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玲
【摘要】目的:探討天麻素聯合倍他司汀治療眩暈癥臨床療效。方法:選取2018年8月-2019年8月收治的68例眩暈癥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4例。對照組給予天麻素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倍他司汀治療,觀察比較兩組臨床療效。結果: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血液流變學指標、LDL-C、TG、TC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天麻素聯合倍他司汀治療眩暈癥臨床療效較顯著,可及時改善患者血液流變學和血脂水平,且用藥不良反應少,在眩暈癥臨床治療中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眩暈癥;天麻素;倍他司汀;療效
【中圖分類號】R743.3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15-035-01
眩暈癥是指患者機體對空間定位障礙而產生的運動性或者位置性錯覺的一類臨床疾病,是急診內科的常見疾病,起病突然,以視物旋轉、惡心、嘔吐等為主要表現,嚴重影響患者健康及生活質量。目前,眩暈癥的治療方案多樣,但療效不一[1]。本研究中采用天麻素聯合倍他司汀對眩暈癥患者實施治療,臨床效果顯著,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8年8月-2019年8月收治的68例眩暈癥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4例。納入標準:就診時臨床資料、治療經過完整;眩暈癥的診斷符合中華醫學會神經內科學分會關于眩暈癥的診斷與鑒別診斷;能配合護理人員,自愿參與本次研究;簡易智力狀態檢查量表(MMSE)總分≥27分。排除指標:入院時生命體征不平穩的患者;入院有各種急性、慢性感染,或通過實驗室檢查(如血常規、內毒素、體液培養)以及腹部B型超聲、CT等檢查診斷為感染者;嚴重肝、腎功能不全,惡性腫瘤,自身免疫性疾病者,哺乳期婦女、妊娠期婦女、藥物有過敏、惡性心律失常者。其中對照組中,男14例,女性20例,年齡35-87歲,平均年齡(63.8±2.1)歲;觀察組中,男性13例,女性21例,年齡34-86歲,平均年齡(64.1±1.7)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所有患者入院后均需進行常規治療,即提供維生素B6、維生素C、低分子右旋糖酐氨基酸注射液等。對照組予以天麻素治療:天麻素0.6mg+5%葡萄糖250ml中靜脈滴注(如為糖尿病患者加0.9%氯化鈉250ml靜脈滴注)1次/d,7d持續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倍他司汀治療,給予患者倍他司汀片(生產廠家:中國衛材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4202006557),每天口服2-3次/d,4-8mg/次,連續治療14d。
1.3觀察指標比較兩組治療效果、不良反應發生情況、血液流變學指標(紅細胞壓積、紅細胞聚集指數、全血粘度)。療效判定標準[2]:治療后,患者臨床癥狀及體征顯著改善為顯效;治療后,患者臨床癥狀及體征有所改善為有效;治療后,患者臨床癥狀及體征較治療前無變化,且病情甚至在加重為無效。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1.4統計學方法對所得數據資料全部采用SPSS18.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治療有效率分析觀察組顯效20例,有效13例,總有效率97.06%;對照組顯效18例,有效10例,總有效率82.35%。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患者治療后血液流變學分析觀察組血細胞聚集指數、全血黏度、紅細胞壓積分別為(0.59±0.15)、(4.41±0.98)mPa/s、(0.31±0.04)V/V;對照組分別為(0.73±0.19)、(5.08±0.99)mPa/s、(0.43±0.04)V/V。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兩組患者治療后血脂情況分析觀察組LDL-C、TG、TC分別為(2.61±0.39)mmol/L、(1.48±0.43)mmol/L、(4.19±0.84)mmol/L;對照組分別為(2.83±0.49)mmol/L、(1.81±0.89)mmol/L、(4.79±0.73)mmol/L。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眩暈是一種運動幻覺,是患者機體的平衡感覺障礙或對于空間關系的定向障礙,主要的臨床表現有患者感覺到自身或周圍環境旋轉以及晃動、搖擺不穩和頭重腳輕的感覺。眩暈癥不僅有較高的發生率,且還伴有多樣的體征形式和較為復雜的伴隨癥狀,病因較多,臨床上許多學科基本上都涵蓋在內。臨床上,引發眩暈的病因很多,有小腦、大腦等器官病變所引起的中樞性眩暈,也有眼部疾患、神經官能癥、心血管病變等軀體疾病引發的眩暈。引起眩暈癥發生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椎基底動脈循環量不足,造成機體腦干、小腦和大腦灌流區發生供血障礙,以此引發一過性缺血而致眩暈。
天麻素注射液屬于人工合成的單藥制劑,由天麻中提取的天麻素制成。天麻即定風草,是一種傳統的名貴中藥。具有擴張血管、增加腦部的血流量、改善椎基底動脈的供血不足、抑制前庭反射、治療神經衰弱、鎮靜、降低血壓、改善內耳眩暈癥及其他類型眩暈癥等作用。鹽酸倍他司汀是一種組胺藥物,也是臨床常用的受體激動劑藥物,具有促進機體血液循環、擴張血管的作用;同時鹽酸倍他司汀不僅可以抑制血小板的聚集,改善前庭系統的供血功能,還可以有效緩解內耳淋巴細胞的水腫程度,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及體征。經過臨床研究表明,鹽酸倍他司汀在治療眩暈癥時,安全性較高,不良反應較少,可作為治療眩暈癥的主要方法[3]。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血液流變學指標、LDL-C、TG、TC均優于對照組。綜上所述,天麻素聯合倍他司汀治療眩暈癥臨床療效較顯著,可及時改善患者血液流變學和血脂水平,且用藥不良反應少,在眩暈癥臨床治療中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熱娜·依馬木阿瓦古力·艾尼.天麻素注射液聯合倍他司汀治療急診眩暈癥的臨床療效觀察[J].臨床醫藥文獻雜志,2017,4(54):10636-10637.
[2]王麗萍.鹽酸倍他司汀治療眩暈癥患者的臨床效果及安全性評價[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8,12(19):96-98.
[3]陳旭輝.分析天麻素聯合倍他司汀治療眩暈癥臨床療效[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9,32(13):2018-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