工作中具有重大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馬克思在關于人的異化理論中指出,工人階級的勞動被資本家占有,是導致自由全面喪失的根本原因,爭取自由和解放的革命活動要通過爭取政治領導權和文化領導權,這里的文化領導權包含著工人階級價值觀話語權的爭取。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一文中,馬克思對資產階級價值觀關于“自由”的偽善進行徹底的揭露,論證無產階級只有通過物質和精神領導權的奪取才能真正獲得解放。關于價值觀話語傳播方面,馬克思主義認為應實現話語傳播的大眾化,優化話語傳播方法,爭取無產階級的廣泛認同。當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話語體系建設應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指導地位。
(二)中國古代哲學思想關于價值觀話語體系的觀點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話語體系不是憑空產生的,其產生和發展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淵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蘊含著的哲學思想是核心價值觀話語體系歷史淵源的重要表現。無論是“百家爭鳴”還是“儒釋道并立”,中國古代哲學思想的價值主張和判斷深刻影響著核心價值觀的話語內容和話語方式。例如,中國古代哲學家主張的“忠誠”、“報國”、“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民貴君輕”等思想,成為核心價值觀“愛國”、“民主”、“公正”等表達的思想淵源;中國古代哲學家主張的“道法自然”、“自強不息”、“天下為公”、“天人合一”等思想,成為核心價值觀“自由”、“平等”、“和諧”等表達的思想淵源;中國古代哲學家主張的“守望相助”、“言而有信”、“仁者愛人”等思想,成為核心價值觀“文明”、“誠信”、“友善”等表達的思想淵源。中國古代哲學以思想“教化”民眾與核心價值觀話語體系的精神引領作用也有一定的契合性。
(三)中國共產黨關于核心價值觀話語體系的理論成果
中國共產黨從誕生之日起,就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在意識形態領域,黨領導人民群眾在實踐中艱難探索、反復檢驗,貢獻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話語體系的重大理論成果。
首先,核心價值觀話語體系建設的首要問題就是話語權的歸屬問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然而意識形態領導權的斗爭卻從未停止。黨是社會主義事業成敗的關鍵,必須牢牢掌握核心價值觀話語權,奠定意識形態領域領導權的堅實基礎;其次,核心價值觀話語體系建設應當緊緊依靠人民群眾。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創造者,是核心價值觀話語體系建設的主體,應引導人民群眾積極參與核心價值觀話語體系建設工作,將核心價值觀話語融入日常生活實踐話語中,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第三,核心價值觀話語體系建設內容應增添新的時代內容。核心價值觀建設應當與時俱進,在話語內容和話語方法上不斷更新,適應人民群眾的話語傾向,便于人民群眾接受和傳播。
近年來,無論是通過形式多樣的文化藝術形式,還是適應自媒體時代的多種微傳播、直播方式,展現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杰出人物事跡的各類成果深受人民群眾歡迎,為核心價值觀話語體系建設方式和內容注入了新時代的生機與活力,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工作進一步落細落小落實,贏得了人民群眾的認同和贊許。
課題基金:
2020年度滄州市社會科學發展研究課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話語體系建設研究 課題編號:2020235
參考文獻:
[1]劉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話語體系建設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9.
[2]劉素貞.自媒體語境下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特點與教育路徑[J].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學報2018(4).
[3]宋金玲,張迪.新時代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策略研究[J].北京交通大學學報,2018(2).
[4]周艷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話語體系的困境與消解[J].思想教育研究,2018(6).
[5]郭瑞,李大棚.重構意識形態話語權:習近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心與指向[J].繼續教育研究,2018(9).
[6]韓英麗.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與人民美好生活的融通點[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