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對城市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科學技術不斷發展的今天,城市化進程越來越明顯,在開展城市建設的過程中,涌現的各種新型建設理念越來越多,海綿城市也因此應運而成。很多城市為了有效解決自身的水資源配置問題,越來越多將海綿城市理念融入到了城市發展過程中,在居住區規劃設計中的應用內容越來越多。為此,筆者將要在本文中對海綿城市理念在居住區規劃設計中的應用進行探索,希望對促進我國城市的發展,可以起到有利的作用。
【關鍵詞】海綿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應用探索
1、前言
在當前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的過程中,對海綿城市理念應用越來越多,期望能夠進一步提升城市綜合功能、整體性和舒適性,進一步加大城市品牌建設,提升人們對城市文化的認知程度。
2、海綿城市理論概述
在當前開展城市規劃建設的過程中,越來越強調對海綿城市建設理念的應用,通過開展海綿城市建設,可以有效對城市的綜合能力進行調節,其在城市雨水系統設計中比較常見,其扮演的角色也非常關鍵【1】。通過對海綿城市理念的應用,可以有效減弱自然環境變化對城市環境的影響,降低城市發生洪澇災害的可能,提升對自然環境中水分的吸收能力。其通過各種海綿城市工程的建設,來對自然環境當中的水分進行吸收、儲存、轉化,從而給城市居民生活,打造一個更好的環境。
3、在居住區開展規劃設計中融入海綿城市發展理念的重要意義
通過在城市居住區建設中融入海綿城市的理念,可以有效提升城市的生態價值,在城市發展中進一步引入生態理念,通過進行綠色屋頂建設、透水鋪裝工程和雨水花園建設,來將技術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提升城市樓頂的美觀程度,避免出現鋼筋混凝土外漏情況的出現。此外,在開展海綿城市建設的過程中,還應該考慮周圍公路和基礎設施所造成的影響。在城市建設的過程中,應該積極對城市防洪系統進行應用。此外,在開展生物滯留池的設計過程中,應該認真做好地下水轉化、吸收、存儲工作,避免給環境造成過大的負荷,生物滯留池也應該在最大地水位線以上,這樣才能保證生物滯留池的景觀效果。此外,在城市各種居住區建設的過程中,應該引入海綿城市理念,認真做好周圍綠地的改造工作,讓其同綠化道路有機結合起來,保證透水管的滲透效果。
4、海綿城市理念在居住區規劃設計中的應用
認真做好綠色屋頂的改造工作。在開展城市建設的過程中,應該認真做好海綿城市理念的推廣工作,加強對城市地面的改造工作,對各種市政雨水管線進行合理布置,保證雨水的滲透效果,避免城市出現嚴重的內澇問題。為了保證城市水系統的管理效果,在開展居住區設計的過程中,就應該有效融入海綿城市的理念,加強對綠色屋頂的改造工作。同傳統的鋼筋水泥屋頂相比,通過對綠色屋頂的改造,可以進一步提升建筑的節能效果,降低屋頂的徑流系數,提升對屋頂的保護效果。在開展海綿城市設計的過程中,在保證建筑屋頂改造力度的基礎之下,合理對建筑的雨落管進行設置【2】。
進一步加強建筑和小區海綿的改造工作。在傳統建筑和小區的海綿改造過程中,應該認真做好道路兩旁植草溝的設計工作,進一步提升雨水的使用效率,從整體上提升其美化環境作用,加強植草溝收集和輸送雨水的能力。此外,植草溝在具有雨水凈化功能的小區中,應該充分發揮自身的作用。在城市雨水管道設計的過程中,應該在海綿城市建設理念指導之下,進一步提升雨水徑流的排放系數,能夠根據該區域地形和地貌的特征,來進行有效的處理,保證對雨水的滲透作用,避免單一植草溝在實際應用中出現的不足,給小區居民生活,打造一個更加宜居的環境。在植草溝和雨水花園的布置過程中,應該合理對兩者之間的距離進行設定,兩者之間的距離應該保持在50米左右。在這些工程設計的過程中,應該結合小區的實際情況進行設計。
加強對公園的改造。為了給小區居民打造一個更加宜居的環境,除了需要在小區改造過程中不斷融入海綿城市理念之外,還應該進一步加強在公園改造中的應用。在城市發展的過程中,應該進一步加強產業城市理念,將該理念融入到城市濕地公園的建設過程中,進一步發揮其涵養水源、凈化污水、防洪的功能,進一步提升城市的綠化性能。在開展居住區域規劃設計的過程中,應該進一步加強雨水濕地建設,給當地居民營造一個更好的城市景觀效果。公園通常建設在地理位置相對比較低的區域,這樣就可以將其改造成濕地公園,讓其充分發揮自身城市海綿的作用,保證其對雨水的凈化能力。在海綿城市建設過程中,需要合理的對污水處理廠進行設置,可以通過水泵開展水資源的運輸,進一步提升對污水的處理能力,對雨水實現循環使用,加強濕地的凈化效果。
對城市原有天然海綿進行修復。在當前城市建設的過程中,應該對修復天然海綿體引起足夠的重視,對自然海綿體進行有效的保護。例如,城市周邊的濕地、湖泊、森林都是重要的天然海綿體,通過對這些海綿體的使用,可以起到凈化污水、調節河水的作用,對海綿城市建設,發揮重要的作用。在對這些天然海綿體的保護,可以對促進海綿城市建設,起到非常有益的作用,這需要我們做好相關的立法工作,在開展保護工作的過程中,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此外,構建生態長廊也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方法,結合斑塊-廊道-基質理論有效連接起來,形成真正的生態海綿體,將天然海綿體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3】。
建設人工海綿體。人工海綿體在海綿城市建設中也非常常用,在那些天然海綿體較少的城市中,有著非常廣泛的應用。通過海綿體的建設,可以有效對生態環境進行調節,如建設城市公園,其具有非常強的防城市內澇的功能,讓城市綠地建設變得更加合理,提升城市對雨水的蓄積作用,提高對洪水的彈性應變能力。此外,還應該認真做好傳統城市道路材料的改良工作,使用透水性更強的材料,更加有利于對雨水的儲存。
結語: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對城市開展海綿城市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進一步將海綿城市的作用發揮出來,就需要將海綿城市建設理念融入到城市居住區的規劃設計中,更加合理對城市水資源進行配置,避免城市內澇問題的發生,提升對雨水資源的利用率,給城市居住區人民生活,打造一個更加宜居的環境。
參考文獻:
[1]程帆,顧康康,楊倩倩,等.基于要素識別的多層級綠色基礎設施網絡構建——以合肥市為例[J].安徽建筑大學學報,2018(05):22-23.
[2]孫夢,潘劍彬,王若晨.國外綠色基礎設施對提升城市環境效益的啟示[J].北京建筑大學學報,2018(04):55-57.
[3]魏家星,宋軼,王云才,等.基于空間優先級的快速城市化地區綠色基礎設施網絡構建——以南京市浦口區為例[J].生態學報,2019(04):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