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建文
摘 要:隨著教育理念的不斷完善發展,小學教育不僅注重智力發展,同時對于學生的身體素質以及身心健康培養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注重學生全面健康發展。為此,應提高小學體育教學效果,不斷創新小學體育教育教學方法,提升小學生的身體素質,為學生今后的學習打下夯實基礎,推進教育改革的發展。
關鍵詞:小學體育教育;教學方法;創新研究
一、小學年級的特點
小學生的天性活潑好動,相比于基礎課程,小學生更傾向于體育課,這樣小學生的性格特點相符,當小學生喜歡體育課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體育課可以自由玩耍,體育課程教學沒有落實其教育目標。近年來,由于升學壓力的影響,導致小學生缺乏足夠的體育鍛煉,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發展,體育考核的比重逐漸提高,但小學生體育教育仍然存在較多問題,。小學最后學生教育啟蒙的重要階段,為此教學教育中對文化教育程度要遠遠高于體育教學,忽視了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教學目標,對于體育考核大多采取的是突擊訓練的方式,這樣反而不利于學生身體素質的提升[1]。近年來,學生的身體各項機能都有所下降,例如耐力、靈敏、柔韌、速度、力量等當面的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小學階段是學生速度訓練的最佳時機,速度的訓練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反應能力,耐力的訓練有效促進學生身體肌肉、心臟機能的發展并改善呼吸系統的功能,柔韌素質的訓練可以有效促進學生肌肉的伸展,最后是靈敏度的訓練可以鍛煉學生的心理素質,提高學生的靈活性。小學階段的學生心理由于剛剛接觸校園生活,同時當下的小學生由于大多是獨生子女,從小養尊處優,嚴重缺乏體育運動,為此小學生大多膽小孤僻,不愿與其他同學進行合作,缺少集體主義觀念,不斷創新小學體育教學方法有效促進小學生的身心健康,并幫助小學生培養體育意識,讓學生在體育訓練中提高了身體素質的同時還能發現自身優勢,享受到運動的喜悅,還可以通過體育教學加強學生艱苦奮斗精神,幫助學生建立永不言敗的優良品格,為學生今后長遠發展奠定夯實基礎[2]。
二、小學體育教學方法創新措施
1、強化學生主體地位的創新教學方式
傳統的體育教學中,體育課堂沒有紀律可言,通常教師會布置一些任務,例如繞圈跑2圈作為熱身,然后學習一些體育技能,最后解散學生可以自由活動,有的學生在課堂上打鬧,有的則是消極應對體育技能的學習,總之教學效果不佳,傳統體育教育嚴重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導致了小學生對體育課程的參與度不高,教學環節沒有創意,使學生對體育運動失去興趣。單一的教學模式,一點點磨滅了小學生對體育學習的興趣,并導致越來越多學生對體育課程產生了抵觸情緒,教學在教學環節設計過程中,沒有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導致教學實踐環節中學生參與程度不高或是教學效果不良好,為此體育教學中必須突出學生主體地位進行教學模式創新。首先以小學生身體、心理特征為基礎進行教學設計,轉變重復機械的運用訓練以互動游戲的方式代替,提供機會提高學生的參與度,設計一些有競爭性的互動游戲,激發學生的運動潛能,以此提高體育教學效果[3]。
2、情境教學,創新體育教學方式
體育教師可以通過情境教學,讓學生在教師設計的教學情境中感受到體育訓練的樂趣,情境教學更能提高體育教學的趣味性,轉變學生對體育訓練的消極態度。體育的學習不僅能全面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更應通過體育訓練增強學生的榮譽感以及團隊意識,以小組為單位的合作訓練方式在很大程度上讓學生能容易參與到體育訓練中[4]。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將學生不同的小組,設計一下小游戲,讓學生扮演裁判、運動員等不同的身份,增加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幫助學生找到體育學習的歸屬感?;蛘咴O置體育訓練項目,布置不同的訓練任務,讓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自由選擇,這樣自主選擇的方式,將同樣喜好的學生具在一起,學生在組內通過激烈討論如何提高訓練效果,這也是對小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訓練,有效提高訓練的實效性,同時通過這樣小組訓練的方式便于教師管理學生,大大降低了事故發生概率。
3、注重學生個體差異化創新教學模式
體育教學應學習其他科目的教學模式,注重學生之間的差異化,學生之間的發育程度不同具有不同的身體素質以及對待體育訓練不同的態度,為此教師應從科學角度出發重新評估體育教育方法,不斷創新教學目標、教學內容以便是現代體育教育更加科學合理。換言之,針對不同的學生應通過不同的教育內容實現不同的教育目標,允許學生之間差異化的存在,針對不同的通過信息化手段對學生的身體素質進行評估,在基本運動技能教學基礎上,根據學生不同的身體素質以及興趣愛好進行教學。例如,耐力較差的學生應加強此類學生的基本訓練,身體協調能力較差的學生可以通過踢毽子、跳繩、獨木橋的訓練來提高學生的協調性。在此過程中不僅實現了學生能力的訓練,更鍛煉了學生不服輸的意識,不斷完善自我。
4、基于比賽形式提高體育教學效率
小學生喜歡被關注,更喜歡競爭,體育教育應充分結合小學生的這個心理特征將小學生的競爭意識應用到體育訓練中,讓學生自主參與到體育鍛煉中促進學生之間的良性競爭。體育教育通過比賽模式創新教學方式,有利于學生在良性競爭中健康積極成長,將體育訓練設計成比賽模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注重訓練的階段性考核,設置一些獎勵標準,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同時還應注意比賽教學模式中避免學生產生挫敗感,及時鼓勵表現稍差的同學,讓學生明白只要通過努力就能實現目標,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結論
學生具有良好的身體素質是學生全面發展的基礎,為此應創新小學體育教育方法,不斷提高小學生的身體健康,同時還應注重學生心理健康的培養,為此本文通過分析小學生的身心特點,提出了具有的創新措施,以便促進當代小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胡飛.創新小學體育教育教學方法的途徑探析[J].贏未來,2018,000(020):P.521-521.
[2]時燕珍.創新小學體育教學方法提高體育課堂教學效率[J].讀與寫,2019,16(7):P.273-274.
[3]董方旭.淺談如何創新小學體育教學方法[J].軟件(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8,000(007):139.
[4]管青虎.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途徑探究[C]// 2017年課堂教學改革專題研討會論文集.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