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語法是小學英語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熟練掌握語法規則有助于提升學習者的綜合語用能力。譯林新版小學英語五年級教材中添加了語法板塊,但是在低年級英語教學中也會或多或少存在一些語法知識,而低年級學生在英語學習中遇到的很大問題是語法知識問題。因此,在低年級英語教學中如何有效地開展語法教學尤為重要。
【關鍵詞】語法教學;低年段;教學法
【作者簡介】王鐘鈺,江蘇省蘇州市高新區達善小學。
語法是小學英語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熟練掌握語法規則有助于提升學習者的綜合語用能力。《薄冰英語語法》的編者薄冰曾經說過,如果說我們的單詞是珍珠,那么語法就是串起它們的金線。譯林新版小學英語教材自五年級開始增加語法板塊,將本單元中的重點語法進行了總結和歸納,旨在幫助學生理解基本的語法規則和現象,說明高年段的英語教學中語法的重要性。本人從教3年來,一直教授低年級英語,發現低年級英語教學中,語法教學也是存在的。很多低年級學生在遇到語法類題目時,錯誤率就會大大提升。因此,在低年級英語課堂中進行語法教學非常有必要。那如何在低年級英語課堂中開展語法教學呢?下面我就根據自己的教學實踐來談一談我的看法。
一、結合低年段學生的年齡特點
1. 感知特點。小學生認識活動的是以形象思維為主的,是通過摸一摸,看一看,聽一聽來感知周圍世界的,低年段的學生更是如此。并且,他們更加滿足于事物的大概輪廓和整體形象,對于細致的地方不能做精確分析。舉例來說,他們無法理解哪些詞是動詞,哪些詞是名詞,哪些詞是代詞,他們也不能理解為什么like、count、have這些詞是動詞。又如,學生能理解play games是玩游戲,但是卻不能理解play是玩(動詞),game為游戲(名詞)。
2. 注意特點。低年段學生的注意以無意注意為主,他們會被活動的、有趣的、鮮艷的事物吸引,他們的注意力集中時間僅為20分鐘左右,因此,我們要利用他們的這一特點,注意語法教學的時間段集中在課堂開始的5-25分鐘之間,并且要注重語法教學的趣味性、多樣性。
3. 記憶特點。低年段學生的記憶主要靠反復背誦,而不是靠理解,因此小學低年段語法教學要充分利用他們這一特點。當然這不是讓學生死記硬背,而是指教師在教學時要經常重復之前的語法知識點,讓學生循序漸進地理解和記憶這個語法知識點。如一上Unit3中出現了“This is…”,Unit4中出現了“Is this…”;一下Unit2中出現了“That is…” 和“Is tha…”,兩次出現了陳述句和一般疑問句的用法,在教授“That is…”“Is that…”時就需要結合之前出現過的“This is…” 和“Is this…”教師在教授時要與以前的舊知相結合,幫助學生復習舊知,學習、理解并且記憶新知。
二、利用單元主題情境,讓學生初步感知語法內容
譯林版小學英語教材每個單元都有各自的主題,低年段英語教材中并沒有將語法部分單獨設置,但我們要將語法知識進行提煉,與單元主題相結合,使得語法教學與其他教學環節有效結合,讓學生真正體會到在語境中感知并且使用語法。
如譯林版小學英語教材一下Unit1“Lets count”出現了單詞單復數的使用,并且在fun time板塊中涉及story time的內容,還出現了以前所學單詞的單復數形式。因此在fun time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游戲復習story time等,讓學生體會和感受名詞復數的使用,教師依托整個單元的主題“How many…?”創設情境,展開教學環節,讓學生在不斷操練中記憶名詞加復數的使用方法。
三、利用游戲,讓學生運用語法知識
基于低年段學生的心理和認知特點,我們在低年段學生語法教學中可以多利用游戲形式,讓學生寓教于樂,在游戲中體驗語法知識,運用語法知識。如二上Unit6“We like our school”的教學中,出現了時間、地點這類單詞在英文句子中的語序問題。按照句子的中文意思,很多學生在翻譯句子或者連詞成句時會將句子說成“We every day go to school. We at school have fun.”,因此在本課fun time教學過程中,教師設計了植物大戰僵尸的游戲,讓學生在僵尸吃掉單詞前完成句子排序,答對得分,答錯則不得分。學生通過游戲得分,激勵了他們正確完成句子排序的決心,也鍛煉了他們的口語。最后我們再將所有句子放在一起總結,讓學生感知在英文中表示時間和地點的詞或詞組應該在句子的結尾,如果同時有學生時間和地點出現,我們應先寫地點,再寫時間。
四、利用直觀法,讓學生自主歸納語法
低年段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學生更易接受直觀的、形象的教學內容。因此在教授語法知識時,我們要多利用直觀法,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語法教學中,而不是教師一味地加以填鴨式方式告知學生。二上Unit3“It has a short tail”的教學中,出現定冠詞+形容詞+名詞。教師通過游戲,讓學生舉出了一系列例子,如a short tail, a long neck, a small dog, a cute rabbit, a beautiful mum…教師將這些例子一起呈現在ppt中,讓學生仔細觀察,尋找這些詞組中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再嘗試說出這些詞組的組成規則。最后師生一起歸納總結,a+形容詞+名詞,表示一個怎樣的什么。接著,教師繼續組織游戲,四人一小組,教師為每組發放4個單詞和詞組(這些單詞和詞組能夠組成一句話),讓各小組將所組的句子一起讀出來,只要求句子語序正確,看哪個小組組得又快又正確。
五、拓展語法用途,讓學生形成良好的語用習慣
低年段學生學習語法知識并不是單純為了記住語法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學會如何去用,因此語法教學不能單單讓學生記憶背誦語法知識,而是要讓學生在聽、說、讀、寫、譯等綜合能力方面得到提升。學生經歷了感知-理解-操練-歸納這樣的語法教學后,教師應該設計一些語用拓展環節,讓學生的所學得到所用。如二下Unit 8 中所學祈使句的用法,dont…, please. 教師在最后的拓展環節設計了在動物園中的幾個場景,讓學生根據場景設計標語歌曲。學生根據場景,大多唱出“Dont run, please”“Dont jump, please”“Dont feed, please”“ Please dont shout”等文明用語的歌曲。此外,讓學生動手寫一寫也是個非常好的語用方式。如二上Project1中有農場情景,教師讓學生根據圖片,利用幾個句型,寫出一篇有關農場的小短文:I have a farm. Its…and…Look at… Its/Theyre… I love… I have… Its /Theyre. …I love…這些句型主要是操練學生名詞單復數的使用以及定冠詞+形容詞+名詞的使用。學生在經過開始的語法講解、操練后,大多能正確寫出小短文。
六、小結
語法知識相對于其他知識較為枯燥,對于低年段學生來說,雖然還沒有大篇的語法知識需要學習,但是有一些小的語法知識也是需要學習和記憶的,因此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語法學習習慣,培養學生的語法思維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從低年級開始,我們的教學就始終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自主觀察、主動思考,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樂趣和興趣,同時培養學生對于英語語言變化的敏感度,讓學生在自主學習、操練中,分析、理解、記憶語法知識,并達到語用功能,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參考文獻:
[1]周敏.例談小學英語語法教學的有效策略[J].教學月刊小學版, 2019,7,8:35-38.
[2]黨萬霞.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作用[J].課程教育研究, 2019(42):134-136.
[3]左晨,李艷.游戲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實施與應用[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9(9):68.
[4]周紅艷.淺談小學英語語法教學[J].教育時空,107-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