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題再現
你平時喜歡玩什么?有沒有哪次玩得特別開心、印象特別深刻的?回憶一下,你當時是怎么玩的?把你玩的過程像放電影一樣在腦海里回想一遍,然后寫下來,寫的時候注意正確使用標點符號。
(配合統編教材三年級上冊第八單元習作訓練)
大手導寫
這次作文是一篇命題作文。從題目中,我們不難看出,著眼點在“玩”,玩什么?如何玩的?玩的結果是怎樣的?理清思路,我們便能寫出一篇優秀的習作。
一、“玩”要有順序
不管是掰手腕、釣魚,還是坐過山車,種種活動和游戲都要按照先后順序來寫。如:先介紹游戲規則,再寫怎么玩的。用上表示承接關系的詞語,如“首先……然后……”“一……便……”“……于是……”習作就更具完整性了。
如習作片段《那次玩得真高興》,我們按照先后順序來理順游戲規則。
“老鷹捉小雞”的游戲,不僅培養我們的靈敏性,還能讓我們更團結。首先團隊里選出一人當“母雞”,一人當“老鷹”,其余的同學都是“小雞”。然后“小雞”們依次在“母雞”后牽著衣襟排成一隊,而“老鷹”則站在“母雞”對面。“母雞”在游戲中要極力保護身后的“小雞”,若是被“老鷹”捉去,那就輸了。
二、“玩”中必有“動”
游戲離不開動作。而動作描寫要有選擇,不能一把抓,要抓住特征性動作或習慣性的動作寫具體,最好能描述人物的連續性動作。它就像是鏡頭下的慢動作,要工筆細描。而這樣的動作描寫,具體可感,更容易讓讀者身臨其境。
同時要選擇恰當的動詞,把人物的動作寫得準確,具體。這樣一來,習作就具有了可讀性。
如:他雙手捧著球,深吸一口氣,然后踮起腳尖,原地彈跳了三四下,接著,他如離弦的箭一般朝著籃下奔去。說時遲,那時快,他三步就跨到籃下,“呼”地跳起來,雙手抓住飛來的球,舉到頭頂,然后“嘿”地叫了一聲,把球灌進了籃筐。
三、“玩”出真感情
“愛要大聲說出來”。同樣的道理,游戲過程中玩得高興的感受或收獲,也要清楚地表達出來哦。
我們在本冊課文中就學到過很多。如:《金色的草地》中“多么可愛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從那時起,蒲公英成了我們最喜愛的一種花。”多么強烈的感情啊!這里抒發的是作者對草地和蒲公英的喜愛之情。
小手練筆
那次玩得真高興
◎易恒晟
上個學期,學校組織我們去“仙鳳三寶”秋游。
那天,我們先在教室里集合,然后興高采烈地坐上了大巴。同學們在車上有說有笑,大約半小時左右,我們就來到了仙鳳三寶。
一進門,同學們就被眼前的美景看呆了!瞧!映入眼簾的是一片金黃的沙灘,還有許多高大的椰子樹,最好看的是中間一灣湖水,瓦藍瓦藍的,同學們都看得入了迷。之后,我們玩了碰碰車、飛椅、海盜船,可我最喜歡玩的是讓人膽戰心驚、提心吊膽的鬼屋。
鬼屋的入口處,同學們排成一條長長的隊伍。這時鬼屋里傳來尖叫聲,許多同學都嚇得跑出來了。輪到我們玩了,兩名“戰士”在隊伍的最前面,膽小如鼠的同學在中間,后面是兩位老師。進去后,我心里有一點害怕,突然一個“妖怪”從我右邊沖了出來,隊伍被打亂了,同學們都拼命地往出口跑。這時,我鼓勵自己:易恒晟,不要害怕!這些都是假的!我鎮定地從鬼屋走了出來。同學們一個勁兒地夸我勇敢,我開心極了。回想起來,那過程真是驚險又刺激。
快樂的時光總是短暫的,大約四點鐘,我們就依依不舍地離開了仙鳳三寶。這真是一次有意義的秋游,開心又刺激。
【作者系江西蘆溪縣蘆溪二小三·2班學生,指導老師:陳煙花】
那次玩得真高興
◎馬鑫妤
周日,我做完作業去找好朋友晶晶玩。
晶晶拿出了一張沒有鼻子的娃娃臉圖片,掛在她家客廳的墻上,然后拿出一支鉛筆和一塊手帕,說:“今天,我們玩畫鼻子的游戲吧!”我們歡呼起來。
晶晶自告奮勇地走上前來第一個畫。我用手帕蒙住晶晶的眼睛,讓她原地轉三圈,然后說:“開始!”只見她小心翼翼地摸索著走到畫前,剛準備畫,晶晶的弟弟就大笑起來。晶晶聽到這不懷好意的笑聲,猶豫了好一會兒才畫了上去。我們頓時笑得前仰后合。晶晶連忙把手帕拉下來一看,自己也忍不住笑了出來,說:“鼻子掉了!哈哈哈。”原來她把鼻子畫到了臉的下面。
輪到我了,我既興奮又緊張,心想:如果我畫不好,怎么辦?我可不想被伙伴們嘲笑。我先偷著瞄了一眼鼻子的位置,然后用手帕蒙住了自己的眼睛,再在原地轉了三圈,最后我自信滿滿地一步步走上前去。啊!終于碰到墻了!可是在哪里呢?怎么都這么平整光滑啊!我兩手在墻上摸索一陣,最終確定位置畫了上去。還沒等我畫完,晶晶就笑得跳起來,指著畫大叫:“妖……妖怪!”我連忙扯下手帕一瞧,原來我把鼻子畫在了眼睛里!
這個畫鼻子的游戲真是太有趣了!我們玩得真高興!
【作者系江蘇蘇州市西交利物浦大學附屬學校三·4班學生】
老師總評
易恒晟同學展現出自己進入“鬼屋”的情緒變化,特別是他的神態和心理描寫,十分傳神,使讀者有身臨其境之感。馬鑫妤的習作最大的優點就是運用動作、心理描寫,將自己貼鼻子的過程描寫得很是生動,富有童趣。(徐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