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法人》特約撰稿 彭哲輝
這次的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在我國發生的傳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在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在向戰斗在一線的抗疫人士致敬的同時,也讓全體國民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法治教育和洗禮。以法治新聞的角度看,理性法治思維治理,規范自身言行,守好法治底線,也是另一場“法治大考”。
疫情期間,謠言也像病毒一樣肆意蔓延,且往往比真相傳播得更快。
1 月21 日至1 月23 日期間,杜某(男,29 歲)在山西太原朝陽街某小區家中,通過其微信群“歡樂一家人”發表有關“病毒由某某院放出”“某地區大爆炸”等不實言論,造成不良社會影響。太原市公安局迎澤分局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的相關規定,依法對構成尋釁滋事違法行為的杜某,處以行政拘留5 日的處罰。
網上還曾流傳“山西太原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關于實施交通管制的通告”,稱太原市將于1 月26 日14 時開始實施交通管制。后經太原警方核查,該謠言是田某(男,31 歲)于1 月26 日13 時許在網上傳播擴散的,造成了惡劣的社會影響,田某也因涉嫌尋釁滋事犯罪被依法刑事拘留。
“流言止于智者。”為了凈化輿論環境,我們需要給謠言戴上“口罩”:不造謠、不傳謠、不信謠。每個人都應該增強法律意識、道德意識,不編造空穴來風的虛假新聞、無中生有的虛假信息,將謠言扼殺在搖籃里。
自覺服從防疫管控是每個公民的責任和義務,但是在疫情防控期間,總有一些不守法或法治意識淡薄的人,不配合不理解,給疫情防控造成隱患。
2 月6 日14 時許,山西省萬榮縣高村鄉政府在高村主街道設立防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卡口,檢查登記、勸返來往人員及車輛時,違法嫌疑人史某龍與卡口值班人員發生爭吵,不聽他人勸解,無理取鬧,強行開車闖卡。該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六條第(四)項之規定,構成尋釁滋事行為。萬榮縣公安局對史某龍處以行政拘留10 日的處罰。
類似這種拒絕體溫檢測、強行闖卡、不服從特殊時期管理的案例,不在少數。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疫情防控期間,各級政法部門依法打擊涉疫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破壞疫情防控秩序、妨害疫情防治秩序、涉疫擾亂市場秩序的各種違法犯罪,其中對于拒不配合疫情防控卡口工作人員依法實施車輛檢查、體溫檢測、人員身份核查等防疫措施,強行沖闖公安機關設置的警戒帶、警戒區、檢查站(點)的;謾罵、侮辱、威脅、傷害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衛生醫療機構工作人員和參與疫情防控工作的保安、志愿者、社區人員及其他群防群治人員等行為,要堅決予以嚴厲打擊。
2 月24 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表決通過的《關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明確規定凡野生動物保護法和其他有關法律禁止獵捕、交易、運輸、食用野生動物的,必須嚴格禁止;還規定了嚴厲懲治非法食用、交易野生動物的行為;對違反野生動物保護法和其他有關法律規定,獵捕、交易、運輸、食用野生動物的,在現行法律規定基礎上加重處罰。
值得關注的是,各省份人大常委會也及時發布決定。比如,天津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2 月14 日作出《關于禁止食用野生動物的決定》;3 月5 日,湖北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通過《關于嚴厲打擊非法野生動物交易、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動物、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即日起施行;廣東省檢察院聯合省公安廳、省農業農村廳、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海關總署廣東分署、省林業局制定下發了《關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依法嚴厲懲治涉野生動物違法犯罪活動的通知》,依法嚴厲懲治涉野生動物違法犯罪活動。
江蘇常州市3 人隱瞞武漢居住史,致8 人感染44 人隔離!山西一夫妻故意隱瞞武漢接觸史,致17 名醫護人員102 戶居民被緊急隔離!河南一女子隱瞞武漢居留史,致14 人重點隔離,小區全面封閉……
疫情防控期間,隱瞞武漢旅行史,涉嫌故意傳播病毒案件屢見報端,全國已有多個案例被立案偵查。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等規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的一切單位和個人,必須接受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醫療機構有關傳染病的調查、檢驗、采集樣本、隔離治療等預防、控制措施,如實提供有關情況;在目前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情況下,如果出現不配合的情況,將會受到行政管理處罰,包括警告、罰款,如果情節嚴重就有拘留等處罰;如果引起甲類傳染病傳播或傳播嚴重危險的,將可能被追究刑事責任。
2 月4 日,深圳市公安局福田分局對多次隱瞞疫情發生地行程和發熱病情的范某芳,以涉嫌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予以立案偵查。
2月5日,山東濰坊市公安機關發布通報稱,濰坊市公安局奎文分局依法對故意隱瞞旅行史和接觸史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張某立案偵查。
2 月10 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聯合印發《關于依法懲治妨害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違法犯罪的意見》,針對社會關切,提出了依法嚴懲疫情防控違法犯罪的十大執法司法政策,且明確指出,故意傳播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病原體,依照刑法的規定,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處罰。

資料圖片
疫情防控期間,一些基層“過度執法”行為,一度引起廣大群眾和司法界關注:湖北孝感一戶人家在自家打麻將,麻將桌被志愿者和防疫人員打砸;湖北安陸一家四口在家中打撲克,被公開訓誡;湖北洪湖一家藥店因把進價0.6元(人民幣)的口罩賣到1 元,被罰4 萬元……
疫情防控也是“法治大考”,它考量著最廣大基層執法者的素養和初心,也考驗著重大公共事件的執法監督能力和水平。過度執法、粗暴執法挫傷了公眾對司法和公權的信賴,也對疫情防控產生一種負面影響。
2 月18 日,公安部再次對公安民警依法開展疫情防控工作提出明確要求,“堅持依法履行職責,堅持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嚴禁過度執法、粗暴執法。”公安部重申“堅持”與“嚴禁”,既是苦口婆心,更是警鐘長鳴,要求對群眾和企業反映強烈的不作為、亂作為、簡單粗暴以及過度執法等問題,建立完善舉報投訴處理機制,及時轉送有關執法機關進行處理;司法部同時印發《關于推動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法治保障的意見》,從10 個方面要求大力推動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保障疫情防控工作順利開展。該意見要求,要堅持公正文明執法,指導監督行政執法機關嚴格按照法定的處罰種類、幅度進行裁量,防止同事不同罰、處罰畸重畸輕、顯失公平公正、過度執法等情形。要監督各級行政執法機關踐行執法為民理念,注重語言規范、行為規范,杜絕粗暴執法、生硬執法,避免激化矛盾,引發對立沖突,確保行政執法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統一。
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召開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上強調,“依法科學有序防控至關重要,要在法治軌道上統籌推進各項防控工作,保障疫情防控工作順利開展。”
2 月上旬,安徽、吉林、河北、江西等省份針對“依法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發布了若干決定,這些決定都為全社會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據,為堅決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