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景山
近幾年來,課程改革真的是“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從洋思到杜郎口,從“三疑三探”到“翻轉課堂”,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在全國提倡課改的氛圍下,多少學校邯鄲學步,卻不知從本校實際情況出發,創設符合自己校情、學情的教學方法,甚至于有的學校連自身所具有的很好的教學方法也棄之不用,盲目跟風。
新科技革命以來,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其影響也日趨深入。人們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和學習方式等都發生了極大的變化。在這一時代背景下,教育正在發生著深刻的變革,其中,教學形態的變革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近幾年,國家加大了農村學校信息化建設的力度,龍崗學校也已經基本完成了信息化建設。作為信息技術時代教學形態變革的典型,“翻轉課堂”致力于整合教育資源、轉變教學方式、提高教學效率,被眾多教育研究者和實踐者所接受與倡導。
2016年初,為了進一步規范辦學行為,切實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向課堂教學效益要質量,結合龍崗學校的實際情況:龍崗學校雖然是農村學校,但學生每人都能用電腦或手機上網,這樣就解決了學生觀看微課視頻的問題;部分學生不能在開學時間及時到校,但是可以在家中收看教師上傳到網上的教學視頻,這樣就不會耽誤學習。在總結“三疑三探”教學模式的優勢及其他學校在開展“翻轉課堂”的成效研究基礎上,龍崗學校確定以“疑探中翻轉、翻轉中疑探”為理念,開展試驗“翻轉課堂”教學模式。
在對已經開展“翻轉課堂”學校的參考下,我們決定采用“四步五環”教學模式。“四步”即課前四步驟,具體是第一步設計“自主學習任務單”。教師根據自己的教學設想、教學目標,在認真分析教材、學情后,設計本節課的自主學習任務單;第二步錄制教學視頻。在教師的精心準備下,結合“自主學習任務單”的目標、學習任務,廣泛收集資料,完成微課視頻的錄制;第三步學生自主學習。學生通過反復觀看微課視頻,根據“自主學習任務單”中教師提供的學習方法建議,自主完成學習任務;第四步制定輔導計劃。教師根據學生的“自主學習任務單”中的信息反饋,制定個別輔導計劃。“五環”即課中五環節,具體是“合作探究”,學生自由合作交流“自主學習任務單”中的學習任務和困惑建議;“釋疑拓展”,學生將在“合作探究”未能解決的學習任務及討論中新產生的疑問提出,教師引導解決;“練習鞏固”,學生在沒有新的疑問的情況下,自主當堂完成教師提前編寫的習題;“展示糾錯”,學生展示自主完成的練習,全班交流、評價并及時糾錯;“反思總結”,學生對自己本節課知識點的掌握、自身的表現不足之處進行反思,優秀之處進行總結。
“翻轉課堂”作為一種信息化時代的新型教學形態,以信息技術為載體,給傳統課堂帶來了巨大的沖擊,也給教育的發展帶來了新的契機與活力。《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指出,教育信息化發展要以教育理念創新為先導,以優質教育資源和信息化學習環境建設為基礎,以學習方式和教育模式創新為核心。疑探與翻轉的結合既是教育模式的突破與創新,也是學習方式的突破與創新。強力推進素質教育、深化課堂改革,這是歷史賦予基礎教育的神圣使命,新課改則是推動素質教育的必然選擇。在這種背景下,我們提出“疑探中翻轉、翻轉中疑探”的教學理念,并對其進行嘗試,讓學生從質疑與自學中提高能力、培養素質。
雖然我們的“四步五環”教學模式已經基本定型,但在這幾年的推進過程中也遇到了種種尷尬。譬如“疑探與翻轉”教學改革仍停留于初級階段,質量不高,效果不突出,形式主義依然嚴重;教師被“逼”轉變觀念,參加教研的主動性、積極性還不夠;中青年教師還缺少一股積極主動爭著上公開課的熱情,有些教師“怕”上公開課等等。
“路漫漫其修遠兮”,龍崗學校將加強對“疑探與翻轉”教學理念的學習,不斷完善“四步五環”教學模式,將其創設成更加符合農村學校校情、學情的教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