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毓萍

摘要:含汞廢液屬于有毒物質,進入水體,可使無機汞離子轉變為毒性更大的有機汞,引起全身中毒。依據國家《污水綜合排放標準》,廢液中汞的最高容許排放濃度為0.05mg/L。因此公司要求:使處理后的含汞廢液排放濃度低于0.05mg/L, 100%達到排放標準,實現清潔生產的目的。本文主要對降低含汞廢液中的汞含量試驗研究進行闡述。以供參考。
關鍵詞:含汞廢液:試驗:研究
實驗室在分析過程中,產生的廢氣、廢液、廢渣等大多數是有害的,必須經過處理才能排放。部分廢液中甚至含有劇毒、腐蝕、爆炸性物質,若不妥善處理則會對環境污染及安全性均構成威脅,因此實驗室廢液在排放前必須經過處理,以降低廢液對環境的影響。實驗室“有毒廢液”——含汞廢液的處理,一方面可以提高資源利用率,節約成本;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可以減少實驗室廢棄物對環境的影響。
1現狀
中心化驗室依據GB/T3051-2000《無機化工產品中氯化物含量測定的通用方法汞量法》中的方法處理含汞廢液。將廢液收集于約50L的容器,當廢液量達約40L時依次加入400g/L氫氧化鈉溶液400ml,100g Na2S搖勻。10min后緩慢加入過氧化氫溶液400ml,充分混合,放置24h,將上部清夜排入廢水中,沉淀物轉入另一容器中,由專人進行汞的回收。處理后的廢液汞含量基本在0.4 mg/L。
2分析原因
針對影響含汞廢液處理的因素進行分析。
1)中心化驗室所用的設備先進,運行良好,完全可以滿足實驗要求。
2)所用器皿全部從正規廠家購買,其中需要計量的滴定管、移液管及容量瓶等都由有計量資質的單位出具了計量檢定報告。
3)所用化學試劑的級別都為分析純及優級純,滿足實驗要求。
4)含汞廢液存放在中心化驗室標液崗的廢液區,存放地點無強光照射,光線要求、溫度和濕度都達到國家標準。
5)我們查閱了多個相關標準,發現其中處理含汞廢液的方法都是采用這一種方法??梢娔壳八捎玫臉藴史椒ㄊ莻€沿用已久的通用方法。
目前采用的標準方法具有普遍性,但不具有針對性。且那時對環保的要求沒現在這么高,完全按標準劑量加藥肯定不能滿足現行的排放要求。
3研究改進方法
經過對所有影響因素進行逐條確認,確定導致處理后廢液汞含量不達標的主要因素是:廢液處理方法不完善。針對這一問題,經過分析論證,我們在廢液處理過程中兩個重要環節上制定了相應的改進方法。
環節一:提高廢液的PH值
由于含汞廢液的處理理論上是“在堿性介質中,用過量的硫化鈉沉淀汞”。分析人員按標準加入400g/L氫氧化鈉400mL,此時廢液的PH值應為8-10,才能用過量的硫化鈉沉淀汞。而實驗發現此時的PH值為7,氫氧化鈉加入量實際不能滿足實驗需求。
分析人員再往容器中增加400g/L氫氧化鈉50ml后 ,用精密PH計測定此時溶液的PH值約為9.0,可以進行下一步的操作——用過量的硫化鈉沉淀汞。
環節二:降低處理為堿性后的廢液汞含量
理論上,在含汞廢液處理為堿性后,加入100g硫化鈉(Na2S.9H2O)時,廢液中的汞應幾乎完全沉淀。分析人員根據標準方法處理完廢液后,用“雙硫腙分光光度法”測得處理完的上清液的汞含量為0.4mg/L。未達到國家汞污染物最高排放標準——0.05mg/L。這說明在堿性廢液中,理論量的硫化鈉不能使其中的汞完全沉淀。
分析人員在堿性廢液中繼續加入10g硫化鈉搖勻,10min后再緩慢加入過氧化氫進行中和上清液,24h后,用精密PH計測得上清液的PH值為6.8,用“雙硫腙分光光度法”測得上清液中殘留的汞的含量為0.03mg/L。
改進方法后,我們對目標值進行了檢驗,并作對出了對比圖。檢驗結果如下:
對含汞廢液處理方法進行改進后,排放的上清液汞含量下降,完全符合并低于國家排放標準。減少了對環境的污染,實現了“清潔生產”,社會效益顯著。
通過試驗研究,總結出對含汞廢液的處理方法,將其納入《中化室廢液處理的方法》中去。
參考文獻:
[1]宋曉明,王會昌,張玉金. 電石法PVC生產中含汞廢水處理方法[C]. 中國氯堿工業協會,2012:89-92.
[2]王磊磊,孔濤. 電石法PVC生產中含汞廢水的深度處理[C]. 中國化工學會, 全國聚氯乙烯信息站,2014:277-278,282.
[3]王曉煥,黃富銘. 高效脫汞吸附材料在電石法PVC行業含汞廢水深度處理中的應用[C]. 中國環境科學學會, 中國化學會,2015:1-1.
(作者單位:中石化江漢鹽化工湖北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