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凡順 張景擴* 李東亞 袁繼斌 孫 哲 邵世碩
(1.蘇州大學應用技術學院,江蘇 蘇州 215300;2.棗莊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鐵路運輸處,山東 棗莊 277100)
在工業生產中,人們常常需要對液位進行檢測與調節。基本工作過程為:液面過高時,輸入液體控制閥關閉,輸出液體控制閥打開,進行排放;液面過低時,輸出液體控制閥關閉,輸出液體控制閥打開,進行存儲功能。
本文采用PLC控制,所實現的功能遠超傳統的繼電器控制電路,具有可靠性高、抗干擾能力強、體積小,重量輕,功耗低等特點,能夠為自動化控制應用提供安全可靠和比較完善的解決方案[1]。采用PID算法來調節水位,PID算法憑借參數少、效果好、經濟可靠等優秀的綜合性能,在工業控制中經常被采用,PID的控制效果由比例、積分和微分參數決定,PID中的比例、積分及微分控制參數要經過一系列的方法進行整定,正確適當的參數設置能夠讓控制設備在靜態與動態中的能力更強,將BP神經網絡作為基礎的PID計算方式是把BP神經網絡的計算方法與PID參數整定融合起來的一種更加先進的計算方式[2-3]。圖1為BP神經網絡與PID算法結合后的原理圖。
PID控制算法對于簡單的線性系統控制具有良好的控制表現,PID控制憑借著調整部分少、效果優、可靠高等優良的綜合性能,在工業控制領域內被廣泛采用,PID的控制原理圖由3部分進行對被控對象的控制,PID控制器參數和控制性能的關系主要從控制系統的穩定性、系統響應、超調量及穩態誤差這些方面對系統中的控制效果進行評價。在PID的調節中,Kp-比例、Ki-積分、Kd-微分3項系數指數對控制器的工作效果也存在著很大的改變。PID控制原理如圖2所示。

圖1 BP神經網絡與PID算法結合后的原理圖

圖2 PID控制原理圖
PID控制算法中的比例、積分和微分具體作用如下:
(1)比例作用。Kp是比例系數指數中反映系統工作時的反應速度的。如果系統發生了誤差,這時Kp發揮它的作用,將誤差減少到最小。Kp越小,說明這時系統中所發生的工作反應速度慢,然后隨著Kp的增長,系統中所發生的工作反應速度也會隨之增長,但如果Kp太大時,對系統中的工作不友好,系統容易受到干擾,比例部分不能使被控量達到設定值,所以純粹的比例控制不能去除系統中的穩態誤差[4-5]。
(2)積分作用。Ki是積分系數指數中反映系統中的穩態誤差進行消除工作的系數。在這過程中,如果誤差在系統中表現出來,Ki會一直計算,然后進行累積,不斷地將累積的進行輸出,將系統中的誤差填滿之后,停止工作。Ki的設置很關鍵,要根據系統中的條件設置適宜值,如果Ki的存在不夠讓系統達到平衡,會導致超調量大,進而影響系統的動態性能。
(3)微分作用。Kd是用來對誤差進行預測及抑制,Kd的存在將使系統中的調節時間大大減少。但是Kd的存在也有一定的劣勢,使系統的抗干擾性降低,因此Ki的設置也很關鍵。
BP神經網絡算法工作過程為:選擇任意一組權值,將設定的目標輸出作為線性方程的代數和去構建線性方程組,獲得待求權。BP神經網絡算法可以學習并儲存眾多的輸入-輸出映射關系,而這種映射關系的數學方程并不需要過多描述。利用最速下降法的學習規則,并通過反向傳播不斷調節BP神經網絡算法中的權值和閾值,將BP神經網絡算法的誤差平方和降至最小[6]。圖3為BP神經網絡算法結構圖,結構包括輸入層、隱含層以及輸出層。根據其擅長求解內部機制復雜的問題及具備自主學習的能力,該算法被廣泛使用。

圖3 BP神經網絡算法結構圖
本文的控制器由西門子S7-1200 station CPU實現算法和控制,通過博圖V14進行軟件編輯、界面設計、仿真、調試等工作。PLC在具體工作時,首先是順序讀取輸入端子的狀態,并將讀取的信息存至內存中的輸入映像寄存器。按先左后右,先上后下的步序,逐行掃描程序。輸出鎖存器保存寄存器的狀態,經過各種電路的處理,使輸出端子對外輸出控制信號保持外部負載工作。
本文將水箱液位作為被控對象,同時將水箱液位作為調節參數,圖4為液位仿真系統界面。BP神經網絡PID算法液位控制系統系統包含2部分:一是PID控制器,利用比例、積分、微分參數對水箱液位閉環控制。二是BP神經網絡,根據水箱液位的表現情況不斷調整和優化PID中比例、積分、微分參數,進而調節電動調節閥開度大小,實現液位調節。
本文采用Matlab進行BP神經網絡PID算法液位控制系統仿真,圖5為BP神經網絡PID算法液位控制系統仿真曲線。可以看出:利用BP神經網絡PID整定后的水箱液位函數曲線具備較強的跟蹤特性,整個系統在啟動時可很快地調整參數,超調量較小,過渡時間短,具有更好的動態特性和穩定性能,保證整個控制系統具備較優的性能。

圖4 液位仿真系統界面

圖5 BP神經網絡PID算法液位控制系統仿真曲線
本文基于西門子PLC平臺,提出了基于BP神經網絡的PID控制算法,去獲得最優的比例、積分和微分控制參數,實現對液位控制系統更好地檢測和調節。實驗顯示,BP神經網絡的PID控制算法相比常規的PID算法控制,具有響應快、過渡平穩、超調量小、調整時間短等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