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璐 許琳琳 張旭彥 杜書迪 尹璐
摘 要:校園環境是大學不可或缺的一道美景。本文通過淺析高校環境景觀設計的概況,環境景觀在大學中的作用,總結了高校環境景觀設計的原則,通過對湖北師范大學校園環境景觀的思考,探究未來高校環境景觀設計的方向。
關鍵詞:環境景觀;高校校園
前言:
隨著國家教育改革的穩步推進,越來越多的大學建筑,景觀進行翻修重建。大學作為培育中國高素質人才的基地,校園環境則作為重要基礎物質養分,可以充分展現大學校園價值體系,人文精神,教育理念,毋庸置疑,校園環境是師生進行交流,學習進步的重要場所。對于校園環境的改造,不能只注重建筑,輕視環境景觀,要改變傳統老舊的認知觀念,因地制宜的設計出具有地域人文精神的,具有審美價值的校園環境景觀,營造出美好的校園讀書環境。
一、高校校園環境景觀的概述
(一)高校校園環境景觀起源與發展
自二十世紀末,國家教育體制的不斷改革,我國高等素質教育需求不斷加深,大學的校園建設得到了迅速發展。大學建筑如破土而出的綠芽一般迅速在各個城市建造,緊隨著大學的規劃建成,越來越多大學的校園環境建設大同小異,校園特色日漸喪失。2010年,國家啟動了改善高校校園環境的項目,校園環境景觀的建設被列為未來高校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在校園環境景觀建設過程中,不僅僅只注重基礎綠化,更多的是要體現高校獨特的辦學理念,人文精神,價值體系,將實際需求和設計審美相結合,更好的促進高校校園環境景觀的發展。
二、高校校園環境景觀設計原則
(一)承載高校歷史
不忘初心,繼往開來。學校每一步的成長都是一座城市文明進步的里程碑,它承載著自身文化的發展和歷史的變遷,在面臨城市建筑景觀趨向類似,校園環境景觀設計缺乏特異性時,不要忘記學校本身的文化歷史韻味、學校的教育理念、優勢學科、以及學校所處的地理環境,這些都是影響和決定校園景觀特殊性的重要因素。具有高校特色的景觀環境可以喚起學生們的科學文化意識,引導師生為學校的歷史和成就感到自豪。因此在設計中既可以盡可能留存校園歷史特有的烙印,在此基礎上進行完善設計,又可以在全新的校園環境景觀中傳承高校的歷史文化審美。
(二)傳承傳統文化
我國擁有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文化,擁有全球保存數量最多的世界文化遺產。但在現今全球文化交融,外來文化不斷入侵學生思想,出現崇洋媚外現象,作為中國大學生,應該對我國具有文化自信,繼承并發揚我國的優秀文化。在現實的校園環境景觀設計中,可以根據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國學,結合各地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設計出既有文化特點,又有宣傳功能和審美情趣的高校校園景觀。
(三)構建藝術校園
學以致用,藝術造園。人性化是設計師在設計時需要遵守的和最終需要達到的目的。高校校園景觀設計以人為本,主要考慮師生在校學習環境中的感受,結合現有地域特色,通過建筑、圍墻、導向牌、廊橋、雕塑、瓷瓶及瓷片等,集中體現了綠色校園、平安校園、健康校園、科技校園、書香校園等主題。更好的打造人與自然、人與建筑、人與山水、人與景觀及人與人之間等和諧相處、人文關懷、共生發展新格局。
(四)服務社會
大學不僅是一個自我研修、授業解惑的師生共存家園,還應該是具有高校品牌影響力,能讓當地居民稱贊的,一個具有服務地方意識強的智慧型校園。校園環境在充分滿足師生需求上,具有一定的旅游價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供市民觀賞。在環境景觀設計中,將以人為本作為最根本要求,設計出既能表達自己的設計理念,又能服務大眾,資源共享的景觀。
三 、湖北師范大學校園環境景觀的設計
(一)區位分析
湖北師范大學位于湖北省黃石市。是以教師教育為特色的省級綜合重點師范大學,主要以服務基礎教育為主。占地面積2002畝,主干道和二級道路縱橫交錯,校內交通十分便利,校園功能齊全,教學和生活設施完善,校舍總面積53.44萬平方米。
(二)現狀及存在問題
湖北師范大學現在景觀狀況,主干路為水泥路,道路兩側有少量的鋪裝。只有靠近湖師大道那里有座椅。圖書館周圍的植被、草坪、座椅和雕塑形成了一個景觀休息區域。體育館到教育大樓是平地景觀,區域性景觀差異較小。休息區域缺少座椅,道路的指引性不強,缺少地域性植物的種植,沒有形成校園特色。
(三)設計理念
圍繞校訓“誠、毅、勤、敏”,讓時間慢慢沉淀去向人們宣揚湖師人奮斗不息、永登高峰的精神。借鑒中國園林、徽派建筑等傳統元素,局部區域設計“以舊做舊”。
(四)設計構思
1、公共設施
校園道路指示牌是校園景觀設計的重要構成部分,校園道路牌設計可以方便行人及車輛確認正確方向目標,具有承擔傳遞信息以及展現學校形象文化的責任。在設計中,充分考慮湖師的建筑環境及歷史文化,在突出其使用功能的同時,加入黃石山水文化,制作成立式指示牌,安裝在校園的十字路口或丁字路口等交叉路口,容易觀察,且不會影響行人車輛通行。
在構建文明城市的進程中,垃圾分類,人人有責。而在校園環境景觀中,垃圾桶的設計,具有使廣大師生認識及實行垃圾分類的重要性的標志性作用,垃圾桶設計帶有文字公告欄,引導師生從身邊做起、從點滴做起,讓垃圾分類成為師生的自覺行動,促進學校綠色發展、減量發展,為建設黃石山水宜居城市,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做出積極貢獻。
2、景觀小品
在景觀規劃校園時,設計多元化的,提供多種供師生進修休閑的公共設施及文化景觀小品,使得校園景觀呈現出多姿多彩。景觀文化小品,不僅與校園文化環境相互融合,并且重點突出展現出湖北師范大學的校園文化底蘊。校園休息文化亭不僅要在功能,形式上達到師生能夠遮陽避雨,休息玩耍的設計要求更要達到體現校園歷史底蘊的文化要求。文化亭采用石材與木結構制作,材料主要為防腐木、石材為景觀搭配,加上附近景觀石,文化亭里雕刻一些書本,文化名人,書法作品等題材在滿足師生休憩的同時更能體現高校的文化底蘊。構造出一個自然和諧且散發文化氛圍的畫面。這樣的景觀小品在實用上不僅結實耐用,更能很好的與自然環境所融合,無時無刻不在散發著高校的文化魅力。
湖北師范大學于1978年12月在黃石建校,經過時間的消磨,校內的老建筑墻體已十分老舊,藤蔓覆蓋了昔日嶄新的墻壁,裂痕在墻壁上記錄了歲月的痕跡。2018年學校翻修了三角塘,建造了思源,使得學校的文化氣息愈發濃厚。但與三角塘思源亭的新穎對比,其旁邊的建筑墻體形成了強烈對比,顯得格格不入,難以形成統一的環境文化氣氛。據現場調查墻體的整體承重部分并沒有發生嚴重損壞,墻體的基礎部分可以繼續使用。為了和三角塘思源亭形成呼應,可以借鑒中國園林文化,將墻體改造成墻體櫥窗。在破舊毀壞的墻體上,加固墻體造就雛形,使用文化磚修砌墻體造出墻體上頂,將墻體不承重的地方采用鏤空設計成蘇州園林的窗戶雕花,在墻體衍生處放學生作品進行展示,作品外部采用玻璃罩,可供校園師生欣賞,達到文化實用雙重功能。
四、結語
校園景觀設計不僅可以美化校園環境,并且能夠讓學校展現豐富的地域文化內涵,本文以湖北師范大學為例,以人為本,考慮師生需求,通過對校園文化的深層次解讀來打造出具有湖師價值體系,文化內涵的校園景觀。由此潛移默化的熏陶一代又一代的湖師學子。
參考文獻
[1] 李順例,淺談高校環境景觀設計的文化內涵[J].大眾文藝.2013(12)
[2] 范利飛.大學校園環境景觀設計的發展趨向研究[J].安徽農業學,2012.40(17).
[3]張同文,楚新政.高校校園景觀結構分析及校園規劃的初步研究(J) .新疆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報) , 2006.9
[4]周妍.淺論大學校園景觀規劃(J) . 工程與建筑,2009 年第23卷第4期
[5]胡慶春.21世紀大學校園環境景觀規劃設計(J) .山西建筑,2007 年6月第33卷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