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書青

【摘要】目的:探討同時使用康復訓練和針灸對小兒腦癱運動功能障礙患者的臨床了療效。方法:研究對象為本院2019年1月至2019年5月接診的80例小兒腦癱運動功能障礙患者,將所有患者分為研究組和常規組,每組數量相同,常規組患者僅接受康復訓練,研究組患兒則同時連用中醫針灸治療,查看兩組患兒的臨床療效。結果:研究組患兒的治療總有效率和常規度相比明顯更高,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為小兒腦癱運動功能障礙患者同時使用康復訓練和針灸治療效果較為顯著,能夠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康復訓練;小兒腦癱;運動功能障礙
【中圖分類號】R57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15-054-01
小兒腦癱是一種腦部損傷綜合征,是因為患者在受孕至嬰兒期間,腦部發育缺陷或伴有進行性腦損傷導致的。現階段對于該疾病主要以康復訓練為主,但效果并不顯著,相關研究表明,中醫針灸治療可能會對該類患者產生良好的療效[1]。因此本研究對我院的80例小兒腦癱運動功能障礙患者,同時使用針灸和康復治療,并獲得了良好的臨床療效,現匯報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選取本院2019年1月至2019年5月接診的80例小兒腦癱運動功能障礙患者,所有患者均在本院確診。將所有患者平均分為研究組和常規組,每組40例,研究組中男18例,女21例,平均年齡3.1±0.4周歲。常規組中男23例,女17例,平均年齡3.3±0.4歲,對比兩組患兒的基線資料,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可以進行對比研究。本研究經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且所有患兒家長均詳細了解研究內容,簽訂知情同意書。
1.2方法
常規組患者僅實施康復訓練,包括:(1)關節牽拉。使用輔助器械或其他外力干預方式,幫助患者的患肢進行牽拉運動,在此過程中,不需要患者主動收縮肌肉,該治療方式對肢體活動困難患者效果良好。(2)主動助力活動。醫護人員可指導患者進行主動助力活動,來提高患者的肢體控制力以及協調能力。該治療方式適合具有自主活動能力的患者。(3)牽拉活動。醫生對患者的痙攣部位實施持續性牽拉治療,提升患者的關節活動能力。該治療方式需每次持續30分鐘,每天一次,以4周為一個療程。研究組患者則在常規組的基礎上同時使用針灸進行治療,具體治療方式如下:(1)頭針刺入法,取患者的四神聰、頂中線、顳三針、智三針、頂旁1線以及頂顳前斜線位置實施針刺治療,治療前先為患者的治療位置進行消毒,然后入針,針的規格為1寸的毫針,保證針和皮膚之間的夾角為30度,治療30分鐘后起針。(2)體針治療,取患者的腎俞、三陰交、委中、內關、人中、印堂、環跳、足三里、筋縮等穴位進行針灸治療,若患者伴有頸軟,針刺風池、天柱和頸百勞;若患者伴有上肢癱瘓,針刺肩髃、曲池、外關和合谷。刺入10s后起針,每天為患者治療1次,30天為一個療程,共需治療2個療程。
1.3觀察指標
本研究的觀察指標為察看兩組患兒的臨床療效,療效判定標準共分為顯效、有效和無效,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患者例數×100%。其中顯效表示經治療后,患者的運動能力、關節活動情況、神經反射以及肌力等生理表現基本恢復。有效表示治療后患者的上述各項生理表現有所提升。無效則表示治療前后患者的各項生理表現和治療前相差不大,甚至加重。
1.4統計學處理
研究數據使用SPSS20.0軟件分析。使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計量數據,使用t檢驗,使用%作為計數資料的單位,組間數據的對比,使用χ2進行檢驗。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研究數據表明,研究組患者中顯效的共有33例,治療總有效率為97.5%,而常規組中顯效的共有18例,治療總有效率為52.5%,和研究組相比明顯更小,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附表1。
3討論
小兒腦癱運動功能障礙疾病的主要臨床癥狀為患者表現出嚴重的運動障礙及智力缺陷,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社會功能和日常生活水平。現階段,對于腦癱患者除康復運動療法外,中醫針灸治療也受到醫療界的重點關注。王林林等[3]學者表明,針灸治療主要有頭針和體針兩種,頭針主要根據患者投射區域的損傷情況進行治療,能夠有效改善患者局部神經元的血供情況,加速細胞功能代謝,有益于神經元的恢復。體針則主要起到調節陰陽,改善患者臟腑及經絡的效果。若同時結合電針強化刺激,會加速全身的血液循環。該結論和本研究結論基本一致,本研究發現,研究組患者在同時接受康復訓練和針灸治療后,其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常規組患者,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證明針灸對于小兒腦癱運動功能障礙患者的治療可能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或許可以作為臨床中接診腦癱患者的首選治療方式。
但本研究同樣存在不足之處,例如樣本量相對較小,研究結果難免出現偏倚,因此還需要后續樣本量更大的研究進一步證實。
綜上所述,在康復功能訓練的基礎上結合針灸治療,能夠有效改善小兒腦癱運動功能障礙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促進該類患者運動功能的恢復,縮短其治療周期,提高生活質量,具有良好的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
參考文獻
[1]張瑩.針灸聯合康復訓練治療小兒腦癱運動功能障礙的效果分析[J].現代醫學與健康研究電子雜志,2018,2(11):172-173.
[2]王林林.康復訓練聯合針灸治療小兒腦癱運動功能障礙的效果分析[J].大醫生,2017,2(08):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