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嘉濠 倪 虹 羅漢杰 竺佳杰 孫濱鑫
(杭州師范大學錢江學院,浙江 杭州 〗310018)
放眼全球,工業機器人發展普遍始于20世紀60年代,美國、日本、德國的工業機器人發展迅速。我國雖然起步較晚,但是近年來發展勢頭迅猛[1]。如今越來越復雜的工作環境使機器人必須設計有多連桿,多自由度的復雜結構。這對機器人的運動規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機器人運動學分析是實現機器人運動控制與軌跡規劃的基礎,其中正逆運動學分析是最基本的問題[2]。而 D-H參數法[3-4]是常用的分析方法。通過D-H參數法,可以對機械臂的運動進行十分細致地研究,為機械臂的結構優化打下基礎。
多自由度智能運輸裝置是一個具有RFID遠程控制,液晶屏顯示監控的智能小車和機械手一體化協同工作的裝置,其執行機構控制系統由4個部分組成:智能小車控制系統、垂直升降平臺控制系統、機械臂控制系統和遠程控制系統,配合RFID無線識別系統,液晶屏顯示監控系統。其中執行機構控制電路部分主要由尋跡模塊、直流電機驅動模塊、光電信號采集模塊、滾珠絲桿電機驅動模塊、Arduino主控制器等電路組成。
該智能運輸裝置從結構上可以分為運輸裝置和機械臂2部分。其中,手臂分為4個關節,每個關節都由LDX-218舵機驅動。
對搭載于小車上的機械臂通過D-H方法建立運動學模型,當機器人末端位姿已知時,通過末端位姿計算出滿足期望的關節角度,這便是逆運動學的求解。

圖1 機體的相對運動關系及其結構
記末端安裝有舵機1的連桿長度為l1,同理得l2,l3。舵機旋轉角度記為θ0,θ1,θ2,θ3,θ4。在已知目標點M(x,y,z)的情況下,若機械臂可達工作點,則
(1)
此時機械臂與目標點同一平面內,三維空間中的路徑規劃問題變為X-Z平面內的四連桿路徑規劃問題。在X-Z平面確定各個位置的坐標,夾持器工作位置設M′,小車頂板中央點設為坐標原點O′,機械臂旋轉中心坐標記為S′。
(2)
其中,x軸坐標p為固定值,z軸坐標q為變量。取一點P使
|M′P|≤l1+l2
(3)

圖2 平面四連桿坐標系示意圖

(4)
與l1=l2=l3聯立得
(5)
分析可知,在X-Z平面內,以S′為圓心,以l1+l2+l3為半徑的區域內,對任意一點異于點S′的點M′,通過逆運動學分析尋找到至少一組解,當舵機旋轉相應的角度時,機械臂可以運動至目標點M′。圓2方程和(4)聯立,得式(6)
(6)
將點P代入圓1方程得
(m-p)2+(n-q)2=l1
(7)
由式(6)得m取值范圍,將其與(7)進行聯立可得到n的值。p點的取值范圍隨之解出。
本文研究了多自由度智能運輸裝置的結構設計,該運輸裝置結構緊湊,應用前景廣泛。通過DH參數法對機械臂的運動學模型和參數進行分析,得出了基于DH算法的路徑規劃方法。通過使智能運輸路徑規劃與機械臂路徑規劃算法的配合,可以使運輸機構運動的同時保證機械臂完成預定操作,該研究對多自由度結構的軌跡規劃具有重要的參考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