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彈性合金(SEA)是一類具有超強彈性的材料,其能夠變形并恢復到原來的形狀,日本東北大學的研究團隊提出了一種超彈性合金的新配方,可以大大拓寬其潛在的應用范圍。這種新材料由鐵、鋁、鎳和鉻制成,通過仔細控制鉻含量的濃度,能夠生產出一種基本上不受環境溫度影響的超彈性合金,在-263~200℃的環境中仍能保持其性能。憑借這種在各種條件下都能變形并恢復原狀的能力,該團隊希望該新型超彈性金屬能在更多的抗震建筑中找到用途,甚至可能在外太空得以應用。(cnBeta.com)
美國科羅拉多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叫做PBTL的塑料,其由一種被稱為雙環硫代內酯的化學物質組成,該塑料在回收時能夠保持其原有的質量。PBTL具有優異的強度、韌性和穩定性,這意味著它可被用于制造塑料包裝、運動器材、汽車零部件、建筑材料和其他產品。在含有化學催化劑的情況下,將PBTL在100℃下加熱24h,可以很容易地將其回收,把PBTL塑料干凈地分解成原來的結構塊后,可以重新組裝成新的高質量的PBTL。該塑料投入使用后,可以減少最終進入垃圾填埋場的塑料垃圾數量。(《中國科學報》)
英國紐卡斯爾大學發明了一種令人驚訝的新型儲能系統——混色間隙合金(MGA)磚塊,其尺寸僅為30cm×20cm×16cm,由高導熱性材料制成,因此可以很容易地加熱以儲存能量,并在需要時冷卻以再次釋放能量。磚塊由固體基質和嵌入基質中可熔化的顆粒組成,其能夠在輸出高峰期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多余能量加熱,并將其儲存起來,以備需求高峰時使用;或者可以堆放在其他發電廠內,以幫助將廢熱回收到系統中。它們所釋放的熱能可以用來將水過熱成蒸汽來運行渦輪機,而無需燃燒煤炭,這意味著MGA塊可以改造到退役或即將退役的燃煤電廠中,以平滑過渡到可再生能源。(cnBeta.com)
美國休斯頓大學的研究人員利用溶膠-凝膠-聚合物工藝制造了銦鋅氧化物納米薄膜,可用作多功能的可穿戴人機交互設備。首先,研究人員將銦鋅氧化物前體溶液旋涂在具有聚酰亞胺支撐層的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基板上,再通過退火、光刻、濕刻,形成具有相應功能器件的圖案,制成具有單一功能的傳感器;隨后將所有傳感器按陣列排布,并通過聚酰亞胺封裝,制成多功能可穿戴設備。該設備具有較強的舒適性和便利性,簡化了可穿戴設備的結構,或用作機器人皮膚。(藍海星智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