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姜念月 黃宇 圖/石濤

助浴車隊
洗澡,這件平常生活小事,但對于失智失能老人來說卻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情,由于他們洗澡需要人在一旁服伺,“拖累”“尷尬”“像一件任人擺布的物品”是洗澡“困難戶”老人們的普遍心理,有的老人甚至產生心理障礙對洗澡產生對抗心理,即使住進了養老機構也拒絕洗澡。在重慶市有那么一輛車,載著一口白色浴缸開進了養老院和社區為失能失智老人提供助浴服務,為他們洗去心靈深處的傷痛,這車就是“重慶市慈善總會助浴快車”。
洗澡,對于失智失能老人有多難,平常人可能想象不到。
黃文軍老人家里有一口大浴缸,是2009年他和老伴花大價錢買來的。2013年,妻子離世后,要強的黃文軍堅持不和兒子同住,他一個人把大多數舊家具都換新了,卻留下了盥洗室內的浴缸。黃文軍記得那天天氣很熱,他將自己浸泡在溫熱的浴缸水里后開始犯困,想閉上眼睛打個盹……
再次醒來,黃文軍便看見輸液瓶和守在床邊看文件的兒子。
“我這是怎么了?”黃文軍想坐起來,卻怎么也使不上勁兒。“爸,您在浴缸里泡了近5小時,差點……”兒子沒再說下去,只將話鋒一轉:“您還是來跟我們住吧。”
“不需要!”黃文軍一口回絕了,不拖累兒女,不當累贅是他給自己的底線。但洗澡都能洗進醫院,黃文軍終于承認自己老了,同時也對洗澡這件事產生了恐懼。
出院后,黃文軍主動聯系了位于重慶市九龍坡區的一家養老院,是兒子開車送他“搬家”的,臨別時,兒子忽然跪下磕了個頭,說了一聲:“爸,對不起!”黃文軍只是揮了揮手,讓他趕快走。
之后,兒子出國了,黃文軍也成了養老院的洗澡困難戶。自己怕洗澡,又不愿麻煩別人,每個月敬老院的社工都會“強制性”地把這個“犟老頭”拖進澡堂子洗浴一次,但也免不了被他破口大罵一頓。黃文軍并不知道,他的經歷代表著一類“要強”了一輩子的老人,當自己老得洗澡都成問題時,為了不麻煩兒女,索性不再洗澡。就像黃文軍日記上的一句話,“誰不想干干凈凈的,我老了,但只要不拖累他們就好。”

助浴師幫浴后老人梳理頭發

助浴師扶沐浴后的老人下車
時光如梭,一眨眼,黃文軍82歲了,住在養老院的他依舊不喜歡別人給自己洗澡。直到得知兒媳婦就要帶著半歲的二寶回國探望他,黃文軍才破天荒地主動報名助浴快車洗澡服務。
把一套折疊平整的換洗衣物放進塑料袋,黃文軍拄著拐棍走向助浴車。車門打開的一瞬間,黃文軍聞到一陣甜香,竟像是妻子以前用過的一款沐浴露……
在重慶,像黃文軍一樣的老人還有很多很多。據重慶市民政局統計,重慶市失能、半失能老人共57萬人,洗澡是這些老人共同的難題。為此,重慶市民政局啟動了“重慶市慈善總會助浴快車”項目,為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免費的洗浴服務。
助浴快車是由重慶三心堂養老服務有限公司創始人隆全明開發的。車廂體采用具有保溫功能的特殊材料組裝而成,內部配備有專業助浴設施設備,產品滿足國家機動車運行安全技術條件及相關規定,具有三項國家實用新型專利,車內配備的老年助浴步入式浴缸是隆全明先生的發明專利。隆全明的善舉得到了重慶市相關部門及相關行業組織的高度重視和關注,重慶市慈善總會會長劉光磊為助浴服務團隊授旗,將助浴快車正式命名為“重慶市慈善總會助浴快車”。
“姐姐,今天要洗澡了哦。”妹妹鮑春慧的聲音從洗手間傳來,緊接著便是一陣“嘩啦啦”的水流聲。
躺在床上的鮑春華沒作聲。不一會兒,妹妹和妹夫雙雙出現在臥室門口,在看到妹夫的那一瞬間,鮑春華難掩尷尬地笑了笑,啞著聲音說了句:“辛苦了哦”。
和大多數退休在家的老人一樣,鮑春華愛美、愛跳壩壩舞、愛聊天。原本,這個性格“潑辣”的重慶女子打算一輩子演繹自己的單身生活。但就在2017年的一天,隨著一聲尖銳的汽車剎車聲,鮑春華被撞出十多米,她被重重地摔在地上后就再也沒能站起來。
胸部以下毫無知覺的高位截癱,余生只能臥床,無兒無女……這便是鮑春華要面對的現實。
好在妹妹鮑春慧承擔起了照顧她的任務,但唯有洗澡這件事,瘦小的鮑春慧一個人辦不了,縱然不情愿,鮑春華只能接受由妹夫將她抱到浴室后,協助妹妹給自己洗澡。
尷尬,但別無選擇的生活就這么開始了。
半年后,鮑春慧提出將鮑春華送到養老院。“姐姐,我也病了,確實沒辦法照顧你了。”這個理由讓鮑春華無法拒絕。
2018年4月,在鮑春華62歲生日那天,她住進了重慶市渝北區的一家敬老院,唯一能說話的妹妹離開了她身邊。
“生不如死!”是鮑春華給眼下生活的總結。除了吃飯和更換成人尿不濕以外,她拒絕所有人的觸碰,甚至洗臉也不行,只要一打開鮑春華的門,老遠就能聞到一股異味。
這一切被“重慶市慈善總會助浴快車”項目養老服務的社工馮地華看在眼里,她明白,鮑春華急需的不僅僅是洗凈自己的身體,更多的是尊嚴。
“我不洗!走走走!”鮑春華直挺挺地躺在床上,對來接她去洗澡的馮地華大吼,并用盡全力揮舞著尚能動彈的手臂。
“大姐,你就把我當成你的妹妹好嘞!”做足了“功課”的馮地華溫和地勸說。鮑春華竟然少有地安靜了下來,馮地華見狀連忙“乘勝追擊”,一邊請同事將鮑春華抱上輪椅,一邊熟練地為她綁上凌亂的頭發。
洗澡、按摩、梳妝……
“妹子,你多大了?”鮑春華看著鏡子里正對她笑的馮地華問。
“今年54了。”
“你和我妹妹一樣大。”坐在輪椅上的鮑春華說。
看著鏡子里那個沐浴后嶄新的自己,鮑春華忽然落淚了,她好像又回到了當年愛唱愛跳的時光,她永遠是壩壩舞隊伍里備受矚目的那一個。
32歲的司機兼社工鄧川桂是“重慶市慈善總會助浴快車”項目探路人之一。該項目啟動之初,他便一路握著方向盤,駕駛著那輛白色的助浴車穿梭在重慶的大街小巷,而今已經行駛了8500多公里。
鄧川桂見過許多孤寡老人,有的老人在享受了30分鐘的“助浴”服務后拉著他們不讓走,有的老人在坐進按摩浴缸的一瞬間淚流滿面,有的老人帶著一身黑灰走上車,見到自己被洗凈后的模樣以作揖感恩……
為什么一次普通沐浴能讓幾乎每位浴缸里的老人獲得如若新生的滿足感?年輕的鄧川桂一直找不到答案,直到他遇見患有阿爾茨海默病的謝老。
謝老具體叫什么名字,鄧川桂并不知道,這位老人所住的養老院周圍環境山清水秀。謝老有一對一貼身護理的保姆,可見子女家境優渥。
助浴車停在空地上,接受服務的老人們由社工依次攙扶上車。鄧桂川第一次見到謝老時,見謝老滿頭銀發,著裝整潔,只是一雙眼睛沒有神采。
鄧川桂知道,通常情況下,保姆都會給老人進行常規洗護,所以謝老的干凈整潔并不在他意料之外。鄧川桂把謝老帶上助浴車后,為老人脫下衣服,并攙著他坐進專用的按摩浴缸。和大多數失智老人一樣,當水灑在身上時,謝老會下意識地自己用手去摸,會像孩子一樣玩泡泡,玩得高興了還會打水。
鄧川桂一邊服務一邊和老人聊著天,但因為失智老人大多聽不懂,作為社工只能算自言自語。當鄧川桂告訴謝老晚餐有豆沙包時,老人停下玩水的手,一雙看向鄧川桂的眼睛忽然亮起了光彩。
“媽媽!媽媽!……”謝老一邊開心地對著鄧川桂喊,一邊伸出雙手抱住鄧川桂的胳膊,一咧嘴,竟笑得像個娃娃。
一個88歲的老人喚一個32歲的小伙子“媽媽”,多么匪夷所思的場景,或許還有些滑稽,但身在其中的鄧川桂眼眶卻濕潤了。眼前的老者白發蒼蒼,他因疾病失去了思考的能力,兒女們也已遠離,但在記憶的最深處,他還依然記得兒時媽媽的溫存,自己是那個坐在浴盆里的孩子,有母親的溫柔細語,還有一壺燒好的洗澡水,仿佛這一切便是人生最初始的快樂。
或許,我們也將面對黃文軍的“包袱”、鮑春華的無奈與謝老的渴望,成為這千千萬萬老人中的一員。
不過幸好,還有一群年輕的“隆全明”“鄧川桂”,他們愿意駕駛著白色的助浴車,始終奔馳在這條養老之路上,為那些被時光刻上皺紋的蒼老身軀帶去一池溫暖的清水,洗凈他們心靈的塵埃。該項目2018年12月開始試運行,已在重慶16個區縣65個社區開展了129場免費服務,為2800名失能、半失能老人免費洗浴。
據了解,從2020年6月24日起,“重慶市慈善總會助浴快車”項目助浴快車數量已經有10輛投入使用,預計年受益群眾將達到3萬人次。新的助浴車把以前的輪椅軌道升級為輪椅輔助自動升降平臺,不僅更安全,還大大提高了效率。
對于“重慶市慈善總會助浴快車”項目未來發展方向,隆全明信心滿滿。他說:“我們將做好健康助浴服務踐行者,以1臺‘助浴快車’帶動10個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站),打造獨具特色的動靜相結合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模式,解決社區居家養老的難題;三年內完成‘智護享老千百工程’,即實現100臺助浴快車的運營和在全國建立1000個社區固定助浴點。”
但愿隆全明的夢想早日實現,愿有更多的助浴快車穿梭于全國各地城市的大街小巷和鄉村的阡陌村落,洗去千千萬萬失智失能老人內心的尷尬和隱痛,帶給老人尊嚴和春天陽光般的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