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增芹
【摘要】目的:探討無痛分娩方式的實施對降低剖宮產率的臨床作用。方法:選取2018年1月至2019年9月于我院收治的100例單胎足月妊娠產婦為本次受試對象,等按照隨機數字法分為觀察組50例和對照組50例,觀察組應用方式為無痛分娩方法,對照組應用方式為常規分娩方法,比較兩組受試者的剖宮產率及順產率。結果:觀察組剖宮產率為20%,對照組為60%,觀察組剖宮產率比對照組剖宮產率低,順產率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應用無痛分娩的方法,可有效減輕孕產婦在分娩過程中的疼痛感,鎮痛效果強烈,在降低孕產婦緊張焦躁的情緒同時順利完成分娩過程,對產婦分娩后身體的快速康復有極大幫助,并且提高新生兒免疫力,值得臨床推廣及應用。
【關鍵詞】無痛分娩;剖宮產率;順產率;臨床作用
【中圖分類號】R71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15-080-01
孕婦在生產過程中會有一定危險性,并且需要承受該過程中的撕裂痛感,分娩后可迅速康復,胎兒可更快適應外界環境,利于成長[1]。剖宮產是通過人為手段從子宮內取出胎兒,雖可以在特殊情況下代替自然分娩,但在無醫學指征的情況下盲目的推崇剖腹產并不能使圍生兒的死亡率下降,還會增加產后并發癥及產婦死亡率,且剖宮產出血量過大,感染的可能性大大提升,未做好術后保護措施還有子宮二次裂開的風險[2]。故本次研究就無痛分娩方式的實施進行探討,對降低剖宮產率的臨床作用深入剖析,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月至2019年9月于我院收治的100例單胎足月妊娠產婦為本次受試對象,等按照隨機數字法分為觀察組50例和對照組50例,納入標準:(1)足月初產婦,孕周(36-42)周;(2)胎兒胎心正常,頭盆對稱。觀察組采用無痛分娩方法進行分娩,年齡在25-35歲,中位年齡(29.45±1.82)歲;對照組采用自然常規分娩方式進行分娩,年齡在26-36歲,中位年齡(28.94±1.38)歲。兩組受試者基線資料未見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分娩方法,在產前囑產婦調整呼吸,醫護人員進行心理輔導及引導,不借助外部工具如鎮定止痛藥的情況下分娩;觀察組:采用無痛分娩方法,產前對產婦引導例行檢查,避免頭盆不對稱,對產婦實施硬膜外麻醉穿刺鎮痛,待產婦宮頸口打開3-4cm進行破膜,在頭端約3cm處固定導管后注入1%利多卡因3-4ml,觀察有無應激癥。確保產婦的體征狀態情況良好后注入0.9%Nacl溶液100ml及0.1mg芬太尼(江蘇恩華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43314)、布比卡因(珠海潤都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70023)5ml,注入速度控制在5-6ml/h。
1.3觀察指標及檢測方法
比較兩組受試者的剖宮產及順產率。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
2結果
2.1兩組受試者的剖宮產率及順產率比較
由兩組受試者的剖宮產及順產率結果對比可見,觀察組剖宮產率為20%,對照組為60%,觀察組剖宮產率比對照組明顯降低,觀察組順產率高于對照組,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討論
近年來,隨著產科醫療水平技術的不斷成熟,如何減輕孕婦生產時的疼痛感成為了社會關注的的焦點和熱點。其中自然分娩雖對孕婦機體安全性較高,但不可避免會有強烈疼痛感,出于對疼痛的害怕心理,和一些不實言論如陰道生產會擠壓胎兒頭型等,大多數產婦更傾向于剖宮產手術,而產科醫護人員不會主動向孕產婦及其家屬正確灌輸觀念,導致剖宮產率逐年上升。無痛分娩方法是通過麻醉藥的注射使產婦無強烈痛感,直至分娩過程完成[3]。本次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剖宮產率為20%,對照組為60%,觀察組剖宮產率低于對照組,順產率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無痛分娩安全有效,有效減輕產婦不安情緒且降低疼痛,保證母嬰健康,與石林玉[4]研究一致。
綜述所述,應用無痛分娩的方法,使產婦在分娩過程中降低疼痛,鎮痛效果強烈,在降低孕產婦緊張焦躁的情緒同時順利完成分娩過程,對產婦分娩后身體的快速康復有極大幫助,并且提高新生兒免疫力,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孫啟新.淺析無痛分娩對降低剖宮產率的有效性觀察[J].當代醫學,2016,22(15):67-68.
[2]陳繁榮,鄭映紅....蛛網膜下腔與硬膜外腔聯合麻醉在無痛分娩中的臨床探究[J].基層醫學論壇,2019(14):183-185.
[3]楊曉冰.無痛分娩對降低剖宮產率的價值及對剖宮產指征的影響[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7,30(01):94-96.
[4]石林玉.無痛分娩方式的實施對降低剖宮產率的臨床作用及影響探究[J].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電子版),2018(18)1233-1234.