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波

水利工程是對自然環境中的水資源開展調配、控制,以達到興利除害、服務人們生產生活目的所建造的工程。水工建筑物是水利工程不可或缺的組成成分,包括進水、輸水、擋水建筑物以及維護、管理用建筑物等。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在精神層面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水利工程建筑的視覺效果得到越來越多社會大眾的關注,近年來已有越來越多的水利工程建筑與旅游景點建立起了緊密的聯系。高水平的水利工程建筑景觀藝術設計,應當進行全面統籌規劃,確保工程建設與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進而滿足社會發展對水利工程的需求。因此,開展好水利工程建筑景觀藝術設計工作,是當前水利工程建筑設計人員需要解決的一項重要課題。《水工建筑物設計與水利工程管理》一書根據水工建筑物設計和水利工程管理的各項政策和規定,并接合實際管理經驗進行編寫,可為水利工程建筑景觀藝術設計提供參考。
該書共十五章,在第一章中,首先闡述了水利工程及其建設,其次介紹了水利水電樞紐及水工建筑物,最后梳理了水利水電樞紐工程等級劃分及設計洪水標準。在第二章中,首先介紹了重力壩的相關基礎理論,其次探討了非溢流重力壩剖面設計,并介紹了重力壩的荷載及其組合、重力壩的穩定分析、重力壩的應力分析等內容。在第三章中,首先介紹了土石壩的特點、設計要求及類型,其次闡述了土石壩的剖面和構造,接著探討了土石壩的筑壩材料選擇與填筑要求、土石壩的滲流分析、土石壩的穩定分析等內容。在第四章中,介紹了河岸溢洪道的基礎內容,并依次探討了正槽溢洪道、側槽溢洪道、非常溢洪道等內容。在第五章中,首先介紹了水閘的類型與工作特點,其次闡述了閘址選擇和閘孔設計、閘室的布置和構造、水閘的消能防沖設計等內容。后面十章依次論述了水工隧洞設計、渠道與渠系建筑物、水利工程管理基礎、水工建筑物的檢查觀測、水庫的運用與管理等內容。書中引入大量的典型實例分析,以此突出了該書的實用性、指導性。該書適用對象主要為水工建筑物設計和水利工程管理與研究人員。
正如《水工建筑物設計與水利工程管理》一書所提到,水利工程建筑指的是應用于保護和貯存水資源的水利設施、設備以及配套設施的建筑物,具體包括配電房、泵站泵房、管理及生活用房等。有別于其他建筑景觀,水利工程建筑表現出一定的功能性特點,一方面,其可實現發電、蓄水、航運、防洪、灌溉等一系列重要功能;另一方面,水利工程建筑設置在人們的生活環境中,與人們的生產生活有著十分緊密的聯系。換言之,水利工程建筑物的結構造型、現代技術應用等因素在其運行中可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為人們生產生活創造諸多便利的同時,切實滿足社會大眾的多元需求。除此之外,水利工程建筑美觀大方、雄偉整潔,通過將其打造成旅游景點,可滿足人們的游覽觀光需要,實現良好的觀賞價值。水利工程建筑景觀設計作為一門藝術,應當遵循以下幾項原則:一是統一性原則,水利工程建筑在造型、材料、色彩等方面,應當做到整體設計的全面統一;二是協調性原則,水利工程建筑造型設計應當既富于變化,又趨于統一,結構設置呈現等量不變形的協調對稱;三是對比調和原則,水利工程建筑作為由材料、色彩、空間等因素組合而成的統一體,應當做到對比鮮明、融合協調。
相關主管部門應當提高對水利工程建筑景觀藝術設計的重視力度,結合水利工程實際情況,建立明確的規劃、建設標準,加強管理,以促進水利工程建筑景觀藝術設計工作的順利開展。首先,在水環境設計構思上,應當注重發揮其視覺效果,對水環境開展科學合理的規劃,打造城鄉一體化綠化系統,以此提升水利工程的整體建設水平。同時,還應當建立完善的生態設計方案,在推進規劃設計工作的同時,注重推進生態建設,為水生物營造良好的生存環境。其次,在藝術應用思路上,應當充分結合現階段的實際工作要求及未來的發展趨勢,提升規劃設計工作的科學合理性,建立與現代化發展需求相符的景觀設計方案,營造和諧的發展環境。再次,在建筑材料選擇上,在確保其美觀性的同時,還應當保證材料的實用性,同時注重選擇白色、藍色的材料,以此實現與水利工程環境的協調。最后,在平面設計上,應當結合水利工程建筑與其他相關配套設施的要求,建立完善的設計方案,對不同區域開展統籌規劃,在明確不同區域功能的前提下,保證便利性及可靠性。同時,還應當建立起各建筑物之間的有效聯系,為人們營造舒適的休息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