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斯利·P·諾頓

摩根大通全球研究主席張愉珍(JoyceChang)。圖/《巴倫周刊》
上世紀90年代,張愉珍(Joyce Chang)在所羅門兄弟作為一名年輕的新興市場分析師,開始了她的職業生涯。后來跳槽到摩根大通,在那里她一路升遷,成為了全球研究主席。她現在是華爾街最知名的分析師之一。在過去的幾年里,她的團隊一直在識別影響全球市場的范式轉變,并在噪音中做出全局決策。我們向張愉珍咨詢了當前在疫情暴發期間市場的狀況,以及她的預測,為投資者做參考。
《巴倫周刊》:你對2020年剩余時間的金融市場有什么預測?
張愉珍:這是一個不用和中央銀行作對的時刻。央行一直是金融市場的重要推動力。自3月份美國新冠病毒疫情暴發以來,美國政府已經采取了11萬億美元的財政擴張措施,十國集團(G10)央行的資產負債表擴大了6萬億美元。這是當前金融市場沒垮的真正原因。財政擴張還沒有結束。我們認為,國會休會之前,還會有另一個財政計劃獲得通過。
我們不知道今年秋天是否會出現第二波新冠病毒。我們必須做最壞的打算。美聯儲已經啟動了幾項措施。你會看到更多資金流入股市,還會看到關于從傳統的60/40(股票/固定收益)公式轉向80/20公式的長期辯論。在摩根大通(J·P·Morgan)的發達市場全球政府債券指數(Developed Market Global Government Bond Index)中,負收益債券增加了30%。現在,大約70%的債券,或者說32萬億美元的債券,其收益率還不到0.5%。這場景任何人都很難想象。如果你持有此基準組合,那么目前的收益率是1.3%。這是一個新的歷史低點。44年的平均水平是6.4%。
《巴倫周刊》:你也預測股票的未來收益不會非常出色。
張愉珍:不會,但你會得到一些回報。傳統的60/40策略,在過去的40年到50年里平均每年收益為10%,現在下降到3.5%。即使你向股票傾斜,你也不會再得到10%的收益了。你可能會得到低于5%的回報,但投資者真的需要考慮自己的整體資產配置參數。那么在一個零收益率的世界里,80/20是更好的配置嗎?這一配置融合了“安全”的債券和股票類的資產類別,如高收益債券和貸款、抵押貸款債券、商業房屋貸款證券、可轉換債券以及股票和房地產投資信托基金,可提供類似股票的回報。對于新興市場債券來說,這也是有道理的,我認為新興市場債券的收益率也會進一步下跌。中國今年將被納入摩根大通的全球債券指數,我們的長期觀點是,中國將走向零收益。
《巴倫周刊》:過去幾年,中國大都設法擺脫了自身的困境。
張愉珍:自疫情暴發以來,中國的債務負擔增加了12%。全年的債務水平將上升25%。我們預計中國2020年的經濟增長率處于歷史最低的2%。中國的經濟增長目標是6%,而從中期來看,中國的經濟增長將更接近4.5%。隨著人口老齡化,中國確實面臨著一個真正的問題。許多發達國家的勞動力已經達到了頂峰。因此,一個真實存在的問題是,長期投資者應該做什么,戰術投資者應該做什么,才能獲得可觀的回報。
《巴倫周刊》:你認為新冠病毒將加速四大范式轉變,對市場有重大影響。
張愉珍:我們過去預計未來五年內會發生的事情,卻在三個月內就發生了。今年1月,我們發布報告稱,美國國債收益率將在兩到四年內降至零。但這一狀況在3月就發生了。這場危機的影響已經超過了全球金融危機。當人們回顧金融市場的歷史時,不會談論“9·11”或2008年的危機,而是這一次新冠危機。
2008年的危機確實改變了金融市場的結構。首先,低利率導致了創紀錄的債券發行,全球債券市場的可交易總額從危機前的36萬億美元增加到當前的60萬億美元。ETF也從7000億美元飆升至6.1萬億美元。與此同時,市場流動性急劇下降。由于監管的原因,銀行不再持有一些投資品類。然后是被動投資。我們的策略師認為,自2008年以來,被動股權投資占交易量的比例已經翻了一番,達到60%,而單一股票的交易量可能只占市場的10%至15%。
以美國國債市場為例——它是世界上流動性最強的債券市場,規模為19.2萬億美元。3月13日,美國國債市場深度惡化,只有1200萬美元可以交易,這就是美聯儲不得不介入的原因。市場流動性下降了90%。不能讓這種事發生在你的避風港資產上。第一個范式轉變是市場結構變化導致的流動性下降。機器、算法和電子交易都無法滿足投資者和企業的流動性需求。波動性被推至歷史高位,央行被迫成為第一道防線。
《巴倫周刊》:第二大范式轉變是各國央行紛紛實行非常規貨幣政策。這些政策是否有限制?
張愉珍:央行不會很快倒車。至少,這場辯論為一場更廣泛的政治辯論打開了大門,其焦點是,央行的關鍵使命是否已轉向確保寬松的金融環境和促進金融穩定,而非傳統的貨幣政策。通脹并不被看作是眼前的威脅。這是我們在現代央行史上見過的最激進的市場支持操作。央行的資產負債表在短短三個月內增長了GDP的20個百分點,是全球金融危機時期規模的三倍。這是結構性的,意味著你沒有一個真正的、可以表達清楚的退出策略。央行的指令既是確保金融穩定,也是履行關注貨幣政策這一傳統職責,兩方面同樣重要。債務和財政負擔的規模是前所未有的。美聯儲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介入,購買了占GDP8%和未償付公共債務的11%的債券。我們預計今年美國將發行4.7萬億美元的國債。在全球范圍內,我們看到的財政赤字占到GDP的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