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雅茹,莫艷麗
漢中市鐵路中心醫院產科1、婦科2,陜西 漢中 723000
維生素A是人體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維生素A 及其衍生物主要參與控制某些上皮細胞分化程序;同時,維生素A及其衍生物參與機體的多種重要生理功能,如視力、糖蛋白合成、細胞分化、抗感染等等[1]。但是目前維生素A 缺乏在全球范圍內均是一個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尤其是高達2 000 萬孕婦受到這個問題的困擾,這一問題在發展中國家最為嚴重[2]。近年來,臨床上較為重視維生素A缺乏對母體及胎兒健康的影響,而維生素A在體內可以發揮較強的抗氧化作用,其缺乏可能參與到妊娠期高血壓疾病(HDCP)的發病過程[3]。HDCP是一種特殊的妊娠期疾病,按嚴重程度分為妊娠期高血壓、子癇前期(又可以分為輕度和重度)以及子癇期,表現為共同存在妊娠與血壓升高狀態,并且可以使心臟、腦、肝腎等機體多系統受累,其發病率居高不下,嚴重影響孕產婦及新生兒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4]。本研究以我院收治的176 例HDCP妊娠晚期孕婦為研究對象,并與健康孕產婦進行對照,以探討維生素A 含量與HDCP 發生、發展的關系,以及補充維生素A對分娩結局的影響。
1.1 一般資料 選擇漢中市鐵路中心醫院于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期間收治的176例HDCP患者納入研究組。納入標準:①孕婦均為在我院進行規律產檢者,孕周為28~34 周;②均為單胎妊娠;③符合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相關診斷標準[5];④患者及家屬對本研究知情同意,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合并原發性高血壓、妊娠糖尿病、慢性腎臟病等基礎疾病;②產前超聲提示前置胎盤、胎盤早剝者,或者入院時已臨產者;③產前超聲篩查(或無創DNA篩查)提示胎兒畸形風險大;④近8 周內有應用維生素A 制劑治療者;⑤無法規律產檢及進行隨訪者。研究組患者年齡24~39 歲,平均(27.54±4.32)歲;孕周28~34 周,平均(30.17±3.21)周。另隨機選擇同期150例妊娠健康產婦納入對照組,年齡23~37歲,平均(26.54±3.19)歲;孕周28~34周,平均(30.68±3.75)周。兩組受檢者的臨床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維生素A 檢測方法 兩組受檢者在入組后次日抽取空腹靜脈血,使用高效液相色譜儀,應用高效液相色譜法定量測定血清維生素A水平。方法:采集外周靜脈血3 mL,不予抗凝,離心分離血清。初步處理血清樣本,包括除蛋白、雜質,然后加入正己烷以萃取有效成分,取其上清液并將其吹干,甲醇復溶,然后測定有效成分。血清維生素A 正常參考范圍為0.3~0.7 mg/L,其中血清維生素A 水平≤0.3 mg/L 為維生素A缺乏。
1.3 研究方法 根據《婦產科學》(第7版)相關診斷[5]標準將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分為3組,妊娠期高血壓組(n=90),輕度子癇前期組(n=56),重度子癇前期組(n=30),納入患者中無子癇期病例。比較不同組別HDCP 患者血清維生素A 水平及缺乏情況。進一步將HDCP 患者按隨機數表法分為干預組與未干預組,每組88 例,未干預組患者予常規治療,干預組則在此基礎上給予聯合補充維生素A 制劑,口服維生素A,4 200 UI/次,1次/d,療程1周。統計HDCP患者的分娩結局,包括早產、低體質量兒、胎兒窘迫以及1’Apgar≤7分的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9.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數據符合正態分布,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兩組均數比較采用t檢驗,多組間均數采用方差分析,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對照組和研究組患者的血清維生素A 水平比較 血清維生素A 水平在對照組、妊娠期高血壓組、輕度子癇前期組、重度子癇前期組依次降低,且維生素A 缺乏發生率依次升高,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對照組和研究組患者的血清維生素A水平比較
2.2 兩組患者的妊娠結局比較 干預組患者早產及低體質量兒的發生率明顯低于未干預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但兩組患者的胎兒窘迫及1'Apgar≤7 分的發生率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妊娠結局比較[例(%)]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是產科常見并發癥之一,且近年來其發病率也呈現出不斷上升的趨勢[6]。本病在國外孕婦人群中發病率為6%~10%[7],在我國孕婦人群中的發病率高達5.6%~9.4%[8]。HDCP 的臨床特征是在妊娠20 周后出現血壓升高,并且出現特有的蛋白尿、水腫等癥狀,對孕產婦及胎兒危害較大,可以引起早產、胎兒死亡、胎兒生長遲緩、胎盤早剝等不良分娩結局,甚至可以引起產婦的死亡[9]。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發病機制復雜,涉及高動力內環境、炎癥反應、凝血狀態異常、血脂代謝紊亂及胰島素抵抗等諸多因素的綜合作用。隨著對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對胎兒影響機制研究的深入,目前認為HDCP 引起氧自由基水平升高及氧化應激損傷,進而引起胎盤血管的炎癥反應及過氧化損傷,促進了胎盤血流動力學的紊亂以及血管的重塑障礙,加劇HDCP病情的進展,并且對胎兒的生長發育造成不利影響[10-11]。
維生素對維持人體生長、發育、代謝等正常生理功能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作為一種微量有機物質必須從食物中獲得。維生素A多存在于動物內臟、魚肝油以及水果、蔬菜中,它是一種脂溶性維生素,其作用體現在視覺維持、生長發育的促進、增強免疫力以及上皮結構的維持、自由基的清除等等[12]。孕婦由于自身的生理特點對維生素A 的需求相對增高而吸收利用卻降低,進而成為維生素A 缺乏的高危人群。LONDHE 等[13]研究發現,妊娠晚期孕婦即妊娠32~37周時,其血清中維生素A 的水平出現明顯的下降,平均下降量高達25%~65%。學者ZACHMAN 等[14]觀察了維生素A對胎兒的影響,發現胎兒肺泡Ⅱ型細胞的形成與維生素A關系密切,一旦出現維生素A的缺乏則使胎兒肺的發育成熟過程受到影響,進而影響胎兒的正常生長。張風芝等[15]則通過研究發現,孕婦維生素A的缺乏會引起貧血的加重,認為貧血的發生與維生素A 含量不足關系密切。此外,任國峰等[16]的動物實驗發現,大鼠脂質過氧化反應與維生素A 有關,而HDCP 的發生與這一過程密切相關。本研究發現,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妊娠期高血壓、輕度子癇前期、重度子癇前期)血清維生素A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且維生素A缺乏的發生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進一步研究發現,隨著HDCP 病情的加重,即從妊娠期高血壓、輕度子癇前期到重度子癇前期,患者血清維生素A水平越低,而維生素A缺乏發生率也就越高,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維生素A缺乏與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發生、發展關系密切。另外,本研究對干預組患者進行維生素A補充,結果發現與未進行維生素A 干預的對照組比較,兩組患者胎兒窘迫及1'Apgar≤7分的發生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是干預組患者早產及低體質量兒的發生率明顯低于未干預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維生素A 的缺乏會影響HDCP 患者的分娩結局,維生素A補充對改善分娩結局有一定的幫助。分析其原因可能在于維生素A 在體內可以發揮多種重要作用,包括抑制炎癥反應、緩解氧化應激反應,保護血管舒張功能,進而使胎盤血管內皮細胞得以避免或者減少損傷;而維生素A補充后則可有助于避免高氧化應激障礙對胎兒的影響,進而改善分娩結局[17-18]。
綜上所述,妊娠晚期孕婦維生素A水平與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發生關系密切,且其水平與疾病的病情程度有關。維生素A的缺乏還可以影響到分娩結局,補充維生素A對改善分娩結局有一定的幫助,降低早產、低體質量兒的發生風險,但是這一結論有待進一步的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