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建春 郭春輝 高玉凱 馬晶 崔靜 趙吉慶

【摘要】目的:分析射頻消融聯合支氣管動脈灌注化療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療效。方法:選取我院收治的64例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為試驗對象,入選病例均來自2018年1月至12月,分組以隨機數字表法進行,對照組32例患者采取支氣管動脈灌注化療方法治療,觀察組32例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聯合射頻消融治療,就其療效進行比較。結果: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75.0%)明顯高于對照組(50.0%),治療后6個月生存率(96.9%)明顯高于對照組(84.4%),兩組比較P<0.05。結論:對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應用射頻消融聯合支氣管動脈灌注化療方案治療可取得很好的療效,同時還能提升其生存率。
【關鍵詞】晚期非小細胞肺癌;射頻消融;支氣管動脈灌注化療
【中圖分類號】R73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15-013-02
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危險性極大,具有很高的致死率,該病的治療是一個大難題,單純的化療治療無法取得滿意的效果,近些年來射頻消融療法已逐步在該類患者的治療中推廣應用,其操作簡單、療效確切、安全性高,深受醫患好評[1—2]。本次試驗就射頻消融聯合支氣管動脈灌注化療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療效進行分析和闡述。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收治的64例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為試驗對象,入選病例均來自2018年1月至12月,分組以隨機數字表法進行,觀察組與對照組分別有32例。觀察組中男性和女性分別有20例、12例;年齡最小42歲,最大79歲,平均年齡為(62.3±4.4)歲。對照組中男性和女性分別有17例、15例;年齡最小44歲,最大78歲,平均年齡為(62.9±4.7)歲。觀察組、對照組患者以上資料的差異不明顯,P>0.05,試驗可行。
1.2方法
觀察組患者采取射頻消融聯合支氣管動脈灌注化療方案治療,首先需實施射頻消融治療,在術前進行心電圖、CT、血常規等檢查,在螺旋CT的輔助下降16G鞘管式多電極針準確穿刺至腫瘤靶點,消融范圍在病灶附近0.5至1公分,消融時間約為5至10分鐘,將溫度維持在80至90攝氏度,可經電極將生理鹽水注入到瘤體中,以防出現局部“碳化”,在治療過程中需密切觀察患者身體情況。在射頻消融治療一周后再進行支氣管動脈灌注化療,采取Seldinger技術經皮穿刺股動脈,在確認腫瘤供血動脈后注入多西他賽稀釋液。
對照組患者采取支氣管動脈灌注化療方法治療,其方法與觀察組一致。
1.3觀察指標
1.3.1就2組患者治療效果進行對比。在治療后對患者隨訪6個月,并對比2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完全緩解:患者癥狀消失,肺部腫塊消退;部分緩解:患者癥狀有所改善,腫塊直徑縮小50%以上;穩定:患者癥狀無明顯改善,腫塊直徑縮小50%以內;進展:患者癥狀癥狀未見改善或者加重,腫塊大小無明顯變化或者增大[3]。總有效率=(完全緩解+部分緩解)/總病例數·100%。
1.3.2就2組患者治療后6個月生存率進行對比。
1.4統計學方法
以SPSS19.0軟件處理相關試驗數據,組間計數資料與計量資料的差異采用卡方檢驗和t檢驗得出,在P<0.05時組間差異顯著。
2結果
2.1觀察組、對照組患者治療效果相比
觀察組、對照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分別為75.0%、50.0%,組間對比P<0.05,詳見表1。
2.2觀察組、對照組患者生存率對比
觀察組患者治療后6個月生存率(96.9%)明顯高于對照組(81.3%),組間對比X2=4.010,P=0.045。
3討論
晚期非小細胞肺癌在臨床中較為常見,其危險性極高,需盡早治療。常規的支氣管動脈灌注化療在治療該病中的效果一般,且不良反應高發,患者治療后死亡率仍然較高[4]。射頻消融術是治療該類疾病的新型方法,其創傷性小,且殺傷范圍大,療效確切,治療安全性較高[5]。射頻消融術的治療原理是在腫瘤組織之后釋放一定頻率的射頻電流,進而產生高速震蕩,通過高溫快速殺滅局部腫瘤細胞,同時還能避免腫瘤細胞轉移[6]。吳峰杰[7]的研究認為射頻消融聯合支氣管動脈灌注化療相比于單純的化療方案在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中具有更好的療效,患者生存率會大幅提升,且不會增加副作用。從本次試驗結果可以看出,射頻消融聯合支氣管動脈灌注化療方案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總有效率高達75.0%,患者治療后6個月生存率高達96.9%,且上述指標優于單用支氣管動脈灌注化療治療的對照組患者(組間對比P<0.05),朱勇剛[8]的研究結果與此雷同。
由上可見,射頻消融聯合支氣管動脈灌注化療方案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具有確切療效,建議將此治療方案在臨床中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關利君,賈廣志,高俊珍.射頻消融聯合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療60例非小細胞肺癌的近期局部療效[J].腫瘤學雜志,2017,23(12):1135-1138.
[2]萬廣志,馬春燕,管靜芝.320排CT雙入口灌注技術對小細胞肺癌療效評估的價值[J].腫瘤研究與臨床,2019,31(3):162-166.
[3]祝情情,謝超,宋寶.節拍化療在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治療中的應用[J].國際腫瘤學雜志,2019,46(6):374-377.
[4]張霞.DC-CIK細胞生物療法聯合化療治療中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近期臨床效果研究[J].中國實用鄉村醫生雜志,2019,26(03):57-60.
[5]邵莉莉,張凌燕,田義洲.養肺滋陰解郁方輔助化療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研究[J].浙江中醫雜志,2019,54(1):13-14.
[6]劉潔,王秀問.培美曲塞/多西他賽二線化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預后因素分析[J].中國醫師進修雜志,2018,41(8):717-723.
[7]吳鋒杰.CT引導下經皮射頻消融治療Ⅰ期非小細胞肺癌17例的療效分析[J].腫瘤學雜志,2018,24(7):682-686.
[8]朱勇剛,盧斌,周成偉.CT引導射頻消融同期瘤內化療治療Ⅲ期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研究[J].國際腫瘤學雜志,2018,45(2):7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