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鳳兄
時光如高速行駛的列車,轉眼間來銀川市西夏區幸福頤養院已經三年了。我所在的養老機構是一所公建民營、醫養結合的護理型養老院,從醫療護理走進養老行業,服務對象和工作內容發生了變化,不變的是感恩之心與堅定信念。
我踏進養老行業接觸的第一位前輩,是我們寧夏區域運營總監王宏,一見面就被她優雅的氣質所震撼,至今還清楚地記得她細致地教我如何轉移老人,溫柔地教我和老人有效的溝通。每天清晨見到老人與員工,她總會露出開心的笑容,那一聲聲“早上好”,深深印在老人與員工的心中。最讓我敬佩的是在她身上,真正踐行了養老人的“耐心、愛心、責任心”,從老人的飲食照料到文娛活動,隨處都可見她操勞的身影,她是老人貼心的女兒,她是我們的榜樣,也是我們前進的領路人。
這三年里,我在不同的崗位上逐步成長,尤其在護理崗位實現了自我突破。面對眾多的失能失智長者,面對著繁重的生活照料,我承受著焦慮與不安,自我感到難以跨越時,業務院長康桂琴給我循循善誘的鼓勵和幫助,教會我給老人生活照料的技能,指導我如何照護認知癥老人,特別是她觀察與處置老人疾病的能力讓我嘆服。在老人心中她是名優秀的養老人,在員工心中她是我們的精神支柱,也是我們的知心大姐姐,她引導著我一路成長起來。
初次接觸認知癥長者,讓我陷入抓狂的境地,對認知癥專業知識的缺失,開始懷疑自己能否勝任這份工作。工作之余,我開始自學認知癥專業知識,逐步總結經驗解決工作中的難題。在院領導的支持下,我去南京參加了樂知學院舉辦的認知癥優質照護高級研修班,與五湖四海的行業前輩們進行了交流學習,使我開拓了眼界,對后來開展非藥物干預認知訓練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任鳳兄在護理老人
隨著專業的深入,我逐步認識到養老是一個多元化的專業,不能止步于眼前。于是,我轉崗到了社工行業,重新學習領悟了助人自助的真正含義,幫助機構建設了記憶家園專區,為更多的失智癥老人提供專業服務。按照院內標準化要求,組織開展了各種文化娛樂活動,深得長者的喜愛。每當看見長者臉上幸福的笑容時,我倍受鼓舞,更加堅定信心,一定要用心服務老人,努力提高業務能力。
經驗的積累,技能的提高,對長者疾病的觀察和各種應急事件的處理也有了質的提升,為開展工作打下了基礎。從護理員到社工、再到護理主管,從基層崗位到管理崗位,這一路上離不開領導的培養與同仁們的支持,也是自己堅持不懈努力的回報。做一個有溫度的養老人,不辜負家屬與長者的信任,為他們提供專業、細心的照護,讓他們享受到健康、快樂的生活,更是我努力追求的目標和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