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令松,潘彩樓
(南寧市武鳴區城廂鎮農業和農機化技術推廣站,廣西 南寧 530199)
甬優1540 是寧波市農科院作物所和寧波市種子有限公司聯合選育的秈粳型弱感光亞種間雜交稻新組合,其雜種優勢強,產量潛力大,溫光反應特性特異。為了探明其在南寧市武鳴區作為早稻再生栽培的最佳播種期,2017 年我站在城廂鎮六聯村開展試驗工作?,F將試驗結果總結如下。
試驗設計:單因子(播期)四水平,共4 個處理(見下表)。

注:試驗中N 肥種類為尿素,P2O5肥料為過磷酸鈣,K2O肥料種類為氯化鉀(KCl)。
各時期化學肥料分配量(見下表):20.52m2。

試驗小區面積:小區長寬度為570cm×360cm,面積
重復次數與排列:3 次重復隨機區組排列。
育秧及移栽:試驗采用水播育秧、分期播種、分期移栽,人工手插方式作業。
種植方式及規格:試驗田統一用秧規劃線劃格,然后分區筑埂,每小區18 行×16 株(行株距30cm×20cm),按規格人工栽插,4 株/穴。小區間距及走道60cm,泥墻分隔,排灌獨立,四周設置保護行。
試驗地土壤屬,肥力中等。
試驗各小區除處理因素不同外,其它栽培技術措施及管理條件一致。
試驗各播期分別為:3 月12 日、3 月21 日、3 月27 日、4月1 日,秧齡18 天。各處理分期播種、分期移栽、分別管理、分別收獲。各處理早稻于移栽后7 天追施分蘗肥,主莖倒數葉齡3.5 葉抽生時施用穗肥,在倒2 葉抽生期施?;ǚ?。再生季稻促芽肥的施用時間為早稻齊穗后15-20 天,早稻收割以后及時追施發苗肥,早稻成熟后選擇晴天收獲并灌深水護芽。早稻收割留樁高度2O 厘米。
病蟲害防治:早稻分蘗盛期噴灑1 次,中后期及再生齊苗后各噴灑2-3 次甲維鹽+吡蚜酮+笨醚甲丙環唑統防稻飛虱、稻葉蟬、稻縱卷葉螟、三化螟、紋枯病等病蟲害。


試驗結果如上表所示,甬優1540 在3 月10 日~4 月1 日期間播種栽培,再生稻頭季稻(早稻)生育期、株高、穗長、穗粒數、產量高低隨播期提早而縮短,隨播期推遲而延長;再生季稻生育期、株高、穗長、穗粒數、產量高低隨播期提早而延長,隨播期推遲而縮短。表現出:早播再生季稻產量高,遲播頭季稻產量高。
3.2.1 甬優1540 播期、區組兩向表
3.2.1.1 甬優1540 播期早稻

3.2.1.2 甬優1540 播期再生稻

3.2.2 不同播種期對產量的影響結果(見下表)
3.2.2.1 甬優1540 再生栽培播期試驗方差分析

甬優1540再生栽培播期試驗早稻方差分析表

甬優1540再生栽培播期試驗再生季稻方差分析表
F 測驗表明,甬優1540 早稻四個播種期平均產量間存在極顯著差異,需進一步進行播種期平均產量間的多重比較。
3.2.2.2 多種比較(PLSD 法)
甬優1540 再生栽培早稻四個播種期產量試驗的多重比較:



甬優1540再生栽培四個播種期早稻產量的多重比較表
甬優1540 再生栽培再生季稻四個播種期產量試驗的多重比較:


甬優1540再生栽培四個播種期再生季稻產量的多重比較表
試驗結果表明,甬優1540 再生栽培早稻4 個播期中,處理4(4 月1 日播期)表現最好,小區產量達到了60.27kg;處理4 與處理1、處理2、處理3,處理3 與處理1、處理2;處理2 與處理1 的產量,差異極顯著。在甬優1540 再生栽培4個早稻播期中,處理1(3 月12 日播期)的再生季稻產量表現最好,小區產量達到了37.25kg;處理1 與處理2、處理3、處理4,處理2 與處理3、處理4;處理3 與處理4 的再生季稻產量,差異極顯著。
甬優1540 再生稻栽培四個播種期:3 月12 日、3 月21 日、3 月27 日、4 月1 日早稻及再生季稻平均產量間存在極顯著差異。其中,早稻產量隨播期提早而降低,隨播期推遲而提高,四個播種期中以4 月1 日播期早稻產量最高;再生季稻產量隨播期提早而提高,隨播期推遲而降低,四個播種期中以3 月12日播期再生季稻產量最高。建議:為協調早稻及再生季稻產量,作為早稻再生稻栽培,播種期安排在3 月15 日前后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