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程
摘要: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建筑設計水平也隨之提升,綠色建筑設計應運而生。在綠色建筑設計中應充分利用當地的自然環境開展設計,因地制宜,在滿足人們對建筑居住環境要求的同時降低對環境的污染,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提升綠色建筑設計的作用,促進建筑學設計的持續發展。
關鍵詞:建筑設計;綠色建筑設計;發展
一、綠色建筑設計的發展里程
1. 起始階段綠色建筑設計起源于20 世紀中期之前,綠色建筑設計不僅在西方建筑設計中,而且還體現在中國“天人合一”的建筑中。在這一時期,雖然綠色建筑設計理念還沒有明確提出,但在中西建筑設計的實踐中已經有所體現,例如中國的蘇州園林,充分利用了當地的生態環境,提高了資源的利用率。
2. 發展階段發展階段主要指20 世紀中期到末期。這一時期的綠色建筑設計的發展原因很多,但其中主要的原因就是環境的日益惡化對人們的身體健康產生了惡劣的影響,人們意識到了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另外,石油、煤等不可再生資源也展現出了短缺的趨勢,人們也加快了節能的措施的研究,各種新型建筑材料被研發和使用,有效環節了資源短缺帶來的壓力。
3. 成熟階段這一階段,在經歷了環境污染后,人們對環境保護的認識又上升了一個臺階,節能、低碳等理念的提升推動了綠色建筑設計理念的逐漸成熟,在建筑設計中生態環境保護和資源循環利用已成為各國的共識,綠色建筑設計理念的價值也越來越高。
二、推動綠色建筑設計的措施
1.減少對資源的消耗在進行綠色建筑設計時,要注意減少對于生產運輸過程中資源的消耗,建設綠色建筑,要兼顧其使用功能和防護結構,在保證其基本的實用功能后,盡可能選擇產品污染小的材料,降低建筑材料的資源消耗。同時提高高價值的建筑材料如鋼材、鋁材等建筑物的循環使用,實現綠色建筑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在防止運輸過程中的資源消耗和污染方面,應盡可能的選用當地的材料,減少運輸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污染。同時,進行綠色建筑設計時,要注重控制使用過程中的資源消耗和污染,而且要注意節約資源,防止綠色建筑工程本身產生污染。
2.合理設計綠色建筑的布局。為了防止出現單一的建筑空間,在進行綠色建筑的設計時,可以進行展現更多層次和使用效果的考慮,同時為提供豐富的建筑空間布局,我們需要為建筑空間做出合理的設計。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充分利用綠色建筑的空間,才能使綠色建筑為我們提供健康舒適的生活。在劃分綠色建筑空間布局得時候,以提高綠色建筑空間的視覺延展性為基本原則,在設計過程中,可以增加一些鏡子和玻璃幕布,這樣不僅可以使有限的生活空間更加寬敞,還可以讓人們感受到舒適。
3.充分利用節能技術進行綠色建筑的設計。在綠色建筑的設計中,發展節能技術是非常有必要的,能夠有效的降低熱量的損失。需要考慮的因素包括建筑密度、建筑有關元素的科學組合、建筑物的方位以及建筑結構和墻體材料的使用。另外,建筑材料的種類、窗戶的大小、墻壁的厚度也不容忽視。例如,現代化的玻璃窗都是選用清潔能源,并且保證綠色建筑在設計不過分追求簡化時尚,忽視由此造成的不必要的能量損失。根據建筑物的實際情況進行設計。如果需要保溫,則建筑物的門窗必須密封,精確化設計和處理,保證建筑物達到需要的要求。建筑物一直非常看重外部設計的結構,首先是保證綠色建筑節能性要求,其次嚴格保護好建筑物的周邊,這樣可以有效防止能源的流失,達到對能源的最大化利用,實現節能的目的。
4.充分利用當前發展的新能源進行綠色建筑設計。目前世界能源危機發展到了新的高度,充分利用太陽能、風能、地熱能、生物能等非傳統可再生能源進行綠色建筑設計,已經成為一種新的趨勢,根據這一概念,進行綠色建筑設計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是非常符合當前趨勢的。發展新能源進行對傳統能源的代替,是非常綠色環保的行為,可以解決世界能源短缺的問題。盡管發展新能源的建設展如火如荼,但新能源的發展其實是一把雙刃劍,我們必須加快發展的步伐,進行趨利避害,注意規避各方面的風險,保證各方面的平衡有序。新能源發展需要加強技術的儲備,不斷加大研究和開發的力度,確保整個過程更加科學合理。在新能源的利用上,必須堅持發展與環保的統一原則,堅持發展新能源的綜合優勢。在新能源的使用上,前提是要防止新能源在應用中產生新的污染。只有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不斷開發和設計新能源,才能使我們的環境保護做的更好。
三、綠色建筑的特點
1. 健康性綠色建筑設計的主要目的是避免對人體的傷害,在建筑中使用了安全無毒的綠色建筑材料,以減少有害物質對人體的傷害,而且還能減少環境污染。因此,在滿足健康需求的前提下,為了提高能源使用率,我們需要就近取材,降低資源浪費。
2. 全周期性綠色建筑的應用體現在了建筑整個生命周期,不僅體現在施工策劃階段,還體現施工后期,因為在建筑的準備和處置階段對環境的影響最大,需要特別對待。全周期性的綠色建筑還關注先進技術的使用以及建筑的使用周期。
3. 與自然和諧共處綠色建筑所追求的是與自然環境融為一體,對人們來說,他們生活在自然環境中,因此在綠色建筑設計過程中就不能破壞自然和諧。如果無法避免對自然的破壞應盡量減少破壞,盡可能使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陽能、風能的使用。
四、綠色建筑設計的應用和發展趨勢
1. 施工材料資源最優化。綠色建筑行業雖然注重節能環保但也消耗了大量的資源,任何一個施工環節都離不開各種資源的參與。在綠色建筑中,應樹立節能理念,在保證施工質量的前提下盡可能地使用節能材料,充分利用綠色建筑材料的節能效果。應使用規范化的建筑材料確保材料性能的發揮,降低各項設備的能耗。應加強綠色建筑材料的維護,以體系化、規范化的建筑模板實現綠色建筑材料的節能目的。
2. 低能耗為核心。綠色建筑以低能耗為核心,以確保建筑設計和施工的最少的能源消耗。應將低能耗觀念盡可能地融入到建筑設計的每一個環節,減少建筑設計的整體能耗。應合理優化資源配置,注重資源搭配組合效用的發揮。
3. 系統化。城市建設相互聯系、相互影響,但我國的城市建筑多獨立運行,城市疾病層出不窮,城市環境逐漸惡化、城市交通日益擁堵。因此,綠色建筑設計不僅追求資源節約,同時也關注建筑的人文性和社會意義,追求與當地的社會經濟發展實際相適應。
4. 因地制宜。綠色建筑應符合當地的氣候條件等,在設計中應使用相應的設計理念,最大限度地使用太陽能、風能等減少能耗。在溫度低的地區,應選用保溫效果好的建筑材料;在高溫地區應做好遮陽板設計、散熱設計等,以降低高溫對建筑的影響。在缺水地區,應利用建筑設計搜集雨水,在日常生活中使用。
五、結束語
應綜合評估綠色建筑施工設備的性能,對關鍵指標進行科學論證。及時查找高能耗問題,采取相應的措施確保節能目的的實現。在綠色建筑設計中應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做好人力資源、水資源和電力資源的管理和利用,節約建筑成本。
參考文獻:
[1]魏傳濤. 建筑學設計中的綠色建筑設計的發展趨勢[J]. 現代物業( 中旬刊),2018(04):100.
(作者單位:中信建筑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