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元超
摘要:三孔景區即指孔府、孔廟、孔林。三孔景區位于山東省曲阜市,是中國歷朝歷代紀念孔子、歷代儒客朝拜孔子的圣地。山東濟寧曲阜是孔子的故鄉,孔廟是歷代皇帝加封祭祀孔子的地方,孔府是歷代衍圣公居住的地方,孔林是埋葬孔子及孔家后人的地方。孔廟、孔府以及孔林作為國家5A級景區,蘊含著豐富的人文知識、自然景觀知識等等。而且,三孔目前已經成為山東省內非常重要的研學基地,為廣大的中小學生開展研學活動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關鍵詞:三孔;孔府;孔廟;孔林;教育因素
一、三孔景區內的教育因素
(一)《論語》
《論語》是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書籍,由孔子的弟子負責編撰并整理成冊,并不是孔子自己的著作。《論語》的內涵十分豐富,有很多關于為人處事、學習思考、習慣養成等方面的至理名言。孔廟的杏壇是紀念孔子講學所設的,孔子在講學的時候十分注重因材施教、學思并重。孔子的弟子也將諸多教育方面的名言記錄在冊。比如說“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學而不思則罔,死而不學則怠”等等。而且,《論語》里面還有很多小故事,這些故事對于中小學生來說非常容易理解,而且能夠增添《論語》的樂趣。在研學過程中引導孩子的時候,可以在引用某幾句論語的同時,給學生們講一下論語背后的一些小故事,從而提高整個研學活動的趣味性。
(二)孔子的教育思想
1、因材施教、學思并重、啟發誘導
孔子在教學的時候十分注重因材施教、學思并重和啟發誘導。因材施教指的是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充分考慮到學生內部的個體差異,根據不同的學生特點施以不同的教育。學思并重是指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習和思考都是十分重要的。在學習的過程中要注意思考,在思考的同時也要注意學習。啟發誘導指的是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注重引導學生的思考,一步步引導學生通過思考去學習新的知識。
2、教學內容為“六藝”
孔子的教學內容為“六藝”,“六藝”指的是禮樂射御書數。孔子十分注重禮,并且提出克己復禮的主張。“六藝”即六種技能。其中,“禮”指的是禮節,包括吉禮、兇禮等等。“樂”主要指的是六樂,即《大夏》、《大韶》、《大武》等六套歌舞。“射”即指用于軍事上的射箭技術。“御”主要指的是駕馭馬車和戰車的技術。“書”指的是書法。“數”指的是計算、數學的技術。孔子的教學內容以上述為主,而且在孔廟、孔府及顏府也可以看到這些教學內容的因素。優秀的傳統文化值得我們繼承和發揚,春秋戰國時期的“六藝”中的一些內容直到現在依然是有著積極的教育影響的。比如說禮、樂、書、數等等。
3、有教無類的入學標準
孔子打破了古代的受教育等級。在孔子以前,只有貴族才能夠享受受教育的機會。但是到了孔子講學的時候,只需要帶著幾條咸豬肉就可以拜師了。可以說,孔子打破了受教育的等級,使得那些家境比較貧窮的人也能夠享受到受教育的機會。
4、泮水橋邊的拜師禮
在孔廟入口,有一座泮水橋,這里是行拜師禮的地方。在古代,只有正式拜過老師之后,才能夠進入學堂學習。”泮水“即指古代學宮前的水池,形狀如同半月一樣。《詩經》中曾經提到,“思樂泮水,薄采其芹”。這句話就是說,學生在入學之前,需要到泮水橋邊采下西芹插在頭上行拜師禮,以示對老師的尊敬。尊師重教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一直到現在,依然是值得我們繼承和發展的。
(三)孔子的人格魅力
除了孔子提出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之外,孔子本身的人格魅力也是無窮的。他周游列國期間遇到了很多艱難險阻,但是從未放棄過自己的政治抱負。他從未自暴自棄、輕易言敗,而是一直用堅定的信念、虔誠的信仰來堅守自己的政治理想。
二、三孔景區內教育因素的應用
(一)《論語》的教育引導作用
《論語》凝聚了很多儒家思想的精華,無論哪一句放在現代社會依然還是具有很好的借鑒意義的。《論語》不僅對學生的學習有引導作用,對教師的教學也有重要的指導作用,而且《論語》內還有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比如“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還有“勿以惡小而為之,毋以善小而不為”等等。這些名言警句不僅對學習有一定幫助,對學生的成長和發展也大有裨益。
(二)孔子教育思想的啟示
對于教師來說,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注重因材施教,提倡啟發誘導、舉一反三、學思結合。實際上,孔子的教育理念也倡導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的結合。在學習的過程中,既要通過哦老師的教授獲得很多的直接經驗,也要通過自己的思考和探索去獲得一些間接經驗。
(三)孔子人格的啟示
孔子具有樂觀主義精神,而且有著堅定的理想信念和遠大的政治理想抱負。而且,孔子是一個博學廣識、學問無邊的圣人,從歷代皇帝對孔子的加封也可以看出,孔子對后世的影響是十分深遠的。另外,孔子作為教師,他積極地承擔起了傳道授業解惑的責任,而且還提出了自己的一套教學理論,且直到現在依然對教育教學工作起著重要的引導作用。
三、結論
綜上所述,本文主要論述了三孔景區內的研學教育因素及具體應用。從三孔景區來看,其蘊含的教育因素是十分豐富的。這些教育因素集中表現在教師教學、學生學習、品行修養、君子養成等方面。無論是在中小學生研學活動還是在平時的教育教學工作中,這些因素都是可以應用到教育教學過程中的。孔子作為儒家思想的開創者,為后世留下了十分寶貴的精神財富。
參考文獻:
[1]賀華.孔廟·碑林·博物館——關于發揮博物館教育功能的幾點認識[J].碑林集刊,2016(00):270-275.
[2]李靜遠.論曲阜孔廟建筑的文化內涵及教育價值[J].天津市教科院學報,2016(05):88-89.
[3]于學斌,劉思游.孔廟的教育功能試論[J].哈爾濱學院學報,2008(09):127-133.
[4]彭蓉. 中國孔廟研究初探[D].北京林業大學,2008.
[5]張敏杰.著力發掘利用孔廟的教育功能,使之服務于當代[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1998(0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