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志紅 盧雅鈴
蟲子雞由土雞品種經多元雜交,以鮮活的蠅蛆、昆蟲為飼料喂養而得名。蟲子雞養殖利潤高,但要獲得大量的蟲子飼料是個難題,有人甚至特意養殖昆蟲作為雞飼料。地面的蟲子數量有限,能不能向空中開發蟲源?
如何有效消滅蚊蟲一直困擾著人們。傳統的滅蟲方法是噴殺蟲劑,但此方法滅殺的蚊蟲體內含有毒藥殘留。2019年暑假,我們在山地雞養殖場看到一群群蚊蠅、飛蛾圍繞光源飛舞,不覺產生靈感:能不能設計一種既能消滅蚊蟲,又能為山地雞提供食料來源的養雞裝置?
一、設計原理
選擇白色光、紫色光、黃色光作為誘捕光源。將氣味劑安裝于誘蟲導筒的內壁,初始設計的器材都安裝在一種可移動的機架上,使之專門用來誘捕蚊蟲。
根據蚊蟲、蛾蝶對不同波長光線的喜好程度,裝置的控制系統分時段開啟不同波長的光源引誘蚊蟲、蛾蝶,并利用氣味吸引它們,讓其匯集在裝置上端入口附近盤旋。負壓系統產生的負壓將蚊蟲、蛾蝶吸入負壓腔內,在其掉入擊殺腔后對其進行擊殺,從而使其成為雞的美食,達到使雞增食、雞肉增質的目的。
二、結構設計
本項目裝置主要由誘捕系統、負壓系統、自動開啟系統、擊殺系統、鎖定系統等部分組成。
誘捕系統包括誘捕紫光燈、誘捕黃光燈與日光燈、誘捕氣味劑發散裝置與誘捕斜板。負壓系統包括抽氣機與負壓腔。自動開啟系統包括感應開關與移動電源及導線。擊殺系統包括擊殺昆蟲轉輪桿支架、擊蟲轉輪桿。鎖定系統包括集蟲盤與封閉外蓋。
三、創新點
1.首次提出針對生態雞養殖場環境進行蚊蟲滅殺與生態雞食料源頭開發綜合動態處理的理念,設計出基于食物鏈結構的生態養雞新型裝置,是對當前家禽養殖安全設計上的一種補充與完善。
2.運用仿生學原理,利用蚊蟲、蛾蝶等的趨光性、趨味性,把一定區域內的蚊蟲、蛾蝶等匯集到一處,實現集中主動滅殺。
3.確定了誘集蚊蟲、蛾蝶等的基本變量,并針對誘集力度進行了滅殺量的定量試驗。在滅殺效果上,采用光線引誘與氣味吸引增加蚊蟲、蛾蝶等的集聚量,利用負壓裝置確保了滅殺速度,采用高速轉輪支桿旋轉擊殺保證了滅殺效果。
4.實現了“蟲—雞—器”這一“人、物、環境”高效、健康的人機關系目標:捕蟲器捕殺蚊蟲、蛾蝶等,達到生態處理的目標;通過飼雞器的轉盤有序喂養山地雞,能使雞群增加運動量,實現雞肉肥膘的可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