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外特派特約記者 黃培昭 陶短房 青木 ●本報記者 吳志偉 趙覺珵 譚福榕 ●陳康 柳玉鵬 王偉

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14日上午隆重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大會并發表重要講話,他指出,“深圳是改革開放后黨和人民一手締造的嶄新城市,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一張白紙上的精彩演繹”。40年來,深圳從一個小漁村變成一個有1300多萬人口和擁有華為、騰訊等眾多世界級企業的國際大都市,地區生產總值增長約1萬倍,從1980年的2.7億元增長為2019年的2.7萬億元。“深圳奇跡”成為中國最令世界矚目的焦點。習近平回顧了深圳等經濟特區40年改革開放實踐所創造的偉大奇跡,并表示“經濟特區不僅要繼續辦下去,而且要辦得更好、辦得水平更高”。在講話中,習近平宣布,黨中央經過深入研究,支持深圳實施綜合改革試點,以清單批量授權方式賦予深圳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更多自主權,一攬子推出27條改革舉措和40條首批授權事項。新加坡《聯合早報》稱,習近平圍繞深圳的一系列宣布釋放了明確信號,“中國改革開放不會因為國際上一些逆全球化的行徑而停滯,相反會繼續推進改革開放”。
賦予深圳更多改革自主權
“中國將在動蕩的國際環境中繼續向世界敞開大門”,德國電視一臺14日稱,盡管在動蕩國際局勢下,中國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問題,如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保護主義、單邊主義上升,世界經濟低迷,國際經濟、科技、安全、政治等格局都在發生深刻調整,但是中國最高領導人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上發表的講話表明,中國將繼續堅持和擴大改革開放政策。習近平表示,“我們決不能被逆風和回頭浪所阻,要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堅定不移全面擴大開放,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
美國彭博社稱,盡管美國加大力度企圖阻止中國崛起,但習近平仍重申致力“改革開放”,中國繼續努力推進計劃以成為科技和其他戰略產業的全球領導者。報道稱,包括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在內的數百名企業高管在現場傾聽習近平的講話,習近平呼吁要把深圳建設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城市范例”。報道稱,這個曾經的小漁村現在擁有華為和騰訊等大公司,將成為中國技術創新和融資中心。正如40年前一樣,深圳將再次成為中國改革的試驗田。
“對深圳寄予厚望,習近平賦予深圳更多改革自主權”,韓國《每日經濟》稱,習近平在講話中除了肯定深圳經濟特區在中國改革開放歷史上的重要意義,也宣布賦予深圳在改革的關鍵領域更多自主權。習近平表示,支持深圳實施綜合改革試點,以清單批量授權方式賦予深圳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更多自主權,一攬子推出27條改革舉措和40條首批授權事項。
比亞迪公司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現場聆聽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對我國改革開放和深圳特區建設取得的非凡成就感到無比振奮、備受鼓舞。他說,深圳是一座成就夢想的城市。越是在關鍵時期,越是面對困難和挑戰的時候,越要能勇立潮頭、開拓創新、激發活力。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永葆‘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干的作風”,“努力創造讓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跡”。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副院長曲建14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總結了深圳成功發展經驗的十個方面,其中給人印象最深刻的一點是“必須堅持發展是硬道理,堅持敢闖敢試、敢為人先,以思想破冰引領改革突圍”,正是這樣的經驗讓深圳實現了經濟與社會發展的快速提升。面向未來,深圳在“發展”上的使命是不會改變的。
《韓國經濟》稱,習近平這次南下廣東還考察了汕頭、潮州等地。他在與企業座談時多次強調科技創新和自力更生的重要性。習近平還視察了海軍陸戰隊,他強調要把全部心思和精力放在備戰打仗上。這被視為對“臺獨”分裂勢力發出警告。
“亞洲的硅谷和華爾街”
“深圳將同時成為亞洲的硅谷和華爾街。”俄衛星通訊社14日稱,深圳將推出對優秀海外人員的優惠簽證政策,并為科技公司提供鼓勵措施。在這個曾經的小漁村成為第一個經濟特區40年之后的今天,中國政府再次寄希望于深圳成為引領創新發展的火車頭。中國現在面臨的挑戰是創建新的增長模型,從勞動密集型的出口導向型產業轉向創新發展。中國政府計劃將深圳變成新的全球金融和技術中心,由于其獨特的位置,它可以同時成為亞洲新的硅谷和華爾街。
美聯社稱,深圳的變化展現出中國的發展雄心:中國決心在從電信、生物科技到電動汽車和可再生能源等高技術領域成為全球競爭者,而包括華為在內的諸多深圳公司在中國轉型為高技術領域領導者過程中發揮著關鍵的作用。
新加坡《聯合早報》稱,華為、騰訊、大疆等多家在中美摩擦中受沖擊的高科技企業的總部均設在深圳,習主席此行是否會到訪這些企業備受關注。在中國關鍵核心技術面臨美國和西方“卡脖子”困境的當下,在科技領域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深圳,被賦予新的歷史使命。
“‘改革開放是中國領導人視察深圳的主題”,德國新聞電視臺14日稱,這是習近平繼2012年和2018年后第三次前往深圳。2012年,習近平在十八大后首次出京考察,第一站就前往深圳。2018年,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他再次訪問深圳。報道稱,中國最高領導人前往深圳具有巨大的象征意義。1992年初,中國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南巡之旅,掀起了中國新一輪改革開放和發展浪潮。14日下午,習近平來到深圳蓮花山公園,向鄧小平銅像敬獻花籃,表達對鄧小平的崇高敬意和深切緬懷。
埃及共產黨總書記薩拉赫·阿德利14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說,習近平這次南下廣東考察,與當年鄧小平先生南巡講話有頗多相似之處,彰顯了中國繼續改革開放的決心和信心。阿德利說:“中國改革開放幾十年來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在多次中國之行中更是對深圳印象深刻。我相信在新時代,尤其是在后疫情時代,中國將通過改革開放把自己的國家建設得更加美好。”
中國社科院政治學所當代中國政治研究室主任樊鵬14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深圳是中國改革開放發展歷史的一個縮影。現在深圳在新時代面臨新的使命,它是全面深化改革綜合試驗區,不僅在經濟和科技創新方面,還要在文化建設、社會治理等方面引領其他地區的改革開放。
改革開放成為中國人的當代信仰
“習近平南下廣東考察,改革舉措激發憧憬。”新加坡《聯合早報》稱,在習近平南下廣東考察之前,中國11日發布《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2020-2025年)》。官方發放深圳特區成立40周年大禮包,刺激滬深股市近兩天集體上漲,兩市成交量比“十一”前幾乎翻倍。報道引述專家的話稱,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召開在即,將審議“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中國官方有關深圳的一系列宣布,“體現中國政府對未來發展方向的明確路徑選擇……一定程度上也是對‘十四五規劃的吹風和定調”。
彭博社稱,隨著疫情影響在中國持續減弱,這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迅速復蘇,全球資本流入中國的速度不斷加快。9月中國出口連續第4個月增長,中國前三季度進出口總額實現正增長,10月13日中國股市在2015年后首次突破10萬億美元總市值。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 13日發布《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預計2020年全球經濟將萎縮4.4%;中國經濟將增長1.9%,是全球主要經濟體中今年唯一實現正增長的。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竹立家14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完全可以說,改革開放已經成為中國人的當代信仰和全社會的最大共識。中國人之所以認為改革開放是中國的唯一道路,是因為改革開放意識其實就是問題意識。改革開放就是面對問題不退縮,不斷解決自身發展問題,從而不斷自我超越。深圳乃至全國就是在不斷的自我超越中走到今天的。
竹立家說,中國改革開放已經進入了下半場,也就是我們要從富走向強,這給中國提出了更多要求。世界上許多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到一定水平就停滯不前了。我們不能重蹈那樣的覆轍。我們的應對之策就是繼續推進改革開放,比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將是我們從富走到強的關鍵。此外,改革開放使中國從世界舞臺的邊緣走近舞臺中心,以前我們講話很沒有分量,但現在我們要承擔起大國責任,這也要求我們要繼續進行高水平的改革開放。▲
環球時報2020-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