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遠
小時候的我很喜歡玩萬花筒,它帶給我無盡的遐想和喜悅。長大后我卻發現,市場上的萬花筒與小時候的區別不大,缺乏新意。
在萬華鏡科學館,我見到了讓人驚艷的萬花筒作品:有的將聲音與光結合,有的把力學的曲柄搖桿結構與光結合,有的融入了環保理念……這給了我很大的啟發:能否把齒輪傳動等力學知識與光學知識結合,做一款富有新意的萬花筒?
通過無數次的試驗,我制作了帶有傳動裝置的萬花筒。在其觀察端,有一個縱向傳動輪裝置和橫向傳動輪裝置,一個三角形的觀察口和防塵蓋。在其標的物端,有一個亞克力的轉箱與橫向傳動輪裝置連接,轉箱內是各種可愛的、顏色豐富的標的物。
萬花筒的外部用木片制成,涂上了我喜歡的顏色。木片結構箱體內是由亞克力有機玻璃組成的三棱鏡,是萬花筒成像的主體。通過手動操作傳動輪裝置,牽引萬花筒的標的物箱體轉動,讓標的物的變化帶動成像的內容變化,就能讓萬花筒的成像變幻多端。
這個萬花筒利用了哪些原理?
一、機械傳動部分
轉動搖柄,主動輪轉動,通過皮帶傳動,從動輪1、2、3依次轉動,最終帶動標的物轉盤轉動。主動輪與從動輪1之間的速比(角速度之比)是2∶1,主動輪轉兩圈,從動輪1轉一圈,轉動速度減慢。從動輪1與從動輪2同在一個軸上,速比一樣。從動輪2與從動輪3的速比是1.5∶1,轉動速度減慢,從動輪3與標的物轉盤同軸,轉動速度一樣。
為什么設計這套傳動裝置?主動輪與從動輪大小一樣不行嗎?
這是因為轉動搖柄時,速度相對較快,如果主動輪與從動輪同樣大,標的物轉盤轉動會很快,人在觀察時會眼花繚亂,易產生眩暈感,而且標的物也會很模糊。如果標的物轉盤速度通過主動輪與從動輪之間的速比關系下降,觀看效果更佳。
二、萬花筒主體成像部分
傳統萬花筒一般按等邊三角形擺放三片鏡片形成三棱鏡,成像為完全對稱式。我設計的萬花筒沒有采用常規角度,而是用頂角為銳角的等腰三角形擺放鏡片,每組完整的成像效果都是“一帶三”,既漂亮又有特點。
萬花筒成像一般通過平面鏡成像和光在棱鏡中的多次反射實現。平面鏡采用玻璃材質,成像清晰,畫質好,但出于安全考慮,我用亞克力板代替玻璃,既能保證光在傳播過程中發生全反射,又能最大程度降低能量損耗,讓成像效果更好。
三、萬花筒支架
通過附加配重降低萬花筒的重心,讓其保持平衡。
總之,我設計的機械傳動光影萬花筒具有結構簡單、安全美觀、玩法新穎、成像多樣、制作成本低等特點。當然,機械傳動中的光影萬花筒還有很多可以改進的空間,比如傳動裝置的穩定性等,未來我將不斷學習相關知識和技術,讓這個能培養兒童思維和觀察能力的益智玩具變得更有活力。(指導老師:陳 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