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陽
【摘要】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城市發展離不開土地資源,隨著城市建設發展,土地資源日益匱乏,城市中的各類高層住宅建筑不斷增多,這也給防火工作帶來了挑戰。高層住宅建筑發生火災,損失和傷亡要遠比普通建筑更嚴重。只有全面強化高層住宅建筑防火設計能力,科學設計、嚴格管理,才能確保高層住宅建筑安全。文章主要通過對高層火災發生原因的分析,列舉了高層住宅建筑防火設備缺陷及人員疏散困難,以此,提出合理化建議,切實保障高層住宅建筑防火安全。
【關鍵詞】高層住宅;建筑防水;設計要點
1、引言
近些年,高層住宅建筑火災頻發,人員財產損失巨大,給高層住宅建筑管理工作敲響了警鐘。文章從高層住宅建筑消防隱患特點著手,全面分析了高層住宅建筑發生火災的原因,強調了高層住宅建筑防火監督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過有效地排除高層住宅建筑消防隱患,提高高層住宅建筑防火能力,加強對火災的監管,減少火災的發生,使高層住宅建筑成為更加安全的場所,最大限度地保障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
2、高層住宅建筑火災的特點
高層住宅建筑火災的特點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蔓延速度快。高層住宅建筑裝飾材料具有易燃性,如高層建筑發生火災,極易蔓延至管道、電器設備、電梯和樓梯。高層建筑中的管道較多,火災發生后,管道起到煙囪的作用,加快了煙氣和火勢的流速,進而促進火勢蔓延,撲救工作難以順利開展。高層建筑中的管道井、排氣道、電梯和樓梯等位置若不能采取有效的防火措施,則不利于建筑的安全性;二是人員救援的難度大。高層住宅人員密集,在建筑發生火災時,人員疏散存在很大的難度,高層建筑主要的交通工具是電梯,現階段很多客用電梯都沒有防火、防煙和防水的功能,如果發生火災,電梯會停止使用,因此人們只能選擇樓梯,高層建筑的樓層高、距離遠,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人員疏散的時間,還有住宅區老人小孩較多,影響救援的速度,而火災救援中,耗時越長,危險就越大,且火災中煙霧的出現,也會影響到人們的視線,最終給人員疏散帶來困難;三是撲救受限多。高層建筑中的消防云梯數量和高度限制較大,撲救高層建筑火災的過程中,消防水槍不能充分發揮其最大作用,無法實現理想的防火救火效果。很多高層建筑設有裙房,而該建筑形式影響了建筑消防工作的效率。再者,高層建筑內部人口密度較大,且高層建筑小區的汽車保有量較多,部分居民需要將車停在消防通道上,而這極大地阻礙了消防車的正常通行,加大消防難度。
3、高層住宅建筑更易發生火災的原因
與小型建筑物相比,高層住宅建筑物的人口密度更高,許多高層住宅建筑物處于兩用模式,在這種模式下,高層住宅建筑物的功能從單一的住宅功能擴展到具有商業和住宅兩用功能,人造火的可能性大大增加。此外,高樓層的高度更高,樓層數量對諸如閃電等自然現象更敏感,因此,雷擊引起火災的可能性比低層建筑高得多。同時,很多高層住宅已有一定的年限,電氣線路及電器部件老化;隨著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裝修檔次提高,可燃物多,火災負荷增大。這一原因近年來已成為高層住宅建筑突發火災的主要原因。
4、高層住宅建筑防火技術要點
4.1 平面布置及防火分隔要求
4.1.1除為滿足民用建筑使用功能所設置的附屬庫房外,民用建筑內不應設置生產車間和其他庫房。。
4.1.2建筑采用瓶裝液化石油氣瓶組供氣時,瓶組間不應與住宅建筑、重要公共建筑和其他高層公共建筑貼鄰。
4.1.3臥室、起居室、廚房不應布置在地下室;當布置在半地下室時,必須對采光、通風、日照、防潮、排水及安全防護采取措施,并不得降低各項指標要求。
4.1.4建筑內的防火隔墻應從樓地面基層隔斷至梁、樓板或屋面板的底面基層。住宅分戶墻和單元之間的墻應隔斷至梁、樓板或屋面板的底面基層,屋面板的耐火極限不應低于0.50h。
4.1.5建筑外墻上、下層開口之間應設置高度不小于1.2m的實體墻或挑出寬度不小于1.0m、長度不小于開口寬度的防火挑檐;當室內設置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時,上、下層開口之間的實體墻高度不應小于0.8m。當上、下層開口之間設置實體墻有困難時,可設置防火玻璃墻,但高層建筑的防火玻璃墻的耐火完整性不應低于1.00h,多層建筑的防火玻璃墻的耐火完整性不應低于0.50h。外窗的耐火完整性不應低于防火玻璃墻的耐火完整性要求。
4.1.6當住宅與其他功能空間處于同一建筑內時,住宅部分與非住宅部分之間應采取防火分隔措施,且住宅部分的安全出口和疏散樓梯應獨立設置。
4.1.7設置商業服務網點的住宅建筑,其居住部分與商業服務網點之間應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2.00h且無門、窗、洞口的防火隔墻和1.50h的不燃性樓板完全分隔,住宅部分和商業服務網點部分的安全出口和疏散樓梯應分別獨立設置。
4.2 安全疏散樓梯設計
4.2.1住宅建筑的安全疏散,應符合《建規》5.5第I部分的規定。
4.2.2住宅建筑安全出口的設置:建筑內的安全出口和疏散門應分散布置,且建筑內每個防火分區或一個防火分區的每個樓層、每個住宅單元每層相鄰兩個安全出口以及每個房間相鄰兩個疏散門最近邊緣之間的水平距離不應小于5m。建筑高度大于27m、不大于54m的建筑,當每個單元任一層的建筑面積大于650m2,或任一戶門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離大于10m時,每個單元每層的安全出口不應少于2個;建筑高度大于27m、不大于54m的住宅建筑,每個單元設置一座疏散樓梯時,疏散樓梯應通至屋面,且單元之間的疏散樓梯應能通過屋面連通,戶門應采用乙級防火門。當不能通至屋面或不能通過屋面連通時,應設置2個安全出口。建筑高度大于54m的建筑,每個單元每層的安全出口不應小于2個。
4.3 重視防排煙設計
在建筑設計中,防煙分區和防火分區要分開設計,每個防煙區域的面積不能超過500m2,防煙區主要可以借助隔板或者是擋煙垂壁來劃分,并在每個防煙區設置排煙口,住宅區的建筑每戶都有對外的窗戶,要確保每個防煙區都能滿足排煙的需求,防煙樓梯和消防電梯也需要設置防煙。一般來講,防煙設施主要有自然排煙和機械排煙2種方式。
結語:
隨著城市化的加快,高層住宅建筑已經逐漸成為主要的建筑類型。高層住宅建筑所承擔的社會功能越來越多,隨之而來的就是高層住宅建筑消防隱患問題以及防火監督工作的開展。消防監督管理中,需要根據高層住宅建筑消防隱患特點,如建筑設計不合理、內部可燃物多、火勢蔓延快、火勢撲救難度大、人員疏散難度大等,實施有效的措施,將火災預防與火災應對相結合,提高高層住宅建筑防火水平。
參考文獻:
[1]柴相文.高層住宅建筑防火中性能化設計方法的應用分析[J].價值工程,2019,38(13):164-167.
[2]蔡堅幸.高層住宅建筑防火設計探究[J].住宅與房地產,2017(06):132.
[3]段國斌.高層住宅建筑防火設計探究[J].建材與裝飾,2016(23):111-112.
[4]李鐵.高層住宅建筑防火設計要點[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4(10):145.
[5]張文波.高層民用建筑防火設計要點探討[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3(06):239.
[6]《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14(201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