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福建省安委會公布了《福建省貫徹落實〈福建省泉州市欣佳酒店“3·7”坍塌事故調查報告〉整改方案》(以下簡稱《整改方案》)。《整改方案》將追責問責、事故防范和整改、事故警示教育列為整改目標,要求進一步落實追責問責工作。
六個事故單位和技術服務機構受處罰
此次事件當中,六個事故單位和技術服務機構受處罰。其中部分處罰結果如下。
泉州市新星機電工貿有限公司:對其事故責任罰款,由泉州市應急管理局依法組織實施;依法吊銷其工商營業執照,由泉州市市場監管局負責組織實施;撤銷消防設計備案、消防竣工驗收備案,由泉州市住建局負責組織實施。
欣佳酒店:吊銷工商營業執照,由泉州市市場監管局負責組織實施;吊銷《特種行業許可證》,由泉州市公安局負責組織實施;吊銷《公眾聚集場所投入使用、營業前消防安全檢查合格證》,由泉州市消防救援支隊負責組織實施;吊銷《衛生許可證》,由泉州市衛健委負責組織實施。撤銷消防設計備案、消防竣工驗收備案,由泉州市住建局負責組織實施。
福建省建筑工程質量檢測中心有限公司:對福建省建筑工程質量檢測中心有限公司予以罰款,吊銷該公司建設工程質量檢測機構綜合類資質證書。吊銷鄭泉洪的福建建設工程檢測試驗人員崗位證書;吊銷林德宏的二級建造師資格證書和福建建設工程檢測試驗人員崗位證書;吊銷江道鐠的二級建造師資格證書和福建建設工程檢測試驗人員崗位證書;吊銷陳穎的二級建造師資格證書和混凝土結構、砌體結構、鋼結構、工程振動檢測的審批上崗證;將該公司列入建筑市場主體“黑名單”。由福建省住建廳負責組織實施。
建立健全全過程 有效監管十大工作機制
整改方案提出,建立健全安全生產全過程有效監管的十大工作機制,使各級各部門日常安全生產監管內容具體、清晰,工作機制運行順暢、有序、高效,安全監管效能得到提升。十大工作機制包括:部門間信息共享和協同配合工作機制,應急預案管理工作機制,安全監管分級分類和承諾制度,安全隱患“一抓到底、見底清零”工作機制,企業安全風險防控機制,企業安全隱患排查治理機制,安全生產信用監管監察機制,安全生產政府購買服務機制,安全生產標準化推進工作機制,安全生產快速救援救治工作機制。
各地黨委政府要深刻汲取事故慘痛教訓,強化底線思維、紅線意識,自覺擺正安全生產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位置,確保全省一大批非法建筑得到有效整治,安全生產工作擺上各級各部門日常各項工作的重要位置。
進一步厘清權責清單 界定部門間職責邊界
整改方案要求,進一步厘清權責清單,界定相關部門間職責邊界,規范行政審批行為,強化事中事后監管,堵塞行政審批事項漏洞,依法依規開展執法檢查。省住建廳要進一步厘清與自然資源、消防救援等部門的職責邊界;修改完善建設工程申請人申辦消防設計審查、消防驗收備案和抽查的有關規定,防范遏制申請人串通內部人員或偽造材料騙取建設工程消防審批;省自然資源廳要啟動建立“兩違”黑名單數據庫工作,為各類審批服務事項提供負面清單等;省消防救援總隊要制定出臺相關規定和辦法,規范消防技術服務行為,嚴格限制消防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等。
通過推動各部門整改措施落實,實現各相關部門權責清單公開透明,住建、自然資源、公安、消防救援等部門間的職責邊界界定清晰,行政審批事項無明顯漏洞,領導干部違規插手干預規劃許可、工程建設等行政審批事項“零容忍”,執法檢查有序、有效、無死角。
100%整治鯉城區違規審批的9批208宗非法建筑
整改方案明確,加強各級領導干部法治教育培訓,強化法治思維,堅持依法行政,增強其“法無授權不可為、法定職責必須為”意識。落實重大行政決策合法性審查機制,對重大事項的決策權限、內容和程序等進行合法性審查,未經合法性審查或經審查不合法的,不得提交討論。
整改方案提出,由泉州市政府牽頭,全面分類整治鯉城區違規審批的9批208宗非法建筑,整治率要達到100%。研究制定違規審批的9批208宗非法建筑分類整治工作方案,逐宗明確責任部門、責任人員和完成時限,以及上級掛鉤或監督部門;督促所有“特殊情況建房”的房屋業主,委托具備資質的安全鑒定機構對房屋進行結構安全鑒定,并根據鑒定結果分類處置;組織開展“特殊情況建房”的全面復核,梳理排查隱患問題,做到底數清、情況明;對存在結構安全、改變功能用途、群租群住、加層擴建等問題的“特殊情況建房”,采取“立拆立清”“邊查邊整”的方式立即處置;立即停止以任何非法形式審批的違法違規建設。
健全部門間信息 共享和協同配合工作機制
整改方案指出,針對暴露出的不法人員使用虛假材料層層通過審批的問題,各級政府要進一步加強部門間信息共享和溝通,建立政府審批監管數據共享機制;要扎實推進“放管服”審批制度改革,對涉及公共安全的審批事項、審批環節、申報材料進行取消、下放或者優化時,做好部門相互銜接、層級上下銜接、審批事項和環節前后銜接,嚴防出現監管盲區。
整改方案要求,起草《福建省部門間審批監管數據共享和協同配合工作機制》,推動各部門間日常審批、證照和監管等數據“互連互通”成為常態;建立健全建設工程規劃許可信息、違法建設處置決定及其執行情況信息共享或抄告工作機制和房屋安全信息共享、核查機制,推進共享規劃許可信息,實現部門間日常建設工程規劃許可信息、違法建設處置決定及其執行情況“互連互通”。
研究制定臨時安置公眾聚集場所地方安全標準
針對涉疫場所和各類集中安置場所的安全保障,整改方案要求有關地區對轄區所有定點醫院、隔離觀察場所以及各類災害事故集中安置場所加強日常安全檢查,嚴格落實建筑安全和消防安全責任制,及時消除安全風險隱患。明確公共衛生事件集中隔離場所、災害事故集中安置場所、應急避險場所等房屋、臨時建筑、活動板房等安全標準,達不到安全條件的,堅決不允許作為集中安置和應急避險場所使用。
整改方案提出,研究制定突發事件臨時安置公眾聚集場所地方安全標準,推動相關立法工作,進一步健全長效管理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