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偉
摘 要:本文主要通過對現階段高中美術教學中學生藝術素養培養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來探討高中美術教學學生藝術素養培養對策,以改變傳統的高中美術教學模式,明確高中美術教學培養學生藝術素養的重要性,不僅要教授學生美術知識,還要重視對學生藝術素養的培育,滿足于素質教育改革的需求,從而促進高中美術教學水平的提升。
關鍵詞:高中美術教學;培養;學生;藝術素養;對策
近年來,隨著我國素質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高中美術教學也開始響應其號召,旨在轉變過去的應試教育模式,滿足于現代教育的需求。在高中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傳授學生扎實的美術知識,為學生講解繪畫技巧,但與此同時還要培養學生的藝術素養,提升學生的美術審美觀,不可只局限于理論知識教學中。藝術素養強調的是學生的藝術創造能力,是美術課程中的核心素養,其會對學生的美術綜合能力起到重要影響,必須予以高度重視,不容忽視。
一、高中美術教學中學生藝術素養培養的影響因素
高中美術教學中學生藝術素養培養的影響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受學生心理特征的影響。想要培養學生的美術藝術素養,則必須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需要學生的積極投入,并且其要具備一定的辨別能力,懂得鑒賞作品,有一定的審美基礎和間接能力。但就目前而言高中學生的課業壓力比較大,所要學習的科目比較多,而美術卻并未受到重視,學生很難投入過多的精力;二是受教師教學能力的影響。教師在美術教學過程中,是否能夠向學生傳遞出藝術氣質,是否能激發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將會對學生藝術素養的培育產生較大的影響[1]。若是教師仍然堅持傳統的應試教育模式,那么枯燥的課堂教學,無法勾起學生的求知欲,而多元化的教學手段,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則能為學生藝術素養培養奠定扎實基礎;三是受教學方式的影響。不同的教學方式,會帶來不一樣的教學效果。在授課的過程中,需要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根據教材內容來選擇適宜的教學手段,不斷地豐富教學方式,比如說啟發式教學、情境創設教學等等,都能起到一定的教學效果[2]。
二、高中美術教學學生藝術素養培養對策
(一)創建寬松的學習氛圍,增強學生的人文素質
在高中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的作用非常大,其需要轉變傳統的教學思想,不再以過去“教師講臺授課,學生臺下聽課”的毫無互動性的填鴨式教學為主,明確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應當遵循以人為本原則,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了解學生之間的差異性,展現學生的自身個性,以培養學生的任務素質,改變枯燥的學習氛圍。在實際授課的時候,教師要應用多元化的教學手段,創設課堂教學氛圍,為學生營造和諧、愉悅的課堂環境,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尊重學生,鼓勵學生去發展自己的個性,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要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搭建溝通橋梁,以便于了解學生內心真實的想法和需求,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強化學生的個性化意識,讓學生在美術學習的過程中有所領悟,不僅學到扎實的美術知識,還要增強學生的感悟能力,開展良好的情誼活動,從而促進學生人文素養的提升[3]。
例如,在講解《文藝復興時期的畫作》的時候,教師可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為學生播放一段有關于文藝復興歷史的影片,讓學生在視頻中去感受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化氛圍,簡單了解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化背景,然后再用PPT的形式去播放文藝復興時期的經典畫作,引導學生去鑒賞,感受作品中蘊藏的人文精神,將作品與當時的時代背景相結合,體會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有比如說,在教授《彩塑》這一課程的時候,教師可以著重的為學生講解敦煌莫高窟中的典型作品,引導學生去賞評敦煌莫高窟彩塑的藝術成就,分析其藝術特色,讓學生通過欣賞彩塑作品,來強化自身的鑒賞能力,從而去感受彩塑的藝術文化內涵。可在課堂中采用啟發式教學方法,先播放有關于敦煌莫高窟的視頻、錄像,介紹經典的代表作品,然后讓學生分組討論,以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自行去探索和研究。
(二)改革教學理念,強化教學評價
為滿足素質教育改革的需求,應當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創新教學觀念,以為高中美術教學提供科學指導,朝著全新的方向發展,適應現代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傳統的高中美術教學,教師更重視理論方面的學習,主要是將知識灌輸于學生,這種教學方式過于陳舊,而且導致課堂氛圍十分枯燥,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無法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更不適應于現代美術教學要求。為此,教師應當遵循素質教育改革的要求,不斷地創新,將重心從知識傳遞轉變為引導學生感悟,開拓學生思維,培養學生藝術素養,讓學生在掌握基礎美術知識的前提下,學會應用這些知識,能將其消化為自己的知識,構建完善的美術知識體系,學會觀察和鑒賞藝術作品,去感悟和體會作品中傳遞的情感和藝術魅力[4]。
例如,在學習《古代人物畫》這一課的時候,教師可以將經典的《清明上河圖》作為重點講解內容,教授學生有關于古代人物畫的繪畫特點、藝術表現形式等,在此基礎上,去引導學生鑒賞《清明上河圖》,通過此圖去感受古代勞動人民的生活習性,向學生傳遞優秀的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予以學生一定的引導,但一定要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幫助學生去自主發現作品中的閃光點,感受其中的藝術素養。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高中美術教學中,重視對學生藝術素養的培養,十分有必要,是素質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為此,應當從各方面著手,轉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創新教學觀念,實施多元化的教學手段,以激發學生的美術學習潛力,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引導學生感受美術作品中的藝術素養。
參考文獻
[1]陳華.藝術素養在高職美術教學中的培養策略分析[J].明日風尚,2018
[2]冀春霞.高中美術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J].青春歲月,2017:259.
[3]胥霞.淺談高中美術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藝術素養[J].美術教育研究,2017
[4]張滔.淺析高職美術基礎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藝術素養[J].山海經(故事),2017(4)
[5]李丹丹.高中美術課堂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的方式與意義解析[J].美術教育研究,2017(02).
[6]郭湘云.情感教育融入高中美術教學的策略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6(20).
[7]戴良芬.探究高中美術教學中融入情感教育的策略[J].藝術教育,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