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洪


【摘 要】 目的:對治療消化內科患者胃食管反流病的臨床方法的分析和研究。方法:對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于2017年1月~2018年5月收治的124例患者,作為對照組,給予胃食管反流病的常規治療;2018年5月~2019年7月收治130例患者作為實驗組,進行特殊療法專項治療。比較對照組和實驗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及患者滿意者治療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結果:干預前,實驗組與對照組的病癥指標評分無明顯差別,干預后,實驗組患者的各項指標評分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P<0.05);對照組患者及其家屬滿意度明顯低于實驗組患者及其家屬的滿意度(P<0.05)。結論:胃食管反流病臨床治療中,采用特殊療法專項治療的各項指標均優于傳統治療方式,臨床效果顯著,具有推廣價值。
【關鍵詞】 消化內科;胃食管反流病;臨床療效
我國有較高發病率的消化內科疾病患者越來越多,逐漸成為一種嚴重影響人們身體健康和舒適生活的疾病。胃食管反流病是消化內科常見病,胃內容物反流入食管所致的癥狀或并發癥,病患一般會因為病情的影響出現其典型癥狀是燒心和反流;不典型癥狀有胸痛、上腹痛、上腹部燒灼感、噯氣等,還伴隨食管外癥狀,包括咳嗽、咽喉癥狀、鼻竇炎、復發性中耳炎、哮喘和牙蝕癥等[1-2]。本文為改善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療效果,提升患者治療滿意度,探究胃食管反流病專項治療法應用效果進行研究,具體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于2017年1月~2018年5月收治124例患者,作為對照組,給予胃食管反流病的常規治療,男性患者與女性患者比例為64:60,年齡24-77歲,平均年齡為(、42.3±2.8)歲,吸煙者38例,飲酒者12例,初治53例,復治92例;2018年5月~2019年7月收治130例患者作為實驗組,進行特殊療法專項治療,男性患者與女性患者的比例為76:74,年齡26歲-73歲,平均年齡(43.4±2.6)歲;吸煙者35例,飲酒者13例;初治55例,復治94例。實驗采用預調查的方式,將參與治療的患者6個月后的病情做好詳細記錄,并隨機走訪,分析療效。實驗組患者和對照組患者的年齡、學歷等其他資料在差異上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以進行比較。
1.2 實施方法
1.2.1 對照組
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胃食管反流病治療,首先使用C13進行呼吸監測,判斷是否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結果為陽性需進行Hp治療;若為陰性則診斷為單純胃食管反流病則進行質子泵抑制劑治療,同時每天空腹服用兩次埃索美拉唑、泮托拉唑等,癥狀得到控制后減少為一次5mg,用藥時間不得少于3個月。患者需要在生活飲食習慣上多加注意,戒煙酒、多運動。
1.2.2 實驗組
對實驗組患者采用專項治療專科護理,具體要求如下:①藥物的選擇,患者就診時觀察患者病情,除去常規治療藥物外,加以抑制胃酸的藥物,保護胃黏膜,減輕消化道不適。除此之外應與患者加強溝通,建立起良好的醫患關系,這為后期的治療打下良好的溝通基礎。②對患者施用胃動力藥物,癥狀減輕后還需繼續施藥鞏固。③一方面注意嚴格按照衛生標準執行所有操作,使醫護人員攜帶菌群盡可能少;另一方面也要嚴格控制抗菌藥物的使用,避免抗菌藥物的濫用,防止產生抗藥性。④健康教育宣傳,出現惡心、嘔吐情況的患者,需要囑咐患者忌口。囑咐患者在日常飲食安排上應以口味清淡、柔易消化、營養均衡的原則,可以針對不同的患者給予不同飲食建議。
1.3 觀察指標
比較干預前后實驗組患者和對照組患者反流癥狀指數評分表(RSI)、反流體征評估量表(RFS)。
1.4 療效評價
(1)痊愈,臨床癥狀基本消失或者完全消失,RSI和RFS分數減少≥95%;(2)顯效,臨床癥狀明顯改善,重度癥狀完全消失,RSI和RFS分數減少≥75%;(3)有效臨床癥狀有所改善,RSI和RFS分數減少≥30%;(4)無效臨床癥狀無明顯改善,甚至有加重現象,RSI和RFS分數減少<30%。總有效率=(痊愈+顯效)/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對研究中所獲到的數據進行嚴格的分析與統計,計數資料用百分率表示,用x2進行檢驗;計量資料用(x±s)表示,用t進行檢驗,在比較中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可以進行比較。
2 結果
2.1 臨床療效對比
實驗組整體療效明顯高于對照組,總有效率也高于對照組,在比較中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見表1。
2.2 比較實驗組和對照組胃反流病患者RSI和RFS分數
兩組患者,RSI和RFS積分對比,治療前兩組患者積分差異不大;治療后,實驗組各項積分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具體數據如下表(二)所示。
3 討論
胃食管在人體的消化系統中屬于關鍵器官,消化道組織器官一旦出現破壞或功能下降現象,就會引發出各類消化系統疾病。胃食管反流病是消化內科常見病,胃內容物反流入食管所致的癥狀或并發癥,典型癥狀是燒心和反流。本文數據顯示,干預前實驗組與對照組的病癥指標評分無明顯差別,干預后,實驗組患者的各項指標評分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P<0.05)。綜上所述,胃食管反流病臨床治療中,采用特殊療法專項治療,加以服用控制胃酸分泌數量的藥物,臨床效果顯著,具有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 謝輝, XieHui. 胃食管反流病的中醫內科治療效果分析[J]. 中國社區醫師, 2017, 33(29):84-85.
[2] 張樹芳. 胃食管反流病的中醫內科治療效果觀察[J]. 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 2018(22):15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