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殿宇 韓忠杰
摘要:天然氣作為清潔能源,越來越被廣泛利用,在面對大量需求的背后,天然氣管道也在快速的發展建設,越來越多的天然氣管道在埋地運行。隨著天然氣天然氣管道運行時間的增長,面臨這腐蝕、壁厚減薄、焊縫、占壓變形、改線等原因需要對天然氣管道進行一級動火。大家都知道,天然氣作業易燃易爆介質,一級動火作業存在很大風險,并且動火作業現場也會存在一些危險。動火單位應提高安全生產的觀念,不能總是采用搶修的模式進行動火施工,而是要制定安全的規范和措施,有計劃的進行動火改造。怎么才能將動火作業現場降低到可接受程度,確?,F場動火作業現場安全。
關鍵詞:輸氣管道;安全管理;現場;監督
管道動火施工開始前,首先成立動火小組,針對施工流程及施工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涉及施工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動火方案對可能遇到的突發事件進行風險分析并制定好防范措施,而動火作業現場危害因素和問題無非是“人、機、料、法、環”,要確保動火作業現場安全,做好五方面的防控措施,動火作業便可順利完成。五方面是分別指:
人,是指動火作業現場的人員;
機,是指動火作業現場的機械、設備;
料,是指動火作業現場的物料(如管材);
法,是指動火作業現場的施工、作業方法;
環,是指動火作業現場的環境;
一、人
人員是作業現場管理中最大的難點,也是目前所有管理理論中討論的重點,只要涉及到人的因素,就有產生誤操作、失誤、意外的可能。保證現場安全,把控人的安全是重中之重。現場人員種類較多,如總指揮人員、監督類人員、現場作業指揮人員、操作人員、后勤人員、機械設備駕駛員、臨時雇傭農民工、攝像人員以及可能存在的周邊人員。作業現場人員較多,在動火作業中,存在人員被物體打擊、機械傷害以及三違現象等等危險狀況機率大幅增加,將現場作業人員分為四個級別,一是指揮級,二是中間管理級,三是安全監督級,四是勞動操作級。指揮級就是做正確、安全的事,中間管理級是正確、安全的做事,安全監督級是監督把事情做正確、安全,勞動操作級是把事情做正確、安全。
從四個級別人員中風險最大的是勞動操作級,其次是安全監督級。勞動操作級人員、工種最多,安全意識薄弱,不能準確辨識作業過程中存在的風險,不能有效按照制定控制措施把控風險。勞動操作級人員從以下幾方面把控風險:
1.動火作業前,必須對全體作業人員進行危害辨識和安全技術交底,進行消防和應急常識的學習,并進行應急演練;
2.切割、組對、焊接及焊縫檢測等操作人員持證上崗,專業技術能力過關,有較強的技術,嚴格按照相關操作規程進行操作;
3.作業人員勞動防護意識不足,不能正確穿戴勞動防護用品,作業期間出現燙傷、割傷、碰傷等危害,作業期間做好個人安全防護,并由專人進行監督;
4.現場動火作業做某工序時,其他暫時無作業人員在作業現場隨意走動,對作業現場控制不利,現場在安全不影響作業位置設置休息區,無作業任務人員到休息區進行休息,無通知作業任務嚴禁隨意走動;
5.動火作業現場臨時雇傭挖掘機、吊車駕駛員,安全認識不足,駕駛技術不確定,在作業時存在不確定性安全隱患,對臨時雇傭機械駕駛員,作業前,對其進行充分的安全培訓,檢查資質,了解技術水平,宣貫作業期間聽指揮,遵守現場制度;
6.現場雇傭農民工無安全意識、紀律性不強,不能有效的避開風險點,針對農民工,要有專人管理,作業前,對農民工做好紀律和安全注意事項宣貫,作業期間對農名工監管,出現危險行為及時糾正。
動火監督人員是動火作業現場的保安,保護動火作業現場的安全。所有動火監督人員人選要有較強的專業知識、責任心以及現場監督管理經驗。同時動火作業監督人員現場不止一個,會多人共同配合完成監督工作,那么監督工作就應該分工配合完成,有主有次,所以對動火作業現場監督人員主管現場人員、設備警戒和負責動火現場監督。負責現場人員、設備監督的安全員,監護做好現場安全警戒、危險區域隔離、個人勞動防護用品穿戴以及防止現場人員處于不安全位置。動火監督人員動火作業前逐項檢查落實防火措施,嚴格監督、落實動火作業安全管理規定,執行作業票許可制度,檢查是否做好相應的搶救準備措施。檢查滅火器、應急急救用品,以便急時備用。當監督發現動火部分與動火方案、作業票不相符合,或者動火安全措施落實不到位,存在較大風險,動火監督人員要立即制止動火,收回動火作業票。
二、機
動火作業現場設備、機械繁雜,如挖掘機、吊車、割管機、焊接機、發電機、消磁機、氣瓶等設備,要想保證動火作業期間正常進行,要對動火所需的各項工具進行檢查,使其符合動火的工作要求,以免動火過程中出現意外狀況,導致動火時間延長,影響正常的供氣時間。
下面對設備、機具、機械使用、點檢、保養要求如下:
1.所有設備、機具、機械使用時必須由專業人員按照操作規程操作使用;
2.發電機、電焊機等電器設備應有良好的接地裝置,并安裝漏電保護裝置,并滿足一機一閘的要求;
3.各種施工機械、工具、消防器材使用前,進行試驗檢查,保證正常好用,同時應擺放在指定的安全區域內,旋轉設備及存在危險機具拉設警戒、隔離;
4.設備、機具、機械日常按照維護保養要求定期進行維護保養,保持時刻處于備用良好狀態;
5.動火前,對雇傭的挖掘機、吊車按照檢查表進行逐一排查,機械是否滿足動火作業要求,如不滿足及時更換,保證動火作業期間機械車輛的完好;
6.現場可燃氣體檢測儀具有鑒定合格證書、電量充足,并保證一用一備;
7.現場氣瓶嚴格按照氣焊、氣割使用嚴格遵守《氣瓶使用安全管理規范》。
三、料
輸氣管道動火物料最重要就是需要預制的管件,管件在預制期間需要搬運、吊裝、打磨、切割,故備用管件放置在安全、寬敞位置,并做好警戒隔離。
四、法
法,顧名思義,方法。此方法不僅僅代表設備的使用。是指生產過程中所需遵循的規章制度,而輸氣管道動火施工過程中,最終要落實的就是各項規章制度。它包括:動火作業安全管理規定,設備說明書,各種操作規程等。嚴格按照各項規程作業,是保證動火作業進度的一個條件。
這要求動火作業小組應明確各項工作安排是否到位,動火過程中是否全部按制度工作。只要在嚴格遵守各項制度的基礎上,才能保證動火施工的安全進行。簡單來說,動火作業嚴格按照動火方案中流程實施,同時不同的機械設備都有各自的使用方法,實施動火作業過程中要求作業人員嚴格按照設備說明說、操作規程并熟悉其性能,很好的掌握和使用其操作方法,保證動火作業安全。
五、環
輸氣管道動火作業環境對動火安全影響較大的有如下幾點:
1.動火點地勢、地貌,如動火點在山坡地段、隧道和在平原地段風險不同,需要考慮作業坑以及作業面是否能滿足安全動火條件;
2.作業坑土質,例如黏土、黃土、沙石土等土質的不同,作業坑坍塌的機率也會有所變化,為保證作業坑安全需要考慮土質及周圍條件,盡可能保證作業坑按照1:1比例放坡;
3.動火現場天氣,如動火作業現場打雷、下大雨等情況不動火現場構成威脅,停止動火作業。
輸氣管道動火作業現場安全將人、機、料、法、環五方面風險降低最小,安全推進動火作業進度,保證輸氣管道平穩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