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英
(甘肅省會寧縣四房吳鎮公共事務服務中心,甘肅 會寧 730700)
隨著健康教育關注程度的深化,新生兒缺陷率明顯降低,有效地提高了新生兒質量,改變了妊娠結局。
選擇2019年2月—2020年3月來我院進行婚孕前檢查并接受健康教育者為研究組,同時選擇婚孕檢查未接受健康教育者為對照組,每組各24例。對照組年齡22~35歲,平均年齡(30.4±2.1)歲。受教育程度:初中7例,高中8例,大專以上9例。研究組年齡23~36歲,平均年齡(29.4±2.2)歲。受教育程度:初中6例,高中7例,大專以上11例。兩組的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1)自研究之日起30日內領取結婚證。(2)自愿入組并簽署同意書。(3)婚后2年有計劃懷孕者。排除標準:(1)惡性腫瘤、精神類疾病。(2)心臟、肝臟等重要臟器器質性病變者。(3)精神類疾病、語言交流障礙者。
健康教育:第一,選擇高責任意識、經驗豐富的人員坐診。孕前檢查包括:對孕產婦現場講解、需要注意的問題、自我檢查方法。創建信息檔案,記錄有關問題,結合實際情況制定婚孕前健康教育方案。第二,對研究對象開展健康教育。開設孕前優生優育健康教育門診,發放健康手冊。第三,組織健康教育講座。講解孕前檢查作用、孕期保健事項,預防新生兒缺陷。第四,輔助基本檢查。婦科檢查、臨床實驗室檢查(血常規分析、尿檢、血型測定)、血清學檢查,檢查肝腎功能、甲狀腺功能,進行綜合評估,實現低風險懷孕。存在高風險有關疾病,痊愈后再進行檢查方可懷孕。第五,組織家屬做好配合工作,保證婚檢、孕前檢查順利進行。第六,不定期回訪或上門回訪,便于掌握研究對象的備孕情況。
(1)婚檢、孕前檢查情況比較。(2)分析兩組孕前保健知識、性疾病防治、圍產期保健、出生缺陷等知曉率。(3)對比兩組新生兒缺陷率、遺傳類疾病、傳染性疾病(母體傳播所致)。
研究組婚檢率達50%、孕前檢查率達50%,均高于對照組的20.83%、4.17%(P<0.05),見表1。

表1 婚檢、孕前檢查情況比較 例(%)Tab.1 Comparison of premarital check-up and pre-pregnancy physical examination case(%)
研究組保健知識(86.36±2.58)%、性疾病防治(82.99±2.47)%、圍產期保健(85.97±3.46)%、出生缺陷等知曉率(86.31±3.87)%均高于對照組(72.99±3.46)%、(70.44±3.99)%、(74.99±3.41)%、(73.08±2.41)%(P<0.05),見表2。

表2 兩組對象健康知識知曉率對比 (%)Tab.2 Comparison of health knowledge awareness of two groups (%)
研究組出生缺陷率4.17%、遺傳類疾病發生率8.33%、傳染性疾病發生率4.17%均低于對照組的37.5%、33.33%、29.17%(P<0.05),見表3。

表3 兩組新生兒缺陷情況比較 例(%)Tab.3 Comparison of newborn deficiency of two groups case(%)
孕前檢查主要針對計劃懷孕或可能懷孕的女性,提高其認知與孕前準備,使其在孕期保持良好的身體狀態和情緒[1]。孕前檢查有助于降低幼兒缺陷率,提高新生兒質量,推動優生優育工作的順利進行。健康教育有利于優生優育政策的實施[2]。
為更好地開展健康教育,醫院首先要為婚孕前對象創造良好的教育環境,提升婚檢質量[3]。設置咨詢門診部,提供技術支持,做好婚前檢查、產前診斷、產前檢查等工作,確保產檢檢出率、妊娠安全、病殘兒鑒定。為全面落實優生優育,孕前檢查健康教育成為首選路徑[4]。加強婚孕前檢查,提升檢查對象的自我保健認知、優生優育認識、疾病預防。創建個性化服務,提高婚檢管理,使婚檢工作更加人性化[5]。建立健康檔案,為優生優育做足準備。本研究中,研究組健康知識知曉率高于對照組(P<0.05),表明健康教育能夠增強婚孕者的保健知識、性疾病防治、圍產期保健、出生缺陷等健康知識認知率[6]。研究組新生兒缺陷率低于對照組(P<0.05),表示健康教育可以預防新生兒疾病的發生,提高新生兒質量,落實優生優育健康計劃。經健康教育后,研究組婚檢、孕前檢查情況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婚孕前開展健康教育有助于增強婚檢、孕前者健康知識認知率[7]。
婚孕前開展健康教育對優生優育的作用顯著,有助于增強研究對象保健知識、提高產檢率,為新生兒健康做準備,降低新生兒的缺陷率,實現優生優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