焉峰銘
摘要:城鎮化健康發展是城市規劃的目標,而藍圖式的規劃往往距離規劃目標實現還有一段時間,這個過程中還存在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對這些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了推進城鎮化健康發展的城市規劃的措施。
關鍵詞:健康發展;改革;城市規劃;措施
1城鎮化健康發展中的規劃問題
1.1城鎮化健康發展的基礎設施規劃問題。城鎮化基礎設施是衡量城市規劃質量的基礎,城鎮化健康發展需要遵循三位一體的原則,即小城鎮建設、鄉鎮企業的改造、自然村莊的合并,同時還要為城鎮配備健全的基礎設施,需要加強城鎮的供電、供水、工期以及交通、通訊的設施的建設,為人們的正常生活提供更大的便利,但是當前城鎮基礎設施建設存在諸多問題,比如有的城鎮公路缺乏廁所等基礎設施等問題。
1.2城鎮化健康發展的布局規劃問題。城鎮化建設發展水平是衡量當地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通常有些經濟較為發達地區的城市規劃做的比較好。而一些發展相對比較落的地區,城鎮規劃并不合理,并且一些小城鎮的城市規劃布局比較混亂,規劃質量也不高,影響了其經濟發展的速度。此外一些地區的決策者,沒有意識到城鎮規劃的重要性,把工作的重心放在城市的具體建設,而忽視城鎮建設項目規劃。城鎮化健康發展是經濟發展的過程,其也從量到質提升的過程,如果在建設的過程中,缺乏科學的管理,會浪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資源。
1.3城鎮化健康發展的規劃缺乏創造性問題。城市規劃是一項復雜的工作,其具有多樣性,但是有的地區,城市規劃經常照抄其他發達城市的內容,缺乏當地特色,也沒有對當地的特色文化進行傳承,使得城市規劃出現千篇一律的問題。優質的城市規劃應該具有歷史性與特色性,但是我國城鎮化建設同化現象較為嚴重,很多特色風景以及風土人情逐漸消失,城市的建設缺乏靈魂,而且缺乏特色,與國外城市相比缺乏競爭力。
1.4城鎮化健康發展的生態環境規劃建設問題。公共綠地面積日益減少,不少城鎮為了盲目擴大城鎮建筑面積,不僅不開辟新的綠地,還將原有綠地挪作他用,城鎮中缺乏防護綠地的建設,間接的影響了生態環境。
2城鎮化健康發展的管理體制改革
2.1加強城市群的管理改革,提高管理效率。(1)做好城市群的總體發展規劃。根據地理位置,合理規劃各城鎮的城市功能、城市規模、產業發展,增強各城鎮的關聯性、互補性和協調性。(2)制定有約束力的城市群管理規則和政策工具。城市群管理規則如特定的區域規劃、流域管理辦法、空氣質量控制條例等。政策工具包括由各城鎮共同參與的工作團隊,如專家小組、公眾小組、政府工作團隊等,及相應的技術分析工具。(3)建立區域公共財政體制。解決城市群公共問題需要各方面資金的集合。要依據區域公共問題的性質,引入專業人員與技術分析,形成科學合理、各方易于接受的成本分攤和收益共享機制。
2.2加強市鎮內部管理體制改革,降低管理成本。(1)分類設置,推進基層管理體制改革。市區人口比較多的城市可以在把市轄區劃小的基礎上,將街道、居委會兩級合成一級,設立社區居民委員會,即市 - 區 - 社區體制;中小城市一般不設區、街建制,改為市 - 社區居民委員會體制。這樣大中城市市區內部都精簡了一個管理層。(2)按照精簡高效原則設置行政機構。新鎮改市的城市不再設置四大班子,領導機構要與社會發展階段相適應,要與小城市的特點相適應。
2.3完善市鎮設置機制。市鎮是城鎮化的結果,雖然設置市鎮不等于城鎮化,不是市鎮設得越多城鎮化水平就越高,但設置市鎮是城鎮化發展的客觀要求,有利于促進人口、產業進一步集聚,有利于人口、資源與環境的協調,有利于城鎮化的健康發展。城市是一個復雜的綜合體,鎮改市標準制定和指標選擇既要能代表城市本質特征,又要能反映區域差異、發展需求,還要能夠便于比較。
3加強城鎮化健康發展的城市規劃措施
3.1加快公共設施建設。城鎮化健康發展的城市規劃需要以城區為樞紐、建制鎮為節點,建立起干支銜接,通暢便捷的綜合交通運輸網絡體系。保護和合理利用水資源,增強供水能力、供水質量和重復利用率,堅持主干電網建設和配電網建設并重,完成城鎮電網改造,提高供電質量和穩定性,鼓勵開發利用太陽能、沼氣、風能等清潔、經濟、高效的新能源。加強城鎮污染綜合管理和生態環境系統建設,建立和完善城鎮排水系統,積極推行清潔生產,抓好城鎮污染管理,嚴格控制污染物排放,積極管理污染嚴重的企業。
3.2城鎮的合理布局,重視小城鎮的發展。城鎮化健康發展的城市規劃需要把小城鎮的發展作為統籌城鄉發展的戰略節點,按照規模適度、布局合理、功能健全、環境整潔的要求加快規劃和建設,是城鎮化推進工作的一個重點。建制鎮規模過小,就難以形成基本的城市規模,個別地方在“撤鄉并鎮”中出現了有城無市的現象,實際上并不具備城鎮發展的基本條件。
3.3堅持以人為本以及生態環境的規劃原則。城鎮化健康發展的城市規劃需要堅持以人為本,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小城鎮規劃應始終把維護居民利益放在規劃工作的第一位。要尊重當地的風土人情和群眾的生活習慣,努力使小城鎮規劃符合當地發展水平和實際情況。要維持自然生態的完整性和持續性,保持原始的自然風貌,保持自然物種的多樣性。
3.4堅持特色文化的原則。城鎮化健康發展的城市規劃需要注重特色文化在保護中傳承,在保護中開發,將文物保護納入城鎮建設規劃,實現文化保護與城鎮建設雙贏。積極建設文化標志性工程,加大旅游休閑度假區、多功能體育文化設施等工程的建設力度,進一步豐富城市文化內涵、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在傳承和弘揚優秀地域文化傳統的同時,積極吸收現代文明,展示現代城市氣息,以創建文明衛生城區為契機,大力加強公民道德建設,深入開展創建文明社區、文明行業、文明鄉鎮等活動,提升居民素質,凝聚人心,提升城鄉建設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內涵。
4結束語
在城鎮化建設下推動城市規劃的轉型和發展,以實現城市規劃與城鎮化的協調共生。城鎮化健康發展的城市規劃關乎社會、經濟、文化、環境的全面可持續協調發展的重要內容。
參考文獻:
[1]戴建軍.綠色建材與建筑的可持續發展研究[J].江西建材,2017,(6).
[2]許姚亮.城市建設的可持續發展規劃研究[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9,(36).
(作者單位:煙臺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